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0.14 [2024/10/06 01:50] – host | bg10.14 [2024/10/20 00:56]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14.「 Krishna 呀!袮吿訴我的一切,我全接受。主哇!神祇也好,惡魔也好,全不認識祢的人格性。 | + | <WRAP center box >10 章 14 節</ |
- | 要旨 | + | सर्वमेतदृतं मन्ये यन्मां वदसि केशव ।\\ |
- | + | न हि ते भगवन्व्यक्तिं विदुर्देवा न दानवा: | |
- | 阿尊拿在這裡証實了,沒有信仰的人和品性邪惡的人都不認識 Krishna 。即使半神人也不認識祂,又何況現代的所謂「學者」呢? | + | >sarvam etad ṛtaṁ manye |
- | + | >yan māṁ vadasi keśava | |
- | 由於至尊主的恩典,阿尊拿明白至尊眞理是 Krishna,而祂是完美的。人該效阿尊拿。他接受了《博伽梵歌》的權威性。一如第四章所述,了解《博伽梵歌》的使徒傳系淪於湮沒,因此, Krishna 以阿尊拿重建使徒傳系,因為祂以阿尊拿爲密友和偉大的奉獻者。一如我們在《梵歌奧義書》的引言所述,《博伽梵歌》該通過使徒傳系來了解。使徒傳系淪於湮沒,阿尊拿被挑選出來,重新恢復傳系。我們該競相效法阿尊拿之接受 Krishna 所說的一切,那麼,我們便會了解《博伽梵歌》的精華,祇有這樣,我們才明瞭 Krishna 是至尊性格神首。 | + | >na hi te bhagavan vyaktiṁ |
+ | >vidur devā na dānavāḥ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 Krishna 呀!袮吿訴我的一切,我全接受。主哇!神祇也好,惡魔也好,全不認識祢的人格性。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由於至尊主的恩典,阿尊拿明白至尊眞理是 Krishna,而祂是完美的。人該效阿尊拿。他接受了《博伽梵歌》的權威性。一如第四章所述,了解《博伽梵歌》的使徒傳系淪於湮沒,因此, Krishna 以阿尊拿重建使徒傳系,因為祂以阿尊拿爲密友和偉大的奉獻者。一如我們在《梵歌奧義書》的引言所述,《博伽梵歌》該通過使徒傳系來了解。使徒傳系淪於湮沒,阿尊拿被挑選出來,重新恢復傳系。我們該競相效法阿尊拿之接受 Krishna 所說的一切,那麼,我們便會了解《博伽梵歌》的精華,祇有這樣,我們才明瞭 Krishna 是至尊性格神首。</ | ||
+ | |||
<- bg10.12-13|上一節 ^ bg|目錄 ^ bg10.15|下一節 -> | <- bg10.12-13|上一節 ^ bg|目錄 ^ bg10.15|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