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7.26-27 [2024/10/06 00:21] – host | bg17.26-27 [2024/10/20 21:48]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26/27.「絕對眞理是奉獻祭祀的目的,而且通過 sat 這個音顯示。這些祭祀、贖罪苦修、布施的活動,性質肯定是絕對的,目的在討好至尊者,帕達之子呀! | + | <WRAP center box >17 章 26 - 27 節</ |
- | 要旨 | + | सद्भावे साधुभावे च सदित्येतत्प्रयुज्यते ।\\ |
+ | प्रशस्ते कर्मणि तथा सच्छब्द: | ||
+ | यज्ञे तपसि दाने च स्थिति: | ||
+ | कर्म चैव तदर्थीयं सदित्येवाभिधीयते ॥ २७ ॥ | ||
+ | > | ||
+ | >sad ity etat prayujyate | ||
+ | > | ||
+ | > | ||
+ | |||
+ | >yajñe tapasi dāne ca | ||
+ | > | ||
+ | >karma caiva tad-arthīyaṁ | ||
+ | >sad ity evābhidhīyate | ||
- | 「性質肯定是絕對的活動」,就是賦定責任;這表辭指出,《韋達》典籍規定了很多活動,用以淨化人的生命,從襁褓至死亡爲止。這些淨化的過程正是生物用以追求終極解脫的。《韋達》典籍也倡言,一個人在進行這些活動時,須唸om tat sat。同樣,做各種各樣的瑜伽時,就會乞靈於至高無上的對象om tat sat。om tat sat這三個音被用來使一切活動完美。這至無上的om tat sat使一切東西完整無缺。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絕對眞理是奉獻祭祀的目的,而且通過 sat 這個音顯示。這些祭祀、贖罪苦修、布施的活動,性質肯定是絕對的,目的在討好至尊者,帕達之子呀!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性質肯定是絕對的活動」,就是賦定責任;這表辭指出,《韋達》典籍規定了很多活動,用以淨化人的生命,從襁褓至死亡爲止。這些淨化的過程正是生物用以追求終極解脫的。《韋達》典籍也倡言,一個人在進行這些活動時,須唸om tat sat。同樣,做各種各樣的瑜伽時,就會乞靈於至高無上的對象om tat sat。om tat sat這三個音被用來使一切活動完美。這至無上的om tat sat使一切東西完整無缺。</ | ||
+ | |||
<- bg17.25|上一節 ^ bg|目錄 ^ bg17.28|下一節 -> | <- bg17.25|上一節 ^ bg|目錄 ^ bg17.28|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