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45 [2024/10/07 08:13] – host | bg1.45 [2024/10/18 01:25]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9: | 行 9: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wrap lo>yadi——即使;媽媽——我; apratīkāram — 不抗拒; aśastram — 沒有完全裝備; śastra-pāṇayaḥ──那些手裡拿著武器的人; | + | <fs medium>yadi — 縱使;mām — 對我;apratīkāram — 沒有反抗地;aśastram — 沒有好好地裝配;śastra-pāṇayaḥ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45.「我不願跟狄拓拉施陀諸子作戰。我寧願手無寸鐵,不作抵抗,在戰塲上,任由他們拿着武器殺我戮我。」 | + | 「我不願跟狄拓拉施陀諸子作戰。我寧願手無寸鐵,不作抵抗,在戰塲上,任由他們拿着武器殺我戮我。」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wrap lo> | ||
- | 根據刹帝利的比鬥原則,對手無寸鐵且不願比鬥的敵人,不可攻擊。阿尊拿心感迷惑,決意在敵人攻擊時,不作抵抗。他不埋會敵方的戰意有多强烈。因爲他是神的奉獻者,品性仁厚,才有這樣的表現。 | ||
- | 阿尊拿視察敵况的時候,站在戰車上,但現在滿心悲苦,將弓箭拋在—旁,坐了下來。這樣仁厚好心腸的人,在爲主奉獻服務中,可接受自我知識。</ | + | <fs medium> |
+ | |||
+ | 阿尊拿視察敵况的時候,站在戰車上,但現在滿心悲苦,將弓箭拋在—旁,坐了下來。這樣仁厚好心腸的人,在爲主奉獻服務中,可接受自我知識。</ | ||
<- bg1.4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46|下一節 -> | <- bg1.44|上一節 ^ bg|目錄 ^ bg1.46|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