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8.12 [2024/10/06 00:14] – host | bg18.12 [2024/10/21 00:3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2.「對於不棄絕者,活動的三重結果 ─ 想欲的、不欲的、旣欲又不欲的 ─ 死後自然累積。然而,在生命棄絕階層的人旣不會享受,也不會承受結果。 | + | <WRAP center box >18 章 12 節</ |
- | 要旨 | + | अनिष्टमिष्टं मिश्रं च त्रिविधं कर्मण: |
- | + | भवत्यत्यागिनां प्रेत्य न तु सन्न्यासिनां क्वचित् ॥ १२ ॥ | |
- | 在 Krishna 知覺或在善良型態中的人,對給他們軀體添麻煩的人或物,都不會憎恨。他們在正確的地方和正確的時候工作,對責任所帶來的麻煩,並無半點畏懼,處於超然境界中,據了解,應是最聰明的,而對自己的活動,絕無疑惑。 | + | > |
+ | > | ||
+ | >bhavaty atyāgināṁ pretya | ||
+ | >na tu sannyāsināṁ kvacit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對於不棄絕者,活動的三重結果 ─ 想欲的、不欲的、旣欲又不欲的 ─ 死後自然累積。然而,在生命棄絕階層的人旣不會享受,也不會承受結果。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bg18.11|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13-14|下一節 -> | <- bg18.11|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13-14|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