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日期:1971年7月1日 地點:洛杉磯 章節:Ratha-yātrā

Prabhupāda: Veṇum 意指笛子。Kvāṇantam,吹奏笛子。這 主 Krishna 的笛子並非我們的想像,它記載於 韋達 文獻中。至尊人格神首喜愛吹奏笛子。就像在這物質世界中,也有許多男孩喜歡吹奏笛子。這吹笛的興趣從何而來?答案在 韋達-經典 中給出:janmādy asya yataḥ [SB 1.1.1]。所有想法、所有事物都源自於祂,源自於 主 Krishna。若非 主 Krishna 擁有某種特質,這物質世界中就不可能出現這種特質。就像父母生養子女,子女會展現父母的特徵,甚至臉上的斑點都會遺傳。因此,你可以通過審視自身來研究什麼是神。這是 Māyāvāda 哲學的觀點,但他們誤解了,認為「我是神,是神的倒影」。不對。神不是我們的倒影;我們是神的倒影。

Prabhupāda: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自身的構造,為何要得出神是無人格的結論?我是有個性的人,我是獨立的個體,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不總是同意別人。為什麼?因為我是獨立的個體。你不同意我,我不同意你,這是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為何神不是獨立的個體呢?祂也是獨立的個體。這在 韋達 中有明確記載:nityo nityānāṁ cetanaś cetanānām eko bahūnāṁ (yo) vidadhāti kāmān (Kaṭha Upaniṣad 2.2.13)。Nitya 意為永恆。我們是永恆的存在。我們更換身體,但我們並未死亡。就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身體,最終的改變意味著接受另一個身體。這種改變是無形的,就像電影膠捲中的畫面快速切換,我們卻以為是一個畫面在動。這是我們的無知。實際上,無數畫面在一瞬間切換,你卻以為是一個畫面在動。同樣地,我們的身體每秒都在改變,就像膠捲中的畫面,一個接一個。但靈魂始終存在,就像觀看膠捲的人,雖然畫面在變,觀者卻是恆常的。我們是永恆的(nitya)。既然我們是永恆的,為何神會是死的?有人說「神已死」,這是多麼愚蠢的想法!你是至尊人格神首的一部分,你是活著的,你存在著,為何原始的靈魂會死去?

Prabhupāda: 這些都是我們的愚昧。冥想意味著要以智慧深入思考這些問題,而不是像無知的人那樣想:「如果我是有個性的,為何神是無人格的?如果我是永恆的,為何神會死去?」這就是冥想,要認真探究。如果我有愛他人的本能,為何神沒有愛他人的本能?如果我對異性有吸引力,為何神不會被 Rādhārāṇī 吸引?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同樣地,為何 Rādhārāṇī 不會被 主 Krishna 吸引?但區別在於:這裏的一切都是虛假的。虛假的意思是,這種吸引力不是真實的。但在那裏,吸引力是真實的。在這裏,我被一個男孩或女孩吸引,半年後,這種吸引力就消失了。因為這裏充滿缺陷,所以吸引力無法持久。這具身體是虛假的,是物質元素的模仿。就像在服裝店看到的模特人偶,看起來像個美麗的女孩,但它是假的。同樣地,這具由物質元素構成的身體不是我們真正的身體,是虛假的。女孩的身體也是虛假的。因此,這種所謂的愛和吸引力也是虛假的,於是我們的愛情破裂了。這裏沒有真正的愛,也不可能有愛。這只是欲望偽裝成愛的樣子。

Prabhupāda: 因此,我們必須分辨欲望與愛的區別。除非將愛投注於 主 Krishna,否則不可能有真正的愛。其他的一切都是欲望。愛與欲望看似相似,但它們的價值有天壤之別,就像黃金與鐵的區別。真正的愛是黃金,而所謂的愛或欲望只是鐵。你怎能將黃金與鐵放在同等價值上?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真正的愛,那就是如何愛 主 Krishna。我們的整個過程是在訓練人們如何愛 主 Krishna。就像這個寺廟,我們為 主 Krishna 服務,為祂準備華麗的寶座,為祂精心裝扮。但無神論者會說:「這些人太愚蠢,他們在崇拜一個銅像。」這是錯誤的。實際上,我們在直接為 主 Krishna 服務。我們在為 主 Krishna 穿衣、獻花。 主 Krishna 仁慈地以 arca-mūrti 的化身形式出現,讓我們能夠服侍祂。否則,就像 Arjuna 看到 主 Krishna 的宇宙形體(virata-mūrti)時,他害怕得顫抖,請求 主 Krishna 說:「請回到我朋友的模樣,這太可怕了。」是的。

Prabhupāda: 主 Krishna 是全能的,祂是 Parabrahman,意為比最大的更大,比最小的更小。Aṇor aṇīyāṁ mahato mahīyān。Aṇu 意為微粒,就像我們知道的原子。 主 Krishna 能進入原子之中。Aṇḍāntara-sthaṁ paramāṇu cayāntara-stham。祂也能變得無比巨大,連宇宙都能被祂吞入口中。就像 Yaśodā-mā(Yaśodā 母親)想檢查 主 Krishna 是否吃了泥土,說:「張開嘴讓我看看。」當 主 Krishna 張開嘴時,Yaśodā-mā 看到整個宇宙都在祂嘴裏。她驚呼:「所有宇宙都在這裏!」出於母愛,她想:「這太不可思議了,趕快合上嘴吧!」(笑聲)這就是神。祂對 Yaśodā-mā 說:「母親,你想看看我嘴裏有沒有泥土?看吧,整個宇宙的塵土都在我嘴裏。」這就是 mahato mahīyān。祂在嘴裏展現了所有宇宙。這怎麼可能?是的,這是可能的。就像我們在地圖上可以看到整個世界,這裏是美國,這裏是俄羅斯。這種方式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理解過程。同樣,理解神需要一個過程,一個秘密的過程,那就是奉獻(bhakti)。 主 Krishna 在 博伽梵歌 中說:bhaktyā mām abhijānāti [Bg. 18.55],只有通過奉獻服務,你才能理解 主 Krishna。否則,理解神、 主 Krishna 並不困難,它非常簡單。祂會向奉獻者顯現。

Prabhupāda: 因此,這並不難。只要我們成為真誠的奉獻者,在權威指導下,服務必須真誠且真實,這樣你就能理解神,毫無困難。 博伽梵歌 中說:teṣām evānukampārtham [Bg. 10.11]。對那些真誠的奉獻者, 主 Krishna 會特別慈悲。神對每個人都仁慈,但對祂的奉獻者尤其仁慈。這是祂的特別之處。否則,每個人如何能吃飽?沒有人會餓死。Eko bahūnāṁ vidadhāti kāmān。那位唯一的永恆存在,供應著所有人的需求。而眾多的永恆存在,則依賴於這一位。我們必須通過權威來源學習 韋達,遵循規範和戒律。這樣,在此生中,我們就能理解什麼是神,什麼是 主 Krishna。一旦你理解了 主 Krishna,你立即獲得解脫,毫無疑問。因為不經解脫,沒有人能理解 主 Krishna。 博伽梵歌 中說:tato māṁ tattvato jñātvā viśate tad anantaram。只有先成為 brahma-bhūtaḥ(梵我一體),即識別自己是靈魂,才能獲得解脫。現在我們誤以為自己是這個物質身體,這是無知(jīva-bhūtaḥ)。一旦成為 brahma-bhūtaḥ,你會感到喜悅,明白:「我既不是美國人,也不是印度人,我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這就是 brahma-bhūtaḥ,只需改變意識即可。現在我們的意識是物質的,認同於物質。一旦意識改變,認同於 主 Krishna 和祂的利益,你就獲得了解脫。感謝你們。(停頓)可以了嗎?如果有問題,你可以提問。是的。

Prabhupāda: 奉獻者: Prabhupāda,請再多解釋一下 Ratha-yātrā。參與 Ratha-yātrā 的人會獲得解脫嗎? Prabhupāda: 當然會。 奉獻者: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不再輪迴? Prabhupāda: 是的,只要他們認真對待。否則,如果他們心態不正,根據他們的心態,就會得到相應的身體。就像許多男孩,最初出於好奇來到這裏,但逐漸地,他們有機會成為奉獻者。同樣地,如果他們把握機會,就能獲得解脫。他們出於好奇而來,但若認真對待,就會獲得解脫。就像醫院是為了治病而設,假如我說:「來到這家醫院的人都能治好病。」這是事實。但如果他只是來看看,然後離開,認為「我已經好了」,這怎麼可能?醫院就像 Ratha-yātrā,看到 Jagannātha 就開啟了解脫之路,但如果他回去又陷入物質糾纏,那又如何?就像去看醫生,醫生給你打針,病好了,但你回去又做同樣的事,導致疾病復發,那是誰的錯?這叫 hasti-snāna(大象洗澡)。大象洗得很乾淨,但一上岸就往身上撒土。如果我們這樣做,就永遠髒兮兮。去洗澡、淨化,但不要再沾染污垢。如果看到 Jagannātha 就能立即解脫,但如果又回到 māyā(幻象),誰能阻止他?就像你們都在解脫的路上,但如果又回到 māyā,解脫何在? Jagannātha 在 Ratha-yātrā 上出現,讓你看到解脫的路。現在你應保護自己,就像疾病的發燒退了,必須小心不讓它復發。這在你自己手中。如果你再次讓疾病復發,就會回到原點。就像基督教會的懺悔,懺悔後罪被赦免,這是事實。但如果回去又犯同樣的罪,效果何在?他們以為每週去教會懺悔,罪就一筆勾銷。這可以,但假設你在週日清除了罪,週一又犯同樣的罪,週二死了,你帶著罪死去,狀況如何?如果神或基督赦免了你的罪,但你不能再犯。你必須進步,這樣才沒問題。但許多人把這當成生意,週日去教會清罪,然後繼續犯錯。從邏輯看,如果你繼續犯罪,立即死了,你帶著罪下地獄。去教會懺悔有什麼用?同樣地,有人說:「我看了 Jagannātha,我的解脫有保證了,現在我可以為所欲為。」這種心態不會帶來解脫。你看了 Jagannātha,罪被清除了,但不要再犯。現在要進步,解脫才有保證。明白了吗?

Prabhupāda: Nāmnāṁ balād yasya hi pāpa-buddhiḥ。在每次入門儀式中我們都教導,持誦一次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 就足以清除所有罪業反應。但如果我們抱著「我持誦了,罪會被抵消」的想法再犯罪,這是最大的罪。一方面,你應持續持誦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確保不墮落;另一方面,你應小心遵守規範:不非法性行為、不酗酒、不吃肉。這樣認真修練,解脫就有保證。就像醫生給你藥,同時禁止你做某些事。你服藥並遵守禁令,病就一定會好。但如果你不遵守禁令,不規律服藥,怎麼能痊癒?也許能好,但要花更長時間。如果想快速痊癒,就要認真對待。就像 Dhruva Mahārāja,六個月就見到了神。這是可能的。你明白嗎?(旁邊:)停下,我來講。所以,如果不遵循規範和指導,解脫會被延遲。否則,解脫是有保證的。

奉獻者: 如果發現自己總是輕浮,怎麼培養認真態度? Prabhupāda: 認真?如果你決心認真,就能培養認真態度。如果你是輕浮的,怎麼能變認真?因此有教導: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prasādaḥ 。你必須非常認真地遵循靈性導師的指示,這就是認真。如果你認為「靈性導師和我一樣是人,為何要嚴格遵循他的指示?」那你就不認真。那入門又有什麼用?這就是認真。我們每天唱: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prasādaḥ,這是什麼意思? Karandhara: 「通過靈性導師的慈悲,人能獲得 主 Krishna 的慈悲。」 Prabhupāda: 如果你不遵循靈性導師的指示,怎麼能得到他的慈悲?慈悲一直存在,但你必須接受它。這就是認真。因此 Viśvanātha Cakravartī Ṭhākura 說:「靈性導師的命令就是我的生命。我不管是否得到解脫,那是我的事。我的任務是執行靈性導師的命令。」如果在這一點上認真,你就是認真的。首先要找到真正的靈性導師,然後遵循他的命令,一切都有保證。就像找對醫生,接受他的治療,遵循他的指示,病就會痊癒。但如果找了假醫生,或你自己不認真,結果就不會實現。現在要進行 ārati 了嗎? Karandhara: 大約四十五分鐘後。 Prabhupāda: 那我可以走了? Karandhara: 可以。 Prabhupāda:** Hare Kṛṣṇa。(完)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