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3.4 [2024/10/06 01:06] – host | bg13.4 [2024/10/20 08:1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4.「現在,請聽我簡單地描述這個活動的場地:場地的結構、變化、起因,還有場地的悉覺者和這位悉覺者的影響。 | + | <WRAP center box >13 章 4 節</ |
- | 要旨 | + | तत्क्षेत्रं यच्च यादृक्च यद्विकारि यतश्च यत् ।\\ |
+ | स च यो यत्प्रभावश्च तत्समासेन मे शृणु ॥ ४ ॥ | ||
+ | >tat kṣetraṁ yac ca yādṛk ca | ||
+ | > | ||
+ | >sa ca yo yat-prabhāvaś ca | ||
+ | >tat samāsena me śṛṇu | ||
- | 主在描述活動場地和在構成地位中的場地悉覺者。一個人須知道,這個軀體如何構成,由甚麼物質組成,在誰的主宰下活動,變化如何產生,變化從何而來,原因何在,理由何在,個體的終極目標是甚麼,個別靈魂的眞正形體又怎樣。一個人該知道,個別活着的靈魂和超靈的分別,兩者的不同影響,兩者的潛能等等。他只須從至尊性格神首的描述,了解這部《博伽梵歌》,這一切便會很淸楚。然而,人須小心,不要把在每一軀體靈魂中的至尊性格神首看成普通生物。 這樣一來,就跟把有能力的看成無力的,沒有分別。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現在,請聽我簡單地描述這個活動的場地:場地的結構、變化、起因,還有場地的悉覺者和這位悉覺者的影響。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bg1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5|下一節 -> | <- bg13.3|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5|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