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18.55 [2024/10/05 23:58] hostbg18.55 [2024/10/21 01:15] (目前版本) host
行 1: 行 1:
-55.「祇有通過奉獻服務,人才能眞正認識至尊性格神首。通過這種奉獻,全然知覺至尊主,就能進入神的國度。+<WRAP center box  >18 章 55 節</WRAP>
  
-要旨+भक्त्य‍ा मामभिजानाति यावान्यश्चास्मि तत्त्वत: ।\\ 
 +ततो मां तत्त्वतो ज्ञात्वा विशते तदनन्तरम् ॥ ५५ ॥ 
 +>bhaktyā mām abhijānāti 
 +>yāvān yaś cāsmi tattvataḥ 
 +>tato māṁ tattvato jñātvā 
 +>viśate tad-anantaram
  
-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和祂全權部份,不可以心智推敲了解,也不爲非奉獻者認識。一個人如果想了解至尊格神首,就須在純粹奉獻者的指導下,從事純粹奉獻服務。若非如此,有關至尊性格神首的眞相永遠不見。前面已說過,主永不向愚昧智慧者展示自己。每一個人都不可只靠學識淵博和心智推敲了解神。只有眞正 Krishna 覺中從事奉獻服務的人才認識 Krishna 的眞面目,大學學位全無幫助+== 字譯 == 
 +<fs medium>bhaktyā — 由純潔的奉獻性服務;mām — 「我」;abhijānāti — 一個人能夠道;yāvān — 就像;yaḥ ca asmi — 如「我」;tattvataḥ — 在真理;tataḥ — 此後;mām — 「我」;tattvataḥ — 由真理;jñātvā — 知道;viśate — 進入;tat — 此後;anantaram — 以後</fs>
  
-通 Krishna 科學,就有資格進入靈性的國度,也即是 Krishna 的居所。成梵並不等於喪失身份。奉獻服務就在那裡只要有奉獻服務,就有、奉獻者和奉獻服務的程。即使在解脫之後,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戰勝這種知識。解脫牽涉遠離物質生活的槪念。在靈性生命中也有同樣的分別,也有同樣的個體性,雖是在純粹的 Krishna 知覺之中。千萬不可誤解「進入我」一表辭,它並非支持一元論者的說法,以爲人跟非人格梵溶合爲一。絕非如此。「進入我」意即一個人能進入至尊主的居所但保持個體性,而且跟主在一起,爲主服務。例如,一隻綠鳥飛進綠樹,並非要跟樹溶爲一體,只是要享受樹上的果實。一般而言,非人格神主義者都用河流進入然後跟海混爲一起這例子。或者,對非人格主義者,這是快樂根源。然而,人格神主義者好像海中的水族一般,保持自己的個體性。我們在海洋之內可找到無數生物,如果潛得比較深一點的話。跟海洋只有表面的接觸是不夠的。一個人須對在深海生活的水族有完整的知識+== 譯文 == 
 +「祇有奉獻服務,人才能眞正認識至尊性格首。通過這種奉獻然知覺至尊主,就能進入神的國度
  
 +== 要旨 ==
 +<fs medium>至尊性格神首 Krishna 和祂的全權部份,不可以心智推敲了解,也不爲非奉獻者認識。一個人如果想了解至尊性格神首,就須在純粹奉獻者的指導下,從事純粹奉獻服務。若非如此,有關至尊性格神首的眞相永遠不見。前面已說過,主永不向愚昧智慧者展示自己。每一個人都不可只靠學識淵博和心智推敲了解神。只有眞正 Krishna 知覺中從事奉獻服務的人才認識 Krishna 的眞面目,大學學位全無幫助。
 +\\ \\
 +精通 Krishna 科學,就有資格進入靈性的國度,也即是 Krishna 的居所。成梵並不等於喪失身份。奉獻服務就在那裡,只要有奉獻服務,就有神、奉獻者和奉獻服務的過程。即使在解脫之後,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戰勝這種知識。解脫牽涉遠離物質生活的槪念。在靈性生命中,也有同樣的分別,也有同樣的個體性,雖然是在純粹的 Krishna 知覺之中。千萬不可誤解「進入我」一表辭,它並非支持一元論者的說法,以爲人跟非人格梵溶合爲一。絕非如此。「進入我」意即一個人能進入至尊主的居所,但保持個體性,而且跟主在一起,爲主服務。例如,一隻綠鳥飛進綠樹,並非要跟樹溶爲一體,只是要享受樹上的果實。一般而言,非人格神主義者都用河流進入然後跟海混爲一起這例子。或者,對非人格神主義者,這是快樂的根源。然而,人格神主義者好像海中的水族一般,保持自己的個體性。我們在海洋之內可找到無數生物,如果潛得比較深一點的話。跟海洋只有表面的接觸是不夠的。一個人須對在深海生活的水族有完整的知識。
 +\\ \\
 由於從事純粹奉獻服務,奉獻者能眞正地明瞭超然本性和至尊主的富裕。正如第十一章所說,一個人只有通過奉獻服務才能明瞭,這裡再肯定這一點。通過奉獻服務,一個人可認識至尊性格神首,而且進入祂的國度。 由於從事純粹奉獻服務,奉獻者能眞正地明瞭超然本性和至尊主的富裕。正如第十一章所說,一個人只有通過奉獻服務才能明瞭,這裡再肯定這一點。通過奉獻服務,一個人可認識至尊性格神首,而且進入祂的國度。
 +\\ \\
 +到達「成梵」的境界,遠離一切物質槪念之後,奉獻服務是以聆聽關於主的一切開始的。一個人聆聽跟至尊主有關的一切,成梵的境界就自然而然開始了,而物質汚染 ─ 對感官享樂的貪婪和欲望 ─ 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踪。色欲和欲望從奉獻者的心中消失,他會變得更熱切於爲主服務,因此,變得遠離物質汚染。在這樣的生命境界中,他才了解至尊主。聖典《博伽瓦譚》也如是說。此外,在獲解脫之後,超然服務的過程仍繼續下去。《終極韋達經》也這樣說。聖典《博伽瓦譚》把眞正的奉獻解脫定義爲:生物恢復原來的身份,也即構成成地位。構成成地位是已經解釋過的:每一生物都是至尊主所屬的個體。因此,生物的構成地位是服務。在解脫之後,這種服務絕不會休止下來。眞正的解脫是遠離生命的錯誤槪念。</fs>
  
-到達「成梵」的境界,遠離一切物質槪念之後,奉獻服務是以聆聽關於主的一切開始的。一個人聆聽跟至尊主有關的一切,成梵的境界就自然而然開始了,而物質汚染 ─ 對感官享樂的貪婪和欲望 ─ 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踪。色欲和欲望從奉獻者的心中消失,他會變得更熱切於爲主服務,因此,變得遠離物質汚染。在這樣的生命境界中,他才了解至尊主。聖典《博伽瓦譚》也如是說。此外,在獲解脫之後,超然服務的過程仍繼續下去。《終極韋達經》也這樣說。聖典《博伽瓦譚》把眞正的奉獻解脫定義爲:生物恢復原來的身份,也即構成成地位。構成成地位是已經解釋過的:每一生物都是至尊主所屬的個體。因此,生物的構成地位是服務。在解脫之後,這種服務絕不會休止下來。眞正的解脫是遠離生命的錯誤槪念。 
  
-== 字譯 == 
-== 譯文 == 
-== 要旨 == 
    
 <- bg18.5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56|下一節 -> <- bg18.5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56|下一節 ->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