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5.5 [2024/10/06 00:46] – host | bg15.5 [2024/10/20 10:2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5. 「無錯誤的觀念,不求虛榮,放棄虛假的關係,理解永恒,去除物質慾望,免於苦樂的相對,了解如何皈依至尊者,就可到達永恒的國度。 | + | <WRAP center box >15 章 5 節</ |
- | 要旨 | + | निर्मानमोहा जितसङ्गदोषा\\ |
+ | अध्यात्मनित्या विनिवृत्तकामा: | ||
+ | द्वन्द्वैर्विमुक्ता: | ||
+ | र्गच्छन्त्यमू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裡所描述的皈依方法十分精到。第一項條件是不可爲驕傲所蒙蔽。因爲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傲慢,自以爲是物質自然的主宰,所以要皈依至尊性格神首,十分困難。一個人須通過培養眞正的知識而認識,他並非物質自然的主宰。至尊性格神首才是主宰。擺脫了由傲慢產生的錯誤觀念,就可以開始皈依的過程。人常渴望在這個物質世界獲得榮耀,就不可能皈依至尊者。錯誤的觀念源於驕傲。一個人來到這裡。逗留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離去,居然也有愚蠢的觀念,自以爲是世界的主宰。他令一切事情變得複雜;他永遠在煩惱之中。整個世界就在這錯誤觀念下運轉。人們以爲這地球的土地屬於人類社會,所以就在他們是擁有者的錯誤觀念下,分割土地。一個人須擺脫錯誤的觀念,不可以爲人類社會擁有這個世界。當一個人擺脫這樣的錯誤觀念時,就可放棄由家庭、社會、國家感情產生的虚假關係。這些虛假的關係把人束縛在這個物質世界中。在這個階段以後。一個人須培養靈性知識。他須培養知識,了解他實際擁有甚麼,實際不擁有甚麼。了解事物的眞相後,他就會擺脫如苦樂一類相對的觀念。他有完全的知識;如此一來,他才有可能皈依至尊性格神首。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無錯誤的觀念,不求虛榮,放棄虛假的關係,理解永恒,去除物質慾望,免於苦樂的相對,了解如何皈依至尊者,就可到達永恒的國度。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這裡所描述的皈依方法十分精到。第一項條件是不可爲驕傲所蒙蔽。因爲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傲慢,自以爲是物質自然的主宰,所以要皈依至尊性格神首,十分困難。一個人須通過培養眞正的知識而認識,他並非物質自然的主宰。至尊性格神首才是主宰。擺脫了由傲慢產生的錯誤觀念,就可以開始皈依的過程。人常渴望在這個物質世界獲得榮耀,就不可能皈依至尊者。錯誤的觀念源於驕傲。一個人來到這裡。逗留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離去,居然也有愚蠢的觀念,自以爲是世界的主宰。他令一切事情變得複雜;他永遠在煩惱之中。整個世界就在這錯誤觀念下運轉。人們以爲這地球的土地屬於人類社會,所以就在他們是擁有者的錯誤觀念下,分割土地。一個人須擺脫錯誤的觀念,不可以爲人類社會擁有這個世界。當一個人擺脫這樣的錯誤觀念時,就可放棄由家庭、社會、國家感情產生的虚假關係。這些虛假的關係把人束縛在這個物質世界中。在這個階段以後。一個人須培養靈性知識。他須培養知識,了解他實際擁有甚麼,實際不擁有甚麼。了解事物的眞相後,他就會擺脫如苦樂一類相對的觀念。他有完全的知識;如此一來,他才有可能皈依至尊性格神首。</ | ||
+ | |||
<- bg15.3-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5.6|下一節 -> | <- bg15.3-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5.6|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