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簡介  
 導言

序 文

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帕布帕德用梵文寫了《奉愛甘露之洋》。《奉愛的甘露》一書便是前者的摘要。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是主采坦亞·瑪哈帕布直系門徒——六哥斯瓦米之首。首次遇見主采坦亞期間,是以部長的身份服務於孟加拉回教政府的。當時,他的名字是大比爾·卡斯,長兄薩納坦的名字是薩卡臘·瑪裡卡,他們一起在總督胡斯辛王的內閣任職。五百年前,印度教的社會結構非常嚴謹,如果一個隸屬婆羅門階層的人接受了回教統治者的差事,便立即被逐出婆羅門團體。那便是這兩位改了回教名字的兄弟的處境:他們原屬地位甚高的薩阿斯瓦緹(學問女神)婆羅門社群,卻因為接受了胡斯辛王內閣要員的職位而受排斥。主采坦亞非常恩慈,收了這兩位崇高的人物為門徒,並且把他們提升到婆羅門文化中最高的哥斯瓦米地位。同樣情況,儘管哈裡達斯誕生在回教家庭,主采坦亞也收了他當門徒,後來還賜他“唱頌聖名師”(念頌哈瑞 奎師那 哈瑞 奎師那 奎師那 奎師那 哈瑞 哈瑞 / 哈瑞 茹阿瑪 哈瑞 茹阿瑪 茹阿瑪 茹阿瑪哈瑞 哈瑞)的尊號。

主采坦亞的原則是放諸宇宙皆准的。任何一個懂得奎師那的科學,並且從事於對主的服務的人,便被認可為地位高於一個誕生在婆羅門家庭的人。這是所有韋達文獻——特別是《聖典博伽瓦譚》認許的原則。《奉愛的甘露》教導我們主采坦亞的原則,還把每一個人提升,直至哥斯瓦米的崇高地位。

主采坦亞是在瑪律達地區一條叫臘瑪克利的鄉村遇見大比爾·卡斯和薩卡臘·摩裡卡兄弟倆的。那次會晤之後,兄弟兩人便決定辭去政府的官職,參與主采坦亞的行列。以茹帕·哥斯瓦米繼後見稱的大比爾·卡斯辭職後,收集起在職期間儲蓄的金錢。《主采坦亞永恆逍遙的甘露》敘述,他積起來的金幣相當於數百萬元,足足載滿了一條大船。他分配錢財的方式是人類大眾,特別是奉獻者,都應該遵守的典範:茹帕·哥斯瓦米把累積的財富百分之五十佈施給知覺奎師那的人

——婆羅門和外士納瓦;百分之二十五分給親屬;餘下百分之二十 五留作不時之需及緊急危難之用。其後,薩卡臘·摩裡卡也提出辭職, 總督非常憤怒,把他關進監牢。薩卡臘·瑪裡卡(即後來的施瑞拉薩 納坦·哥斯瓦米)利用了弟弟放在一個鄉村錢莊的存款,逃出了胡斯 辛王的監獄。如此,兄弟兩人都投入了主采坦亞·瑪哈帕布的行列。

茹帕·哥斯瓦米再次會晤主采坦亞的地方是帕雅格(印度阿拉哈巴)。主采坦亞在那座聖城的十馬泊(一處聖洗的地方)連續不斷十天教導他。主特別訓示茹帕·哥斯瓦米有關知覺奎師那的科學。我們 的《主采坦亞的教導》一書述說了主采坦亞對茹帕·哥斯瓦米的訓諭。

其後,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運用他對啟示經典的廣博知識,旁徴博引各類權威性的韋達文獻,詳盡地闡述了主的教導。施瑞拉施瑞尼瓦薩·阿查亞在對六哥斯瓦米的禱告中形容他們全是高度有學識的學者,不單只精于梵文,而且諳熟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等外國語言。為了建立采坦亞·瑪哈帕布的宗派,他們就基於韋達知識的權威性原則, 仔細審閱了所有的韋達經典。目前的奎師那知覺運動也是基於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的權威。因此,我們一般以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步伐的追隨者 rupanuga 見稱。他著述《奉愛甘露之洋》也只是為了指引我們。現在本人以《奉愛的甘露》形式呈獻出來。從事奎師那知覺運動的人盡可利用這部偉大的文獻,堅定地處於奎師那知覺。

奉愛 Bhakti 的意思是“奉獻服務”。每種服務都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促使服務者不斷前進。我們在這個世界之內的每一個人都永恆地從事於某類的服務,如此服務的推動力便是我們從中取得的樂趣。因為對妻子、兒女的鍾愛,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日以繼夜工作。慈善家也是為了愛較大的家庭而同樣忙碌;愛國志士也為了國家和國人而役役辛勞。驅使慈善家、居士和愛國志士的力量稱為哪沙——一種非常甜美的情悅(關係)。奉愛的情悅 bhakti-rasa,有別于世俗工作者的世俗情悅。世俗工作者日以繼夜辛勤勞碌,以求品嘗某類獨有的情悅(感官享樂)。然而,世俗情悅的滋味並不持久。因此,世俗工作者常常轉瞬間便改變自己的享樂地位。商人並不滿足于整個星期工作,

想在週末改變一下,去一處可以忘卻商務的地方。但消遣的週末過後, 他又轉變自己的地位,恢復實際的商務。物質從事的意思是接受某段時間的特殊狀況,然後又改變它。這個前後變更的地位在專門術語上稱為“輪流的感官享樂和棄絕”bhoga-tyäga。生命體不能穩定地處於感官享樂,也不能穩定地處於棄絕,只有反復地變個不停。我們永恆的構成性地位是侍奉奎師那,即便什麼別的狀況下都快樂不了。感官享樂並不持久,因此稱為閃現的快樂 capala-sukha。例如,一位有家室的人日以繼夜地營營役役,得以給予家人舒適安逸的生活,嘗到了一種情悅。可是一旦生命告終,整個物質快樂的推展便立即中斷。因此, 對於無神論者來說,死亡就是神的代表。奉獻者通過奉獻服務領悟到神的臨在,而無神論者則以死亡的形式覺悟到神的臨在。死亡的時候一切都完蛋,人須在新的處境之下開始生命新的一頁,其位置也許比先前的高,或許低。不管我們在任何活動場所——政治的、社會的、國家的或是國際的——最後都會隨著生命的終結而終結,那是必然的。

不過,對主作出超然的愛心服務所嘗到的奉愛情悅並不隨著生命的終結而消弭,而是永恆地繼續下去,因此稱為阿姆瑞塔 (恒存不朽)。所有韋達文獻都證實了這一點。《博伽梵歌》說在奉愛情悅中的一點點進步也能夠拯救奉獻者免於最大的危險——錯過人體生命 (生為人)機會的危險。人們從社交生活、家居生活、或是從利他主義、慈善博愛、國家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較大家庭感受中提取的情悅並不保證我們來生一定當人。我們按照現時的種種活動為來生鋪路。生命體因為他現有身體活動的結果而獲賜某類特定身體。這些活動是由稱為神的權威 daiva 的較高權威記帳的。《博伽梵歌》解釋這種神的權威是一切事物的原初起因。《聖典博伽瓦譚》稱說人憑藉至尊權威的監督 daiva-netreëa 而形成他下一個身體。就一般用詞上,至尊權威被人注釋為“命運”。至尊權威的監視給予我們一個從八百四十萬種生命形式中特選出來的身體,我們沒有能力加以選擇,身體是按照我們的命運,由較高的權威賜予我們的。倘若我們以現在的身體從事于知覺奎師那活動,便保證下一生起碼有一個人類的身體。一個從事于知覺奎師那的人,即使不能完成奉愛瑜伽的進程, 也會誕生在社會的較高階層,有機會自動地在知覺奎師那方面再度進修。因此,一切真誠的奎師那知覺活動都是永恆不朽的,這便是《奉愛的甘露》的題旨所及。

認真的學生研讀《奉愛的甘露》,便能夠明白這個奉愛情悅是永恆事務。人採納奉愛情悅(奎師那知覺),無憂無慮的吉祥生活便接踵而來,還賜予人超然存在的福祉,令人從而輕視“解脫”。奉愛情悅本身便足以產生一種解脫的感受,因為它吸引了至尊主奎師那的注意力。一般說來,初習奉獻者渴望一見神奎師那,但神是不可以通過我們現有物質上遲鈍的感官得見和認知的。《奉愛的甘露》所推薦的奉獻服務程式會逐漸把人從物質的生存狀況提升至靈性的層面,因而使奉獻者從一切名號的污泥中淨化出來。感官既然恒常與奉愛情悅接觸,便不會有沾染。一旦淨化了的感官從事於對主的服務,人便處於奉愛情悅的生活。在這個超然奉愛情懷的生命階段中,為奎師那而做的一切活動都會有永恆的品味。人一旦這樣投入奉獻服務,各式各樣的情懷情悅便轉為永恆。開始的時候,人在阿查亞(靈性導師)的指引下按照規範原則受訓;漸漸,當人得到提升後,奉獻服務便是自動自覺的,而且是自然渴望去侍候奎師那。本書將會解釋十二種情悅。只要我們重新回復與奎師那的五種基本情悅,便能夠永恆地活在完全的快樂、完全的知識中。

生存條件的基本原是我們普遍地有愛別人的傾向。沒有人能夠不愛別人而活著。這種傾向存在於每個生命體當中。即使猛如老虎也有它潛伏的愛的傾向,人類當然有這種傾向。然而,我們忽略了的一點是,把愛置於哪裡才能使每個人都快樂呢?目前的人類社會教人去愛他的國家、愛他的家庭、或者是愛他自己;卻沒有提供把愛置於何人才能使每個人都快樂的知識。人們忽略了的地方是奎師那。《奉愛的甘露》教導我們如何激發起對奎師那本來的愛,如何處於那個我們能夠享受快樂人生的境地。

起初,孩子愛父母,跟著是愛兄弟姐妹。日漸長大過來,他便愛家庭、愛社會、愛團體、愛鄉鎮、愛家國家、甚至愛整個人類社會。可是,即使我們愛人類社會所有的人,愛的傾向還是不滿足;愛的傾向只有在我們認識誰是至尊愛人時才是徹底完整的。一旦把愛置於奎師那,我們的愛便完全滿足了。這項主題便是《奉愛甘露之洋》的要旨和內涵。本書教導我們怎樣以五種超然情悅去愛奎師那。

我們的愛的傾向擴展起來就象光波的擴展或氣體的擴展,可我們不知道愛會在哪裡終止。《奉愛的甘露》教導我們:通過愛奎師那這個簡單的方法,便會完美地愛每個生命體這科學。即使是建立聯合國如此龐大的努力,人類社會還未曾和平協調,這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正確的方法。方法其實很簡單,人只需用冷靜的頭腦去理解。《奉愛的甘露》教導全人類怎樣履行愛奎師那——至尊人格首神這簡單又自然的方法。如果我們學會怎樣去愛奎師那,便輕而易舉立即同時地愛每一生命體。就象把水澆到樹的根,或是把食物供應到胃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把水澆到樹的根或是供應食物到胃部的經驗,這方法既科學又實在,而且是放諸宇宙皆准的。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當我們進食,換句話說,當我們把食物送進胃部時,這舉動所產生的能量便立即傳遍整個身體;同樣,當我們把水澆到樹的根,由此而產生的能量便立即流遍整棵樹,即使是最巨大的樹也不例外。去灌溉樹的每一部份不是辦法,分別地喂飼身體的各部份也是不可能的。《奉愛的甘露》將會教導我們怎樣去按紐一下,每事每物便立即光亮起來。一個不懂得這個方法的人委實是錯過了人體生命。

就物質所需說來,目前人類文明在生活安逸方面十分進步,但是我們仍然不快樂,因為我們沒有觸及要點。單單是物質舒適不足以使我們生活愉快。最顯著的例子便是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有著一切物質安樂的便利,卻產生了一群活得混亂沮喪的人。本人在此懇求這些迷茫的人,一如《奉愛的甘露》所指導的,學習奉獻服務的藝術。我肯定,在他們心中燃燒著的物質存在之火會立即熄滅。儘管我們在物質生活方面進步神速,不滿足的根源卻是蟄伏在我們之內 的愛心尚未曾完全滿足過。《奉愛的甘露》會給我們實際的指引:怎樣生活在這個物質世界而又完美地做著奉獻服務,從而滿足此生和來生的所有欲望。《奉愛的甘露》一書並不讉責任何物質生活方式,只是設法讓宗教家、哲學家、以及社會大眾認識怎樣去愛奎師那。人可以不用物質困窘,但同時也應該學習愛奎師那的藝術。今時今日,我們發明了很多方法去發揮一己愛的傾向,實際上卻錯過了真正的目標:奎師那。我們把水澆到樹的各部份,卻忽略了樹的根。我們用盡一切方法以求身體健康,卻忘了供應食物到胃部。錯過奎師那也意味著錯過了自己。真正的自我覺悟和覺悟奎師那是攜手而行的。舉例說, 在早上見到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見到旭日東昇,人沒有看到陽光便也看不到自己。同樣地,除非人覺悟到奎師那,不然的話,便沒有什麼自覺可說了。 《奉愛的甘露》是特別呈獻給那些正在從事于奎師那知覺運動的人。本人謹向所有幫助我在西方國家推廣奎師那知覺運動的朋友和門徒致以竭誠的謝忱。也答謝愛徒佳亞南達貞守生的捐獻,以及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印務部的主事人精心印製這部珍貴的文獻。Hare Krishna !



A.C.巴提韋丹塔·斯瓦米簽署一九七零年四月十三日 于洛杉磯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 總部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