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8.66 [2024/10/05 23:01] – host | bg18.66 [2024/10/21 01:20]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66.「放棄各式各樣的宗敎,只要皈依我。我會把你從罪惡的反應中拯救出來。不要害怕。 | + | <WRAP center box >18 章 66 節</ |
- | 要旨 | + | सर्वधर्मान्परित्यज्य मामेकं शरणं व्रज ।\\ |
+ | अहं त्वां सर्वपापेभ्यो मोक्षयिष्यामि मा शुच: | ||
+ | > | ||
+ | >mām ekaṁ śaraṇaṁ vraja | ||
+ | >ahaṁ tvāṁ sarva-pāpebhyo | ||
+ | > | ||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譯文 == | ||
+ | 「放棄各式各樣的宗敎,只要皈依我。我會把你從罪惡的反應中拯救出來。不要害怕。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主已描述了各種知識、宗敎途徑、至尊梵的知識、超靈的知識、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和階級的知識、生命棄絕階層的知識、不依附的知識、控制感官的心意、觀想等等。祂已透過很多方法描述了不同種類的宗敎。現在,在撮述的內容時,主說阿尊拿該放棄一切已經向他說明了的途徑,他祇要皈依 Krishna 。這樣皈依 Krishna,可使他擺脫一切罪惡的業報,因爲主親口答允保護他。 | 主已描述了各種知識、宗敎途徑、至尊梵的知識、超靈的知識、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和階級的知識、生命棄絕階層的知識、不依附的知識、控制感官的心意、觀想等等。祂已透過很多方法描述了不同種類的宗敎。現在,在撮述的內容時,主說阿尊拿該放棄一切已經向他說明了的途徑,他祇要皈依 Krishna 。這樣皈依 Krishna,可使他擺脫一切罪惡的業報,因爲主親口答允保護他。 | ||
+ | \\ \\ | ||
第八章說,只有遠離一切罪惡業報的人才會崇拜主 Krishna 的。因此,有人或以爲,除非他遠離一切罪惡業報,否則無法開始皈依 Krishna 的過裎。這裡針對這種疑慮,所以說即使未脫離一切罪惡業報,就通過皈依聖主 Krishna 的過程,也自然而然獲得解脫。擺脫罪惡業報,無需廢盡九牛二虎之力。一個人該毫不猶豫地承認 Krishna 是一切生物的至尊救主。一個人該以信仰和愛,全然皈依祂。 | 第八章說,只有遠離一切罪惡業報的人才會崇拜主 Krishna 的。因此,有人或以爲,除非他遠離一切罪惡業報,否則無法開始皈依 Krishna 的過裎。這裡針對這種疑慮,所以說即使未脫離一切罪惡業報,就通過皈依聖主 Krishna 的過程,也自然而然獲得解脫。擺脫罪惡業報,無需廢盡九牛二虎之力。一個人該毫不猶豫地承認 Krishna 是一切生物的至尊救主。一個人該以信仰和愛,全然皈依祂。 | ||
+ | \\ \\ | ||
根據奉獻途徑,一個人只該接受最後領人爲主進行奉獻服務的宗教原則。一個人可根據自己在社會階層的地位履行某一職責;然而,如果履行職責,仍未能到達 Krishna 知覺的境界,他一切活動都是枉然的。任何不會導人至 Krishna | 根據奉獻途徑,一個人只該接受最後領人爲主進行奉獻服務的宗教原則。一個人可根據自己在社會階層的地位履行某一職責;然而,如果履行職責,仍未能到達 Krishna 知覺的境界,他一切活動都是枉然的。任何不會導人至 Krishna | ||
+ | \\ \\ | ||
+ | 一個人該喜愛 Krishna 俊美的形貌。祂的名字是 Krishna ,因爲祂充滿魅力。一個人喜愛 Krishna 俊美和全能的形貌,十分幸福。超然主義者有不同的種類:有些依附非人格梵的形體;有些爲超靈的特性所吸引等等。然而,爲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的本人所吸引,才是最完美的超然主義者。換句話說,在完美的知覺中爲 Krishna 從事奉獻服務,是知識的最機密部份。這就是《博伽梵歌》的精華。業報瑜伽師,經驗哲學家、玄秘主義、奉獻者全稱為超然主義者,然而,純粹奉獻者是最優秀的。在這裡,「不要害怕,不要猶豫,不要憂慮」十分重要。人可能對如何放棄一切宗敎形式,只是皈依 Krishna,感到迷惑, 但這種憂慮是多餘的。</ | ||
- | 一個人該喜愛 Krishna 俊美的形貌。祂的名字是 Krishna ,因爲祂充滿魅力。一個人喜愛 Krishna 俊美和全能的形貌,十分幸福。超然主義者有不同的種類:有些依附非人格梵的形體;有些爲超靈的特性所吸引等等。然而,爲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的本人所吸引,才是最完美的超然主義者。換句話說,在完美的知覺中爲 Krishna 從事奉獻服務,是知識的最機密部份。這就是《博伽梵歌》的精華。業報瑜伽師,經驗哲學家、玄秘主義、奉獻者全稱為超然主義者,然而,純粹奉獻者是最優秀的。在這裡,「不要害怕,不要猶豫,不要憂慮」十分重要。人可能對如何放棄一切宗敎形式,只是皈依 Krishna,感到迷惑, 但這種憂慮是多餘的。 | ||
- | == 字譯 == | ||
- | == 譯文 == | ||
- | == 要旨 == | ||
<- bg18.65|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67|下一節 -> | <- bg18.65|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67|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