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2.11 [2024/10/10 10:14] – host | bg12.11 [2024/10/20 04:59]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अथैतदप्यशक्तोऽसि कर्तुं मद्योगमाश्रित: | + | <WRAP center box >12 章 11 節</ |
+ | |||
+ | अथैतदप्यशक्तोऽसि कर्तुं मद्योगमाश्रित: | ||
सर्वकर्मफलत्यागं तत: कुरु यतात्मवान् ॥ ११ ॥ | सर्वकर्मफलत्यागं तत: कुरु यतात्मवान् ॥ ११ ॥ | ||
- | athaitad apy aśakto ’si | + | >athaitad apy aśakto ’si |
- | kartuṁ mad-yogam āśritaḥ | + | >kartuṁ mad-yogam āśritaḥ |
- | sarva-karma-phala-tyāgaṁ | + | >sarva-karma-phala-tyāgaṁ |
- | tataḥ kuru yatātmavān | + | >tataḥ kuru yatātmavān |
- | atha——就算;etat——這;api——還有;aśaktaḥ——不能夠;asi——你是;kartum——去執行;mat——向「我」;yogam——奉獻性服務;āśritaḥ——庇護;sarva-karma——所有的活動;phala——結果;tyāgam——為了遁棄;tataḥ——因此;kuru——做;yata-ātmavan——自處。 | + | |
- | 11.「然而,如果你不能以此知覺工作,那麼,試試活動而放棄一切活動的結果,處於自我。 | ||
- | |||
- | 要旨 | ||
- | |||
- | 或許,由於社會、家庭或宗敎的緣故,或者由於其他的障礙,一個人甚至不能夠同情 Krishna 知覺的活動。如果一個人直接依附 Krishna 知覺活動,可能引起家人的反對,或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困難。有些困難的人最好把他活動累積的結果奉獻給某些正當的事業。這些程序在《韋達》律則已有描述。祭祀犠牲和特殊工作的特殊慶典,也有描述。人過去的活動的結果適用於這些特殊的工作。人可由此把自己提昇至知識的境界。有人發現,一個人甚至對 Krishna 知覺活動不感興趣,卻捐獻給醫院或其他社會機構,這樣一來,他就放棄了辛苦賺回來的活動結果。這裡也推薦這種做法,因爲修行放棄活動結果,就肯定可逐漸淨化心靈;心靈到了淨化的境界,就變得有能力理解 Krishna 知覺。當然,Krishna 知覺不受任何其他經驗影響,因此 Krishna 知覺本身能淨化人的心靈。但要是修行 Krishna 知覺有障礙,那麼可嘗到放棄活動的結果。就這方面而言,社會服務、社羣服務、國家服務、爲國犧牲等等,都可接受,所以,終有一天,人可到達爲至尊主純粹奉獻服務的境界。在《博伽梵歌》,我們找到這樣的詩節:如果決定爲至高無上的原因犠牲,即使不知道至高無上的原因就是 Krishna,他也逐漸通過祭祀犠牲的途徑認識:是至高無上的原因。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然而,如果你不能以此知覺工作,那麼,試試活動而放棄一切活動的結果,處於自我。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bg12.1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12|下一節 -> | <- bg12.1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2.12|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