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31 [2024/09/28 09:35] – host | bg1.31 [2024/10/18 01:18]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WRAP center box >1 章 31 節</ | ||
+ | |||
न च श्रेयोऽनुपश्यामि हत्वा स्वजनमाहवे ।\\ | न च श्रेयोऽनुपश्यामि हत्वा स्वजनमाहवे ।\\ | ||
न काङ्क्षे विजयं कृष्ण न च राज्यं सुखानि च ॥ ३१ ॥\\ | न काङ्क्षे विजयं कृष्ण न च राज्यं सुखानि च ॥ ३१ ॥\\ | ||
行 6: | 行 8: | ||
>na ca rājyaṁ sukhāni ca | >na ca rājyaṁ sukhāni ca | ||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na——也不; ca——也; śreyaḥ──好; anupasyāmi-我預見到嗎? hatvā-透過殺戮; sva-janam-自己的親屬; āhave-在戰鬥中; na——也不; kāṅkṣe-我渴望嗎? vijayam-勝利;奎師那--奎師那啊; na——也不; ca——也; rājyam——王國; sukhāni-幸福; ca——也。 | + | == 譯文 == |
- | + | 「在這塲戰爭中,殺害族人,我不覺得有什麼好處。我也不能希企 ,親愛的 Krishna 呀,這樣得來的勝利、王國、快樂。 | |
- | + | ||
- | 31. 「在這塲戰爭中,殺害族人,我不覺得有什麼好處。我也不能希企 ,親愛的 Krishna 呀,這樣得來的勝利、王國、快樂。 | + | |
- | + | ||
- | 要旨 | + | |
- | 受條件限制的靈魂不知道個人的利益在維施紐處,所以為由軀體而來的關係所吸引,希望從這些關係中得到快樂。受了蒙蔽,他們忘記了 Krishna 也是物質快樂之原。阿尊拿更似乎忘記了刹帝利的道德規範。據說,有兩種人能進入熱力四射光芒萬丈的太陽:一爲直接受 Krishna 的指揮,戰死沙塲的刹帝利,另一爲完全奉獻自己給靈性文化的棄絕階層。阿尊拿甚至不願殺敵人,更不用說親人了。他認爲,殺了族人,他一生也不快樂,因此,他不願意作戰,一如不餓的人不願煮食。絕望之餘,他決定去森林隱居。然而,身爲刹帝利,他需要一個王國才能生存;他不可能幹其他工作。他沒有王國;他獲得王國的唯一機會 ,就是跟堂兄弟作戰,恢復他父親傳給他的王國。但他不喜歡這樣做。他想,旣然萬念倶灰,倒不如隱居森林。 | + | == 要旨 == |
+ | <fs medium>受條件限制的靈魂不知道個人的利益在維施紐處,所以為由軀體而來的關係所吸引,希望從這些關係中得到快樂。受了蒙蔽,他們忘記了 Krishna 也是物質快樂之原。阿尊拿更似乎忘記了刹帝利的道德規範。據說,有兩種人能進入熱力四射光芒萬丈的太陽:一爲直接受 Krishna 的指揮,戰死沙塲的刹帝利,另一爲完全奉獻自己給靈性文化的棄絕階層。阿尊拿甚至不願殺敵人,更不用說親人了。他認爲,殺了族人,他一生也不快樂,因此,他不願意作戰,一如不餓的人不願煮食。絕望之餘,他決定去森林隱居。然而,身爲刹帝利,他需要一個王國才能生存;他不可能幹其他工作。他沒有王國;他獲得王國的唯一機會 ,就是跟堂兄弟作戰,恢復他父親傳給他的王國。但他不喜歡這樣做。他想,旣然萬念倶灰,倒不如隱居森林。</fs> | ||
<- bg1.3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2-35|下一節 -> | <- bg1.30|上一節 ^ bg|目錄 ^ bg1.32-35|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