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Mṛga-netrī Dāsī的啟迪儀式 1970年6月22日 洛杉磯

Prabhupāda:  你的名字是 Mṛga-netrī。Mṛga-netrī。Mṛga-netrī 意指像母鹿般凝視的雙眼。當 Krishna 和 Rādhārāṇī 穿越 Vrindāvana 的森林時,那些鹿群與雄鹿總是以凝視的目光注視著,彷彿在問:「Krishna 何時會再次經過這條路?」這些動物也被 Krishna 深深吸引。鳥兒、鮮花、果實,所有的一切……Vrindāvana 意味著萬物都全心投入於 Krishna 的服務之中。因此,若你們都能像這樣,時時刻刻將自己奉獻於 Krishna 的服務,這就是 Vrindāvana。Vrindāvana 並非單純某個地方……正如 Krishna 無處不在,祂雖身處某地,卻憑藉祂那不可思議的力量,同時存在於每一處。Akhilātma-bhūtaḥ. Goloka eva nivasaty akhilātma-bhūtaḥ [Bs. 5.37]。祂永遠居於 Goloka Vrindāvana,但同時,祂無所不在。這就是神的無限能力。我們說神是全能的,但我們或許不完全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全能意味著祂能同時在每一處行動、存在並遍佈一切。這就是 Krishna。你或許不該認為:「Krishna 在 Goloka Vrindāvana,這裡不過是 Krishna 的雕像。」不,祂就是 Krishna。就像電流分佈於各處,而插頭中同樣帶有電力,Krishna 也是如此……這是 Krishna 那不可思議的力量。祂能居住於每個人的心中,無處不在。試想,祂遍佈每一處!Goloka eva。祂的居所是 Goloka Vrindāvana,但祂依然無所不在。

因此,努力以那如母鹿般凝視的目光去尋找 Krishna——「Krishna 在哪裡?」祂就在你心中。Īśvaraḥ sarva-bhūtānām [Bg. 18.61]。祂存在於每一個原子之中,無處不在。透過服務,我們能夠覺悟祂。Ataḥ śrī-kṛṣṇa-nāmādi na bhaved grāhyam indriyaiḥ [Cc. Madhya 17.136]。若想用這些物質感官去看 Krishna、觸碰 Krishna,這是不可能的。感官必須被淨化。如何淨化?Sevonmukhe hi jihvādau。透過服務。而服務從何開始?服務從舌頭開始,jihvādau。舌頭是服務的起點。你去唱誦,因此我們給你念珠,讓你唱誦。這就是服務的開端——唱誦。只要你唱誦,svayam eva sphuraty adaḥ,Krishna 的形象、特質、祂的娛樂活動、祂的無限能力,一切都會逐漸顯現。這些知識會自動揭示出來。你無法用物質感官去研究或理解 Krishna 的科學。你必須淨化你的感官,透過服務,sevonmukhe,才能做到。Tat-paratvena nirmalam [Cc. Madhya 19.170]。當你將感官投入於 Krishna 的服務中,感官便會被淨化。Hṛṣīkeṇa。淨化的感官並非要被廢除,像那些非人格主義者所說的「感官全無,終結一切」。不,我們的感官是永恆的,因為我們是永恆的存在。但目前我們的感官受到污染,因此不滿足。解放並不意味著成為非人格、失去所有感官。不,解放意味著感官的淨化。而淨化的標誌是什麼?那就是當你的感官完全投入於 主 Krishna 的服務中——你的手、腳、眼、耳、口,所有的感官。Hṛṣīkeṇa-hṛṣīkeśa-sevanam [Cc. Madhya 19.170]。事實上,感官的主人是 Krishna。我們擁有這雙手,但這是 Krishna 賜予的。這其實是 Krishna 的手。祂無處不在。Sarvato 'pāṇi pādas tat,博伽梵歌 中說道。因此,我們擁有的手腳,都是 Krishna 的手腳。當這些 Krishna 的手腳被用於 Krishna 的服務時,那就是圓滿。這就是圓滿的狀態。如果我們的感官……就像我們習慣用感官滿足自己,實際上,這些感官並非我們的,而是 Krishna 的。Hṛṣīkeṇa-hṛṣīkeśa。因此,Arjuna 在戰場上稱 Krishna 為「Hṛṣīkeśa」。這個詞的意義是:「我親愛的 Krishna,祢是 Hṛṣīkeśa,祢居於我的心中,祢是我感官的主人。我自己無法明白這場戰鬥的意義,但請祢指引我,讓我的感官按祢的意願行動。」他原本不願戰鬥,但他將自己的感官與心智完全奉獻。這就是 Krishna 意識。

因此,sevonmukhe jihvādauJihvā 意指舌頭。舌頭有兩項任務:發聲與品嘗。品嘗 Krishna-prasādam(供奉過的食物),並發聲唱誦 Hare Krishna。只要你控制了舌頭,讓它淨化,其他感官也會自動淨化。舌頭是最大的敵人。如果你無法控制舌頭,就無法控制其他感官。因此我們禁止一些與舌頭相關的事:吸毒——舌頭;吃肉——舌頭。毒品……舌頭會說:「哦,我的舌頭乾了,來點酒喝,或抽點什麼。」如果你能控制舌頭,說「不」,你就成為了自己的主人,成為 svāmī 或 gosvāmī。這意味著感官不再是你的主人,你成為感官的主人。這就是圓滿,gosvāmī。Go 意指感官,svāmī 意指主人。因此,svāmī 或 gosvāmī 是同義詞。我們必須成為感官的主人。而這只能透過將感官投入 主 Krishna 的服務來實現,否則我們無法控制感官。當你將感官用於 Krishna 的服務,它們會自動被控制與淨化。那時,你的人生便是成功的。

謝謝大家。現在……

Pradyumna:  Śrīla Prabhupāda?能否為他們的孩子取個名字?那個小女孩,Angie。

Prabhupāda:  哦,你的女兒在哪?她不在這裡嗎?

Pradyumna:  不在,她身體不太舒服。

Prabhupāda:  好吧。她的名字可以是 Anaṅga,Anaṅga-mañjarī。這是其中一位助理 gopī 的名字。是的,你的女兒很幸運。她從小就與這些奉獻者為伴。好好保護她,細心養育她。她正被 Vaiṣṇavas 和 Krishna 吸引。這是一個機會,擁有好父母並培養 Krishna 意識。這是父母的責任,將孩子培養到完全的 Krishna 意識,這樣她就不必再次進入任何母親的子宮。這就是終結。這是父母的職責。父母應當思考:「我要以這樣的方式培養這個孩子,讓她不再進入任何子宮。」這是靈性導師、父母、甚至國家的責任。但在 Kali-yuga,一切都不同了。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好好照顧她。你如何教導,她就會如何成長。就這樣。(停頓)哦。(笑)還有什麼……

Pradyumna:  我有那份清單。

Prabhupāda:  是的。你可以解釋那些冒犯的事項。這很重要。不要只留在紙面上,要努力遵循。好,繼續。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奉獻者唱誦 japa)過去,婆羅門用曼陀羅點燃火焰,不用其他火源。曼陀羅就能點燃火焰。在韋達時代,這是常見的做法。Aruṇi。祭祀意味著將一隻動物放入火中,然後讓它再次獲得新生。這是對韋達曼陀羅的考驗,檢驗一個人如何唱誦。這不是為了殺戮。韋達中提到的動物祭祀並非為了殺生,而是為了試驗曼陀羅的力量。他們會犧牲一隻動物,然後讓它重獲新生,煥然一新。而 Caitanya Mahāprabhu 對 Chand Kazi 說:「在這個時代,婆羅門不再那麼強大,因此禁止動物祭祀。唯一的祭祀是:harer nāma harer nāma harer nāma eva kevalam [Cc. Ādi 17.21],這就是……」[中斷](japa)好了,別再加了。是的,放一點酥油。少量就好。好了。(japa)讓它燃燒。稍後……你可以唱誦曼陀羅。

DayānandaVande…(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