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8.11 [2024/10/06 00:14] – host | bg18.11 [2024/10/21 00:3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1.「體困生物的確不可能放棄一切活動。因此,據說,誰棄絕活動的成果,誰就是眞正地棄絕。 | + | <WRAP center box >18 章 11 節</ |
- | 要旨 | + | न हि देहभृता शक्यं त्यक्तुं कर्माण्यशेषत: |
+ | यस्तु कर्मफलत्यागी स त्यागीत्यभिधीयते ॥ ११ ॥ | ||
+ | >na hi deha-bhṛtā śakyaṁ | ||
+ | > | ||
+ | >yas tu karma-phala-tyāgī | ||
+ | >sa tyāgīty abhidhīyate | ||
- | 在 Krishna 知覺中的人,了解自己跟 Krishna 的關係而從事活動,永遠獲得解脫。因此,他們死後旣不會享受,也不會承受他們活動的結果。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體困生物的確不可能放棄一切活動。因此,據說,誰棄絕活動的成果,誰就是眞正地棄絕。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bg18.1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12|下一節 -> | <- bg18.1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12|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