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服務超越一切解脫,2025年9月1日 紐約
Mādhavānanda
第四章:奉獻服務超越一切解脫。一位奉獻者對至尊人格神首的奉獻服務有多認真,可以從聖典博伽瓦譚第四篇第二十章第21節中 Mahārāja Pṛthu(Ādi-rāja)的陳述中理解。他向至尊人格神首這樣祈禱:「我親愛的主,若在獲得解脫後,我無法聽聞您榮耀的讚美,無法聆聽純粹奉獻者從內心深處頌唱您蓮花足的榮耀,若我無法品嚐這超越幸福的蜜汁,那我絕不會祈求這種所謂的靈性解脫。我只會永遠向您祈求,願您賜予我千萬條舌頭與千萬雙耳朵,讓我能不斷地頌唱與聆聽您超越的榮耀。」
Prabhupāda
奉獻服務超越所有種類的解脫。解脫有五種:sāyujya、sārūpya、sālokya、sāmīpya。但純粹的奉獻者對這些解脫毫無興趣。Dhiyamānāṁ na ghṛnanti。即使解脫被提供,主 Krishna 也能輕易賜予解脫,但與主 Krishna 的親密接觸是如此崇高,以至於主 Krishna 會親自遵從 Mahārāja Yudhiṣṭhira 的命令。Mahārāja Yudhiṣṭhira 寫信交給主 Krishna,讓祂將信傳遞給 Duryodhana。Nārada 對此感到非常驚訝,這種依賴奉獻者的境界極難達到。獲得解脫並不難,但當主 Krishna 願意聽從奉獻者的命令時,這是非常難以達到的境界。因此,純粹的奉獻服務超越所有種類的解脫。Caitanya Mahāprabhu 也教導說:mama janmani janmanīśvare bhavatād bhaktir ahaitukī tvayi。解脫意味著不再有生,但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mama janmani janmani,生生世世。奉獻者不追求任何物質的東西。Na dhanaṁ na janaṁ na sundarīṁ kavitāṁ vā jagadīśa kāmaye。因此,純粹的奉獻服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主題。Dharmaḥ projjhita-kaitavo atra。Vyāsadeva 說,所有帶有動機的宗教系統在奉獻服務中都被摒棄。Projjhita-kaitavaḥ,kaitava 意指動機。在奉獻服務中,沒有任何動機——僅僅是為了服務主 Krishna。Ānukūlyena kṛṣṇānu-śīlanam,這就是純粹的奉獻服務。繼續。
Mādhavānanda
無我論者渴望融入至尊的存在,但若不保持他們的個體性,他們就沒有機會聆聽或頌唱至尊主的榮耀。因為他們對至尊主的超越形體毫無概念,他們也無法頌唱或聆聽祂的超越活動。
Prabhupāda
無我論者將頌唱視為達到解脫的手段。他們不知道,真正的頌唱是在解脫之後才開始的。不是通過頌唱來達到解脫,這不是事實。Satataṁ kīrtayanto māṁ yatantaś ca dṛḍha-vratāḥ。Satatam 意味著在解脫之後也繼續頌唱。頌唱不會因為解脫而結束。在博伽梵歌中說到:satatam,意指解脫前後都繼續。頌唱是永恆的,nitya,永不停止。Satataṁ kīrtayananto māṁ yatantaś ca, tuṣyanti ca ramanti ca。當你真正到達 Goloka Vṛndāvana,相同的頌唱仍會在主 Krishna 面前繼續。頌唱永遠不會停止。繼續。
Mādhavānanda
換句話說,除非一個人已經超越了解脫,否則他無法品味至尊主的超越榮耀,也無法理解至尊主的超越形體。聖典博伽瓦譚第五篇第十四章第43節中有一個類似的陳述。Śukadeva Gosvāmī 對 Parīkṣit Mahārāja 說:「King Bhārata 的偉大靈魂對主 Krishna 蓮花足的服務極為依戀,他輕易地放棄了對地球的統治以及對子女、社會、朋友、皇室財富和美麗妻子的情感。他非常幸運,財富女神願意為他提供各種物質享受,但他從未接受這些物質財富。」Śukadeva Gosvāmī 高度讚揚 King Bhārata 的行為,他說:「任何人的心若被至尊人格神首 Madhusūdana 的超越特質吸引,甚至連許多偉大聖人渴望的解脫都不在乎,更不用說物質的財富了。」
Prabhupāda
這位 Mahārāja Bhārata 是 Ṛṣabhadeva 的兒子,這顆星球以他的名字命名為 Bhārata-varsa。他在二十四歲的年輕年紀就放棄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年輕的妻子、孩子、王國,一切。他後來對一隻小鹿產生了一些依戀,因此下一世轉生為鹿。之後的下一世,他保持沉默,成為 Jaḍa Bhārata。Jaḍa Bhārata 的故事在聖典博伽瓦譚中非常啟發人心。繼續。
Mādhavānanda
在聖典博伽瓦譚第六篇第十一章第23節中,Vṛtrāsura 對至尊主說:「我親愛的主,若離開了對您的超越服務……」
Prabhupāda
看看,Rūpa Gosvāmī 在《Bhakti-rasāmṛta-sindhu》中引用了眾多經典。Nānā-śāstra-vicāraṇaika-nipuṇau。他們非常擅長仔細研究經典。Nānā-śāstra-vicāraṇaika-nipuṇau sad-dharma-saṁsthāpakau。他們為何如此深入研究?因為他們想確立真正的宗教——奉獻。他們引用了眾多經典,nānā-śāstra,為了人類的福祉,lokānāṁ hita-kāriṇau。真正的慈悲是讓人們明白真相。這才是 jīve dayā。他們不憑空製造,而是立即引用權威經典的證據。這是呈現真理的方式。不是「我認為」或「依我之見」。在毗濕奴哲學中,即使是 Caitanya Mahāprabhu,雖然祂是主 Krishna 本人,每次說話也會立即引用經典證據。即使主 Krishna 在講述博伽梵歌時,也引用了韋達經中的《Brahma-sūtra》:brahma-sūtra-padaiś caiva hetumadbhir viniścitaiḥ。權威的呈現方式就是如此。主 Krishna 是至尊人格神首,但祂也引用經典。祂說:yaḥ śāstra-vidhim utsṛjya vartate kāma-kārataḥ,若放棄經典,隨心所欲行事,sa siddhiṁ sāvāpnoti na sukhaṁ na parāṁ gatim。因此,Rūpa Gosvāmī 的著作中,總是標明經文出處、篇章和節數。Nānā-śāstra-vicāraṇaika-nipuṇau。繼續。
Mādhavānanda
「我親愛的主,若我離開了您的超越服務,我可能被提升到 Dhruva-loka(北極星),或獲得宇宙中所有行星系統的統治權,但我對此毫無興趣。我也不渴望瑜伽的神秘完美,也不想追求靈性解脫。我的主,我只希望永遠與您相伴,進行超越的服務。」這一陳述在聖典博伽瓦譚第六篇第十七章第52節中得到 Lord Śiva 的確認,他對 Satī 說:「我親愛的 Satī,奉獻於 Nārāyaṇa、主 Krishna 的人無所畏懼。無論他們被提升到更高的行星系統,獲得物質解脫,還是被推入地獄般的境地,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害怕。因為他們已依止於 Nārāyaṇa 的蓮花足,對他們來說,物質世界中的任何處境都無差別。」
nārāyaṇa-paraḥ sarve
na kutaścana bibhyati
svargāpavarga narakeṣv
api tulyārtha darśinaḥ
Prabhupāda
繼續。
Mādhavānanda
在聖典博伽瓦譚第六篇第十八章第52節中,天皇 Indra 對他的母親 Aditi 說:「我親愛的母親,放下所有欲望、僅僅從事於主之奉獻服務的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我利益。這樣的人真正服務於自己的利益,是達到人生完美階段的頂尖專家。」
Prabhupāda
每個人都在追求自我利益,但真正的自我利益是接近 Viṣṇu。Oṁ tad viṣṇoḥ paramaṁ padaṁ sadā paśyanti surayaḥ。聖典博伽瓦譚中說:na te viduḥ svārtha-gatiṁ hi viṣṇum。真正的自我利益在於 Viṣṇu,但他們不知道。Bahir-artha-māninaḥ,durāśayā。人們迷戀於外在的東西。Viṣṇur ārādhyate puṁsāṁ nānyat tat-tosā-kāraṇam。這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接近 Viṣṇu。而 Viṣṇu 的根源是主 Krishna。Ahaṁ sarvasya prabhavaḥ,主 Krishna 說,祂是一切的起源,包括 Viṣṇu、Lord Brahmā 和 Lord Śiva。Aham ādir hi devānām。繼續。
Mādhavānanda
在聖典博伽瓦譚第七篇第六章第23節中,Mahārāja Prahlāda 說:「我親愛的出生於無神論家庭的朋友們,若你能取悅至尊人格神首主 Krishna,那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了。換句話說,若主 Krishna 對你滿意,你內心深處的任何願望都能毫無疑問地實現。因此,通過物質自然模式的果報活動來提升自己又有何用?這些果報本就會自動到來。」
Prabhupāda
經典中說:
akāmaḥ sarva-kāmo vā
mokṣa-kāma udāra-dhīḥ
tīvreṇa bhakti-yogena
yajeta paramaṁ puruṣa
有三類人:akāma(無欲,奉獻者)、sarva-kāmo(追求一切的業報者)、mokṣa-kāma(追求解脫的智者)。無論你是哪一種,都可以從事奉獻服務。你的願望會得到實現。主 Krishna 非常仁慈,無論你有什麼願望,祂都會滿足。繼續。
Mādhavānanda
「靈性解脫或從物質束縛中解放又有何用?若你總是沉浸於頌唱至尊主的榮耀,品味祂蓮花足的甘露,就不需要這些。」從 Mahārāja Prahlāda 的陳述中可以清楚理解,喜愛頌唱與聆聽至尊主超越榮耀的人,已經超越了所有物質的恩惠,包括虔誠活動、果報活動、犧牲,甚至物質解脫的結果。在第七篇第八章第39節中,諸神向 Lord Nṛsiṁha 祈禱時,天皇 Indra 說:「至尊的主,這些惡魔談論我們在儀式性犧牲中的份額,但您的出現作為 Lord Nṛsiṁhadeva 已將我們從巨大的恐懼中拯救出來。實際上,我們在犧牲中的份額都歸於您,因為您是一切犧牲的至尊享用者。您是每個生物的超靈,因此您是一切的主人。我們的內心長期被惡魔 Hiraṇyakaśipu 的恐懼所籠罩,但您對我們如此仁慈,通過消滅他,您消除了我們內心的恐懼,讓我們再次將您置於心中。對於從事您超越愛之服務的人來說,被惡魔奪走的所有財富都不值一提。奉獻者甚至不在乎解脫,更不用說這些物質財富了。我們的唯一職責是永遠從事您的服務,因為您是一切的享用者。」
Prabhupāda
繼續。
Mādhavānanda
Indra 的陳述表明,從 Brahmā 到微不足道的螞蟻,沒有一個生物是為了享受物質財富的。他們的唯一目的是將一切奉獻給至尊人格神首。這樣做,他們自然會享受到益處。就像身體各部分收集食物並烹煮,最終將食物獻給胃,之後所有部分都能均等地受益。同樣地,每個人的職責是滿足至尊主,然後每個人都會自然滿足。這就是所謂的 yajña,yajñārthe karma。
Mādhavānanda
在聖典博伽瓦譚第八篇第三章第20節中,Gajendra 說:「我親愛的主,我尚未體驗到從您的奉獻服務中獲得的超越喜悅,因此我向您祈求了一些恩惠。但我知道,純粹的奉獻者通過服務偉大靈魂的蓮花足,已經從所有物質欲望中解脫,總是沉浸在超越喜悅的海洋中,僅僅通過頌揚您的吉祥特質就感到滿足,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需要祈求的。」在第九篇第四章第49節中,Vaikuṇṭha 之主對 Durvāsā Muni 說:「我純粹的奉獻者總是滿足於奉獻服務,因此他們甚至不追求五種解脫階段:(1)與我合而為一,(2)居住於我的星球,(3)擁有我的財富,(4)擁有與我相似的形體,(5)與我親密相處。因此,他們對這些解脫都不感興趣,你可以知道他們對物質財富或物質解脫是多麼不在乎。」在第十篇第十六章第33節中,nāga-patnī(Kāliya 蛇的妻子們)說:「我親愛的主,您的蓮花足之塵是如此奇妙,任何有幸獲得這塵土的人都不在乎天界、宇宙所有行星的統治權、瑜伽的神秘完美,甚至物質解脫。換句話說,崇拜您蓮花足之塵的人,對所有其他完美階段毫不在意。」
Prabhupāda
這是 nāga-patnī 在 Kāliya 被主 Krishna 懲罰、踢其頭部時說的。她們祈禱說:「許多偉大聖人渴望您的蓮花足之塵,而他們甚至不在乎解脫,只為獲得那塵土。我們不知道這條蛇多麼幸運,自動獲得了這塵土。您在踢他的頭。我們不知道他在前世做了什麼,如此幸運。」好了,唱 Hare Kṛṣ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