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2.3-4 [2024/10/06 01:17] – host | bg12.3-4 [2024/10/20 04:53]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3/4.「控制不同的感官,對生物一視同仁,努力爲一切生物造福,以此完全崇拜非人格的絕對眞理 ─ 未展示的、在感官知覺之外的、遍存萬有的、不可思議的、固定不能移動的,如此,最後也能接近我。 | + | <WRAP center box >12 章 3 - 4 節</ |
- | 要旨 | + | ये त्वक्षरमनिर्देश्यमव्यक्तं पर्युपासते ।\\ |
+ | सर्वत्रगमचिन्त्यं च कूटस्थमचलं ध्रुवम् ॥ ३ ॥\\ | ||
+ | सन्नियम्येन्द्रियग्रामं सर्वत्र समबुद्धय: | ||
+ | ते प्राप्नुवन्ति मामेव सर्वभूतहिते रता: ॥ ४ ॥ | ||
+ | >ye tv akṣaram anirdeśyam | ||
+ | > | ||
+ | > | ||
+ | > | ||
- | 那些不直接崇拜至尊神首 Krishna 的人,試圖以間接的方法達到同樣的目標,最後也接近至高無上的目標聖主 Krishna ,一如前述:「在無數次出生後,有智慧的人知道華蘇德瓦是一切,所以托庇於我 」一個人在無數次出生後,獲得圓滿的知識,就皈依 Krishna。如果他以這詩節所描述的方法接近神首,就得控制感官,爲每一個人服務,爲一切生物的福利活動。結論是,一個人須接近 Krishna,否則不會有完美的知覺。在完全皈依主之前,須作甚多贖罪苦行。 | + | > |
- | + | > | |
- | 爲了知覺在個體靈魂內的超靈,一個人須停止作感官活動 ─ 看呀,聽呀,嚐呀,工作呀,等等。那麼,他就了解至尊靈魂無處不在。認識了這點,他就不會妒忌任何生物 ─ 在他眼裡,人和動物並無分別,因爲他只看到靈魂,看不到外面的臭皮囊。但對於一般人,這非人格化的覺悟方法十分困難。 | + | >te prāpnuvanti mām eva |
+ | >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控制不同的感官,對生物一視同仁,努力爲一切生物造福,以此完全崇拜非人格的絕對眞理 ─ 未展示的、在感官知覺之外的、遍存萬有的、不可思議的、固定不能移動的,如此,最後也能接近我。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爲了知覺在個體靈魂內的超靈,一個人須停止作感官活動 ─ 看呀,聽呀,嚐呀,工作呀,等等。那麼,他就了解至尊靈魂無處不在。認識了這點,他就不會妒忌任何生物 ─ 在他眼裡,人和動物並無分別,因爲他只看到靈魂,看不到外面的臭皮囊。但對於一般人,這非人格化的覺悟方法十分困難。</ | ||
+ | |||
+ | |||
<- bg12.2|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5|下一節 -> | <- bg12.2|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5|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