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36 [2024/09/27 23:04] – 建立 host | bg1.36 [2024/10/18 01:20]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WRAP center box >1 章 36 節</ | ||
+ | |||
पापमेवाश्रयेदस्मान्हत्वैतानाततायिनः ।\\ | पापमेवाश्रयेदस्मान्हत्वैतानाततायिनः ।\\ | ||
तस्मान्नार्हा वयं हन्तुं धार्तराष्ट्रान्सबान्धवान् ।\\ | तस्मान्नार्हा वयं हन्तुं धार्तराष्ट्रान्सबान्धवान् ।\\ | ||
行 8: | 行 10: | ||
> | > | ||
> | > | ||
- | Synonyms | ||
- | |||
- | pāpam-惡習;伊娃——當然; āsrayet — 必須遇到;阿斯曼——我們; hatvā-透過殺戮; etān——所有這些; atatayinah — 侵略者; tasmat——因此; na——從不; arhaḥ──值得;瓦亞姆-我們; hantum-殺死; dhartaraṣṭrān-Dhṛtarāṣṭra 的兒子; sa-bandhavān — 和朋友們一起; sva-janam-親屬;嗨——當然;卡塔姆——如何; hatvā-透過殺戮; sukhinaḥ──快樂; syama-我們會成為; Madhava--奎師那啊,幸運女神的丈夫。 | ||
- | |||
- | 36.「如果我們殺了這些窮凶極惡的人,罪惡便降臨我們身上。因此,殺害狄拓拉施陀諸子及我們的朋友並不正當。殺害同族, Krishna 呀,幸運女神的丈夫,我們會得到甚麼?我們怎會快樂? | ||
- | |||
- | 要旨 | ||
- | 根據《韋達》訓諭,窮凶極惡的人有六類:(一)下毒的人;(二)放火燒屋的人;(三)以致命武器攻撃他人的人;(四)掠奪别人財富的人;(五)侵佔别人土地的人;(六)擄劫别人妻子的人。這些惡人須立即處死;處死窮凶極惡的人不算犯罪。處死窮凶極惡的人,乃普通人份所應要,但阿尊拿並非普通人。他品格聖潔,因此,他想以聖潔的方式來處理窮凶極惡的人。這份聖潔卻不適用於刹帝利。管理國家而又有責任感的人,行爲固然需要聖潔,但不該怯懦。例如,主 Rama 很聖潔,許多人都渴能生活在祂的王國 ─ Rama王國,但祂從沒有怯懦的表現。臘瓦拿是窮凶極惡的人,擄劫了祂的妻子斯妲。於是,Rama 給臘瓦拿的敎訓,極爲嚴峻,而且史無前例。我們該考慮阿尊拿所面對的窮凶極惡的人不比尋常。這些窮凶極惡的人是他的祖叔伯、老師、朋友、子侄、侄孫。 因爲他們,阿尊拿以爲,對一般窮凶極惡的人,他也不該採用嚴厲而必需的步驟。何况,聖潔者須寬宥别人。這些訓諭,對聖潔者來說,比政治危機重要。阿尊拿以爲,與其以政治理由殺自己的族人,不如以宗教聖行爲理由,寬宥他們。他之不以殺戮爲有利,不過是爲了短暫的軀體快樂。由殺戮而來的王國和快樂畢竟不是永恒的,他又爲什麼要甘冒喪失生命和永恒救贖的危險,殺害自己的族人呢?他稱 Krishna 爲幸運女神的丈夫,就此而言,也有深意。他向 | + | == 字譯 == |
+ | <fs medium> | ||
+ | </ | ||
+ | == 譯文 == | ||
+ | 「如果我們殺了這些窮凶極惡的人,罪惡便降臨我們身上。因此,殺害狄拓拉施陀諸子及我們的朋友並不正當。殺害同族, Krishna | ||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bg1.32-35|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7-38|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