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第六章 如何履行奉獻服務

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提到:他的長兄薩納坦·哥斯瓦米為了指引外士納瓦而撰寫了《哈裡奉愛魅力》,書中提及很多外士納瓦要遵循的規條守則。有些規條守則非常重要,也很突出。為了我們的利益, 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現在要提到這些非常重要的項目。這段講述的要旨是: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建議的只是基本原則而不是細節。舉例說,一項基本原則是:人必須接受一位靈性導師。怎樣精確地遵循靈性導師的教誨則被視為細節。例如,倘若一個人正在遵循他靈性導師的指示,而這項指示卻有別於另一位元靈性導師的指令,這便稱為詳情。但是接受一位靈性導師的原則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細節或許有異。在此,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不想詳細撰述,只想把原則置於我們眼前。

他提及如下基本的原則:(一)接受一位真正靈性導師蓮花足的護蔭;(二)領受靈性導師的啟迪,向他學習怎樣從事奉獻服務;(三)以信心和奉獻心,遵從靈性導師的命令;(四)在靈性導師的指示下追隨偉大阿查亞的步伐;(五)詢問靈性導師如何在奎師那知覺中精進;(六)準備為了滿足至尊人格首神主施瑞奎師那而放棄物質的東西(意思是當我們從事于奎師那的奉獻服務時,便須準備放棄某些或許不願放棄、以及接受一些或許不喜歡接受的東西);(七)居住在一處朝聖之地——如杜瓦卡或溫達文;(八)只接受必須的事物,即只在必須的時候才和物質世界交往;(九)遵守艾卡達西齋戒;(十)崇拜榕樹等聖樹。

以上十項是開始履行奉獻服務所需遵守的初步規範守則。在開始的時候,如果初習奉獻者遵照這十項原則行事,肯定會在奎師那知覺中快速精進。 跟著下來的一系列訓示如下:(一)人須堅決放棄和非奉獻者來往;(二)不應教誨一個不想接受奉獻服務的人;(三)不該過份熱衷於興建昂貴的廟宇或寺院;(四)不該閱讀太多書,也不該產生講授或職業性地朗誦《聖典博伽瓦譚》或《博伽梵歌》以謀生的想法;(五)不該在日常的交往上疏忽;(六)在失落時不應悲傷、獲益時不應歡騰;(七)不該對半神人不敬;(八)不該給予任何生命體無謂的麻煩;(九)在唱頌主的聖名或在膜拜廟宇裡的神像時要小心避免種種冒犯;(十)不該容忍譭謗褻瀆至尊人格首神奎師那或祂的奉獻者的言詞。

不遵守上述的十項原則,便不能夠正確地提升自己至紀律奉愛——在實習中的奉獻服務的層面。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總共提及了二十項原則,全部都非常重要。在這二十項中,前三項——即接受真正靈性導師的護蔭、領受他的啟迪以及尊敬地侍奉他——是最重要的三項。

以下是接著而來的重要項目:(一)必須用聖泥——外士納瓦的標記裝飾身體。(觀念是一旦別人看到外士納瓦身體上有標記,便立即記起奎師那。主采坦亞說,一位外士納瓦是使人一看見他,便憶記起奎師那的人。因此,以聖泥塗劃身體,使其他人憶起奎師那很重要。)(二)塗聖泥的時候,有時不妨把哈瑞 奎師那寫在身體上。(三) 須領受供奉過給神像和靈性導師的鮮花和花環,並掛在自己的身上。 (四)須學習在神像面前跳舞。(五)須學習在看到神像或靈性導師時便立即頂禮。(六)一旦有人參拜主奎師那的廟宇,便要立刻站起來。(七)當神像被人抬舉出遊的時候,奉獻者須立即尾隨行列。(就這方面,可以注意的是在印度、尤其是在維施努的廟宇之內,除了永遠置於廟的大堂之內的大神像外,還備有晚上出巡用的一套小神像。有些廟宇的習慣是晚上舉行大巡遊,並且奏樂,奉獻者抬轎或推車, 神像便坐在裝有飾物的寶座上,頭頂上還有華蓋。神像在街上巡遊之際,附近的居民便跑出來供奉食物。所有人都追隨行列,盛極一時。神像現身的時候,廟宇的僕人便把每日的帳項攤在神像面前:籌募多少、支出多少。整個概念是——神像被視為全部物業的主人,全部 祭司和料理廟宇的人都被認為是神像的僕人。這個制度非常非常古老,現在仍然沿用。因此,這裡提到當神像出巡的時候,人們便應該跟隨在後面。)(八)奉獻者必須每天拜訪一所維施努的廟宇一次或兩次——一在早上,一在傍晚。(在溫達文),人們仍然嚴格地遵守這 個制度,鎮上所有奉獻者早晚都參拜各所廟宇。因此,這個時候鎮上人群不少。溫達文鎮上約有五千多所廟宇。當然,去參拜全數的廟宇是辦不到的,可是,哥斯瓦米們創立的龐大而重要的廟宇最少有十餘所,都應該參拜。)(九)人須繞拜廟的建築物最少三次。(每間廟宇都有繞拜廟宇最少三次的安排。有些奉獻者繞拜的次數在三次以上——按照各自的誓言而定:十次或十五次。哥斯瓦米慣于圍繞哥瓦 丹山。)還必須繞拜整個溫達文地域。(十)必須按照規範守則去膜拜廟裡的神像。(供奉燈儀和食物,裝飾神像等等——這些事宜都要有 規律地去遵守)。(十一)須親自侍奉神像。(十二)須歌唱。(十三) 須齊頌聖名。(十四)須念頌。(十五)須禱告。(十六)須念頌著名的禱文。(十七)須品嘗至上的祭餘(從神碟取下的祭餘)。(十八) 須喝飲濯足甘露(沐浴過神像的聖水,給客人飲用)。(十九)須嗅聞供奉過給神像的香和鮮花。(二十)須觸碰神像的蓮花足。(二十一) 須以精誠的奉獻心態觀看神像。(二十二)須在各段時間供奉燈儀。(二十三)須從《聖典博伽瓦譚》、《博伽梵歌》、以及類似的書籍聆聽有關主和主的逍遙。(二十四)須祈求神像的恩慈。(二十五)須憶記神像。(二十六)須觀想神像。(二十七)須作出一些自願的服務。(二十八)須想著主是自己的朋友。(二十九)須把一切都供奉給主。 (三十)須奉上一項心愛的物品(如食物或衣著)。(三十一)須赴湯蹈火,為了奎師那的利益盡力。(三十二)在各種情況下,都是一個皈依了的靈魂。(三十三)須用水澆灑荼拉西樹。(三十四)須經常聆聽《聖典博伽瓦譚》及類似的文學。(三十五)須居住在瑪圖拉、溫達文或杜瓦卡等聖地。(三十六)須侍奉外士納瓦人士(奉獻者)。(三十七)須按照自己的能力安排自己的奉獻服務。(三十九)在卡爾提卡月份(十/十一月),須作出特殊服務的安排。(三十九)在占瑪施塔彌(奎師那顯現於世的紀念日),須奉行一項特殊服務。(四十)須以奉獻精神為神像做一些事,並且小心奕奕地去做。(四十一)須品嘗在奉獻者當中閱讀《博伽瓦譚》的樂趣,而不是與局外人一起品嘗。(四十二)須和被視為在靈性上較進步的奉獻者聯誼交往。(四十三) 須唱頌主的聖名。(四十四)須居住在瑪圖拉的轄內區域。

好了,規範守則合起來現在有六十四項。正如先前提到,最重要的是頭十項,跟著便是次十項,再加上的便是四十四項其他活動。因此,履行奉獻服務的修習總共有六十四項。在這六十四項中,有五項——崇拜神像、聆聽《聖典博伽瓦譚》、和奉獻者聯誼、齊頌聖名和在瑪圖拉居住——非常重要。

這六十四項奉獻服務應該概括了我們身體、心意及言詞的一切活動。打從開始,奉獻服務的規範守則便訓令我們必須把所有感官用於對主的服務。上述的六十四個項目精確地描述了如何能夠運用感官。現在,施瑞拉茹帕·哥斯瓦米將會從各部經典中引證,支持上述各點的確切性。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