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日期:1974年4月1日 地點:孟買 篇章:Śrī Rāma-Navamī,主 Rāmacandra 顯現日,奠基儀式

Prabhupāda: …今天是 Śrī Rāma-Navamī,主 Rāmacandra 顯現的生日。在《布拉瑪-桑希塔》中提到, rāmādi-mūrtiṣu kalā-niyamena tiṣṭhan nānāvatāram akarod bhuvaneṣu kintu kṛṣṇaḥ svayaṁ samabhavat paramaḥ pumān yo govindam ādi-puruṣaṁ tam ahaṁ bhajāmi [Bs. 5.39] Govinda,主 Krishna,是至尊人格神首,原始的人格神。在《博伽梵歌》中,主 Krishna 說:mattaḥ parataraṁ nānyat [Bg. 7.7],意即「無高於我者」;又說:ahaṁ sarvasya prabhavaḥ [Bg. 10.8],意即「我是一切之源」。在其他經典如《聖典博伽瓦譚》中也說:kṛṣṇas tu bhagavān svayam,意即「主 Krishna 即是至尊人格神首本身」。祂有許多擴展化身,但主 Rāmacandra 也是其中之一。rāmādi-mūrtiṣu kalā-niyamena tiṣṭhan [Bs. 5.39],所有這些擴展化身永恆存在,無高低優劣之分,所有的化身都具有同等的力量與效能。譬如一根蠟燭,你點燃第一根,再用它點燃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雖然可以稱第一根為「原初蠟燭」,但每一根蠟燭的火焰力量都是相同的,毫無差別。依據《伊肖帕尼沙德》所述:pūrṇasya pūrṇam ādāya pūrṇam evāvaśiṣyate,至尊主是圓滿的,即使從圓滿中取出圓滿,祂依然是圓滿的。主 Krishna 或至尊人格神首可以擴展為無數化身,數以百萬、億萬計,但每一化身都擁有同等的威能。只是根據時代與環境的不同,祂的威能會以不同方式展現。

今天是主 Rāmacandra 顯現的吉祥日子,我們借此機會在孟買中心為我們的寺廟奠基。感謝 Nair 夫人,A.B. Nair,以及她的丈夫慷慨給予我們這個機會。對我們這些傳道者而言,我們走遍世界宣揚教義,並不需要豪華的建築或舒適的住所。但因為這是一個傳教中心,為了邀請社會上受尊敬的人士前來,我們需要一個莊嚴的建築、一座神聖的寺廟。就像我們的先師 Rūpa Gosvāmī,他放棄了政府高官的職位,成為一名苦行者,每晚睡在不同的樹下,過著漂泊的生活。然而,當 Akbar 皇帝的統帥 Mānsiṅgh 王前來問他是否需要什麼幫助時,Rūpa Gosvāmī 說:「如果你想做些服務,就為主 Krishna 做吧。」於是他建議 Mānsiṅgh 王在 Vrindāvana 建造一座寺廟。

那些去過 Vrindāvana 的人都知道,那座寺廟至今仍然存在,雖然已經破損。當初它有七層高,被 Aurangzeb 摧毀了四層,但僅存的三層依然宏偉。如果今天要建造這樣一座寺廟,至少需要四千萬盧比的資金,費用極其昂貴。在南印度也有許多宏偉的大寺廟,但如今要建造這樣的寺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成本太高。過去,在我們的國家,國王與富人熱衷於建造寺廟,但現在這種熱情幾乎消失了。在大城市裡,發展與建設日新月異,但很少有人再去建造寺廟。這種無神論的傾向正在全球蔓延。我第一次去美國,訪問了一個叫 Butler 的小縣城,雖然地方不大,但我看到那裡有六七座宏偉的大教堂,歷史悠久。然而,在美國和英國,許多教堂已經沒人光顧,有些甚至被賣掉了。我們自己就買下了一兩座這樣的教堂。

這就是當今人類社會的現狀,不僅在印度,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人們對神的覺悟逐漸淡漠,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我們的運動旨在喚醒全世界潛藏的神意識。Krishna 意識就是神意識。當我創立這個國際 Krishna 意識協會時,有些朋友建議:「為什麼不叫它『國際神意識協會』?」(講述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