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4.27 [2024/10/05 01:16] – 建立 host | bg14.27 [2024/10/20 10:2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27.「我就是非人格梵的基礎。梵的構成地位是終極快樂,梵是永恒的、不朽的、長存的。 | + | <WRAP center box >14 章 27 節</ |
- | 要旨 | + | ब्रह्मणो हि प्रतिष्ठाहममृतस्याव्ययस्य च ।\\ |
+ | शाश्वतस्य च धर्मस्य सुखस्यैकान्तिकस्य च ॥ २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梵的構成地位是永恒、不朽、長存、快樂。梵是超然覺悟的開始。超靈則是中點,是超然覺悟的第二階段。至尊性格神首是覺悟絕對眞理的最後階段。因此,超靈和非人格梵都在至尊者之內。第七章解釋了,物質自然是至尊主低等能力的展示。主使低等物質自然孕育零碎的高等本性;這就是物質自然的靈性特徵。生物受這個物質自然的條件限制,一旦開始培養靈性知識,就把自己從物質存在的境界提昇起來,逐漸昇轉至尊者梵的槪念。到達生命梵的槪念是自覺的第一階段。在這階段,覺悟梵的人超然於物質境界;然而,實際上,他並非在完美的梵覺境界。如果他想的話,可繼續停留在梵的境界中,而且逐漸昇轉至覺悟超靈的境界,然後到覺悟至尊性格神首的境界。《韋達》典籍有很多這類例子。庫瑪腊四兄弟最初處於眞理的非人格梵槪念中, 但他們逐漸地昇轉奉獻服務的層面。一個人不能夠把自己提昇至非人格梵的槪念之上,有墮落的危險。據聖典《博伽瓦譚》說,一個人可昇轉至非人格梵的階段,如果不再進一步,對至尊者一無所知,他的智慧不完全淸明。因此,一個人如果不爲主作奉獻服務,即使昇轉至梵的層面,也有機會再掉下來。《韋達》經典說:「一個人了解神的性格,了解快樂之泉源的時實際上就會有超然的喜樂。」至尊主充滿六種富裕。當奉獻者接觸祂的時候,兩者就會交換這六種富裕。 國王的僕人享樂的程度差不多與國王一般無異。因此,永恒的快樂、不朽的快樂、永恒的生命伴隨奉獻服務。所以,梵覺,也就是對永恒不朽的覺悟,包括在奉獻服務之內。這覺悟也已爲從事奉獻服務的人所擁有。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雖然生物的本性爲梵,但有欲望支配物質世界;就由於此,生物墮落。生物的構成地位在物質自然三型態之上。然而,由於跟物質自然在一起,他們爲物質自然不同型態:善良、情欲、愚昧所縛纏。由於與這三型態在一起,他們要控制物質世界的欲望就在那兒。通過在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中從事奉服務,他們立即處於超然境界中。他們要控制物質自然的不合法欲望也被淸除掉。因此,奉獻服務的過程始於聆聽、唱頌、記念 ─ 引向覺悟的奉獻服務所規定的九種方法;這些方法該與奉獻者一起練習。通過這種接觸,通過靈性導師的影響,一個人想控制的物質欲望逐漸地被消除。然後,他就堅定地爲主作超然奉愛服務。本章第二十二節至本節就是提出這方法,供人遵行。爲主作奉獻服務十分簡單:一個人該常常爲主作服務,該吃供奉過給神像的祭餘,該嗅供奉過給主蓮花足的花朶,該探訪主過超然逍遙時光的地方,該閱讀有關主不同活動的記載,即主跟祂的奉獻者所作的愛的互應,該時常唱頌超然的頌歌: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 + | == 譯文 == |
+ | 「我就是非人格梵的基礎。梵的構成地位是終極快樂,梵是永恒的、不朽的、長存的。 | ||
+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雖然生物的本性爲梵,但有欲望支配物質世界;就由於此,生物墮落。生物的構成地位在物質自然三型態之上。然而,由於跟物質自然在一起,他們爲物質自然不同型態:善良、情欲、愚昧所縛纏。由於與這三型態在一起,他們要控制物質世界的欲望就在那兒。通過在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中從事奉服務,他們立即處於超然境界中。他們要控制物質自然的不合法欲望也被淸除掉。因此,奉獻服務的過程始於聆聽、唱頌、記念 ─ 引向覺悟的奉獻服務所規定的九種方法;這些方法該與奉獻者一起練習。通過這種接觸,通過靈性導師的影響,一個人想控制的物質欲望逐漸地被消除。然後,他就堅定地爲主作超然奉愛服務。本章第二十二節至本節就是提出這方法,供人遵行。爲主作奉獻服務十分簡單:一個人該常常爲主作服務,該吃供奉過給神像的祭餘,該嗅供奉過給主蓮花足的花朶,該探訪主過超然逍遙時光的地方,該閱讀有關主不同活動的記載,即主跟祂的奉獻者所作的愛的互應,該時常唱頌超然的頌歌: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 ||
// | // | ||
+ | |||
+ | <- bg14.26|上一節 ^ bg|目錄 ^ bg15|第十五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