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恩 巴克提維諾達·塔庫爾 顯現日,1971年9月3日,倫敦
Prabhupāda: 拿點水,水。來點水?今天是個非常吉祥的日子,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顯現日。這裡有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畫像。他是從 主 Krishna 傳下的師徒傳承中的一位導師。我們有一張從 主 Krishna 開始的師徒傳承表,像是家譜一樣。有兩種家譜,一種是物質上的,通過血緣,父親、兒子、孫子這樣傳下去,這是物質的家譜。還有一種是靈性的家譜,就是師徒傳承。就像 主 Krishna,祂是至尊人格神首,祂將韋達知識傳給了 Brahma, Brahma 傳給了 Nārada, Nārada 傳給了 Vyāsa, Vyāsa 傳給了 Madhvācārya。這樣一路傳下來,到了 Caitanya Mahāprabhu,再從 Caitanya Mahāprabhu 到六位 Gosvāmīs,然後繼續傳到 Bhaktivinoda Ṭhākura,再到 Gaurakiśora dāsa Bābājī Mahārāja,然後是我的靈性導師,再到我們這一代,我的弟子們。
這就是師徒傳承。而導師們,他們是權威。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從權威那裡接受。我們不靠猜測,猜測無法讓我們得到真正的知識。就像當我們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會去找律師這個權威;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會去找醫生這個權威。猜測是沒用的。比如說,我遇到法律麻煩,我自己在那想「這樣就能解決,那樣就能脫身」,這沒用。我們得去找懂得法律的人,他會告訴我們「這樣做,你就能解決問題」。同樣,生病時,如果我在家猜測「我的病這樣會好,那樣會好」,這沒用。你得去找一位有資格的醫生,他會給你開個好藥方,你才能痊癒。這就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在現代,人們覺得「我很自由,我很獨立,我可以自己找到答案」。這是愚蠢的想法,不行。所以 Arjuna 在和 主 Krishna 像朋友一樣談話時,發現這樣談下去解決不了問題,他就向 主 Krishna 臣服,說:śiṣyas te 'ham, aham: [博伽梵歌 2.7]「我把自己交給您,成為您的弟子。」 Śiṣyas te 'haṁ śādhi māṁ prapannam。Prapannam 就是臣服的意思。這是韋達的教導,如果你想了解超然的知識或科學,就得這樣做。所謂「超然」,就是超越你直接感知的範圍。
靈性知識是超越我們感官猜測的範圍的。就像靈魂,只是一個靈性的火花,離開身體時,你看不到。所以,那些無神論者會猜測:「也許有靈魂,也許沒有。」或者說:「身體機能本來這樣運作,現在停了,血液不再紅,變白了,所以生命就沒了。」這些都是猜測,不是真知識。真正的知識從權威那裡來, 主 Krishna 說:tathā dehāntara-prāptir dhīras tatra na muhyati。就像靈魂在經歷不同的階段。Dehino 'smin yathā dehe [博伽梵歌 2.13]。Deha 就是這個身體,asmin dehe,這個身體裡有 dehi,dehi 就是身體的主人,也就是靈魂。靈魂會經歷童年、少年、青年、老年。你可以感受到,你曾是個孩子、少年,現在是青年或老人。你一直都在。所以,就像你經歷了不同的身體,當你放棄這個身體時,你會接受另一個身體。這有什麼難的?Tathā dehāntara-prāptir dhīras tatra na muhyati [博伽梵歌 2.13]。沒什麼好驚訝的,靈魂的轉換是這樣發生的。只需要一點智慧,這智慧通過導師的教導來培養。所以,韋達教導我們不要靠猜測來獲取知識,那是沒用的。Athāpi te deva padāmbuja-dvayaṁ jānāti tattvaṁ prasāda-leśānugṛhīta eva hi, na cānya eko 'pi ciraṁ vicinvan [聖典博伽瓦譚 10.14.29]。Ciraṁ vicinvan,就是說你猜測幾千年,也無法明白什麼是神。但如果你從奉獻者那裡接受知識,他就能幫你解脫。所以,韋達教導說,tad-vijñānārtham… 如果你想了解超然的科學,就必須接近一位導師。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a abhigacchet [穆迪卡奧義書 1.2.12]。Guru 就是這樣的師徒傳承,如我剛才解釋的。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一位理想的導師。他不是出家人,他是居士,有妻子和孩子,還是位導師。任何人都能成為導師,不一定非得出家人。只要他懂得這門科學,就能成為導師。 Caitanya Mahāprabhu 在與 Rāmānanda Rāya 對話時,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出家人,出身於高級婆羅門家庭,學問淵博,而 Rāmānanda Rāya 是居士,馬德拉斯的總督。 Caitanya Mahāprabhu 提問, Rāmānanda Rāya 回答,這意味著 Rāmānanda Rāya 扮演了導師的角色,而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弟子。 Rāmānanda Rāya 猶豫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居士,不是婆羅門,還在處理世俗事務,而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出家人,出身高貴,學識淵博,教他似乎不合適。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為什麼猶豫?」他說:kibā vipra, kibā śūdra, nyāsi kene naya yei kṛṣṇa-tattva-vetta, sei 'guru' haya [柴坦尼亞傳記 Madhya 8.128]。他說:「別猶豫。一個人是婆羅門還是首陀羅,是出家人還是居士,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他懂得 主 Krishna 的科學,他就能成為導師。」這是定論。因為靈性科學不在物質層面,而是在靈性層面。就像你去找律師、工程師或醫生,你不會問他是不是婆羅門,你只關心他是不是真的律師、真的醫生。同樣,你想了解 主 Krishna,誰懂得 主 Krishna 的科學,你就該去找他。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ābhigacchet [穆迪卡奧義書 1.2.12]。韋達教導說,不論他是出家人、居士、印度人還是美國人,只要他懂得 主 Krishna 的科學,他就是導師。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居士,還是一位負責的政府官員、法官,但他非常卓越。他通常五點下班,回家吃晚飯,然後馬上睡覺,晚上七點就上床,半夜十二點起床。這樣睡五小時就夠了。人不應該睡超過五到六小時,應盡量減少睡眠。 Gosvāmīs 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睡眠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即使是大政治家,有時也只睡兩小時。尤其在靈性道路上,應該盡量減少吃、睡、交配和防衛,慢慢減到幾乎沒有。 Raghunātha dāsa Gosvāmī 每隔一天只吃一小塊奶油,不是每天吃。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每天從辦公室回來,吃完晚飯就睡,半夜起來寫書。他留下了大約一百本書,還挖掘了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誕生地,組織開發 Māyāpur。他有很多事務要處理,出去宣揚 Caitanya 的哲學,還把書賣到國外。1896年,他試圖在蒙特利爾的 MacGill 大學賣《 Caitanya 的生平與教導》。他是一位忙碌的導師。所以,人要學會調整時間。不能說「因為我是居士,就不能傳教,那是出家人或獨身者的工作」。不,每個人都應該傳教。整個世界因為缺乏知識而痛苦。現在的文明是動物的文明,人們只知道吃、睡、交配和防衛,僅此而已。這是動物的文明。人類的生活應該有更高的追求:我是誰?神是什麼?我和神的關係是什麼?這個物質世界是什麼?我為什麼在這裡?我下一站要去哪裡?這些都是人類應該學習的。Athāto brahma jijñāsā,這是人類的生活,不是像貓狗一樣吃、睡、交配,然後死去。因此,需要導師來傳播靈性知識, Krishna 意識。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雖然是居士、法官,但他是一位導師。我們應該從他的生活和行為中學習,無論在什麼階段,都能成為傳教者。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當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在 Jagannātha Purī 做法官時, Jagannātha 寺廟是一個大機構,每天供奉56次食物,總有500到1000人聚集在那裡。他們從外地來,寺廟隨時準備好食物。如果你去 Jagannātha 寺廟說:「我們100個人從外地來,想要食物」,馬上就能拿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寺廟。印度還有許多這樣的寺廟,過去人們不需要住旅館,無論到哪個村莊,去寺廟就有食物。現在政府認為這是浪費,開始縮減這種做法。但這不是浪費,他們不理解。以前,印度到處都有寺廟提供食物,你付不付錢都行,說「我要點食物」,就給你。現在 Rajasthan 的 Nāthadvārā 寺廟,兩安那(相當於一美分)就能吃到豐富的食物,至今如此。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作為當地法官,是 Jagannātha 寺廟的管理委員會主席。當時,有人投訴說在 Orissa 的一個村莊,有個假瑜伽士宣稱自己是 Viṣṇu,還和婦女、女孩跳 rāsa 舞。愚蠢的人送自己的妻子、女兒去跟他跳舞。這種事很多。人們很愚昧,容易被騙。那個假瑜伽士說:「我是 Viṣṇu。」有些明白人反對,說:「這是什麼荒唐事?」他們向英國統治時期的總督投訴。總督知道 Bhaktivinoda Ṭhākura(本名 Kedāranātha Datta)是個虔誠的人,就把案子交給他調查。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純粹的奉獻者,他明白這是個騙子,於是便衣帶著警察去村莊調查。當他接近那個假瑜伽士時,對方說:「哦,你是 Kedāranātha Datta,很好,我要讓你做印度之王,別來煩我。」他知道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來調查他的 rāsa-līlā。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說:「先生,你這麼偉大的瑜伽士,為什麼待在村裡?為什麼不去 Jagannātha Purī 看 Jagannātha 主?」那人說:「 Jagannātha?那是木頭做的,我自己就是至尊主。」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聽到這話,怒火中燒,因為他侮辱了神。根據經典,arcye śilā-dhīr guruṣu nara-matiḥ,認為神像只是石頭或木頭的人是無知的。對非奉獻者來說,神像是木頭,但對奉獻者來說,那是至尊人格神首。 Caitanya Mahāprabhu 進入 Jagannātha 寺廟時,會因為見到主而暈倒。神是無所不能的,祂可以通過任何東西顯現,包括木頭和石頭。這就是全能的意義。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當場命令警察:「抓住這個騙子!」他被逮捕了。逮捕後,那個假瑜伽士用神秘力量讓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和他的家人發高燒,105度。他的妻子很擔心,說:「你抓了 Viṣṇu,我們都要死了!」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說:「就算我們都死了,這個騙子也必須受懲罰。」這就是純粹奉獻者的態度。審判那天,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親自剪掉那人的長髮,判他入獄六個月。那個假 Viṣṇu 在獄中服毒自殺了。
這是一個例子。他還懲罰了很多在朝聖地剝削遊客的假導師。雖然他是法官、居士,但他仍是一位導師。我們如果對靈性科學感興趣,就必須遵循韋達教導:tad-vijñānārthaṁ sa gurum evābhigacchet [穆迪卡奧義書 1.2.12]。不能靠猜測,猜測只是浪費時間。博伽梵歌說要敬拜導師,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guru-kṛṣṇa-kṛpayā pāya bhakti-latā-bīja [柴坦尼亞傳記 Madhya 19.151],通過導師和 主 Krishna 的恩典才能得到奉獻的種子。不能繞過導師直接接近 主 Krishna,必須通過導師,這是韋達的教導。Tarko 'pratiṣṭhaḥ,靠爭論無法進入靈性世界。Śrutayo vibhinnāḥ,經典也各不相同,因為經典是根據時代、環境和人群而定的。就像《聖經》,耶穌在沙漠傳教,給的教導是「不可殺生」,因為當時的人經常殺戮。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經典,高等的經典不適合低等的人。所以,單靠讀經典無法明白神,必須接近導師。就像醫學書,買來自己讀不會讓你成為醫生,你得在醫學院跟專業人士學。同樣,tasmād gurum prapadyeta jijñāsuḥ śreya uttamam [聖典博伽瓦譚 11.3.21],想了解高等真理的人必須向導師臣服。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顯現日值得我們紀念,因為他在現代重新介紹了師徒傳承。 Caitanya Mahāprabhu 在五百年前傳授了這哲學,但兩百年後就衰退了。物質世界就是這樣,任何東西最終都會衰敗。就像房子,建得再好,百年後也會破舊。 British 帝國曾經那麼強大,現在也沒了。時間會毀滅一切。我們關注的是靈性,所以要從導師那裡接受指導。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導師之一,他留下了許多書,像《 Caitanya-śikṣāmṛta》和《 Jaiva Dharma》,還有許多歌曲。我們正在把他的書翻譯成英文,慢慢你們會看到。我們今天紀念 Bhaktivinoda Ṭhākura,希望他祝福我們在 Krishna 意識上平穩進展。通過導師的祝福,我們能快速進步。Vedeṣu durlabham adurlabham ātma-bhaktau [布拉馬-三希塔 5.33]。 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prasādaḥ… 我們每天唱的,通過導師的恩典,我們能立刻得到主的祝福。就像在公司裡,討好了直接上司,就等於討好了老闆。 Vaiṣṇava 哲學是通過導師,成為僕人的僕人的僕人。Gopī-bhartuḥ pada-kamalayor dāsa-dāsānudāsaḥ [柴坦尼亞傳記 Madhya 13.80]。真正的導師不會說「我是神」,而是說「我是 主 Krishna 的僕人」。這就是標準。
我們的 Krishna 意識運動是真實的,因為我們只傳達 主 Krishna 的話,不增不減。真正的導師不會改變 主 Krishna 的教導。博伽梵歌說:man-manā bhava mad-bhakto mad-yājī māṁ namaskuru [博伽梵歌 18.65],主 Krishna 說「專注於我」,有些學者卻說「不是專注於 Krishna」,這是誤導。真正的導師傳達 Krishna 的科學。想了解高等知識的人必須接近導師。第三等知識是動物知識,只知道吃睡交配防衛;第二等知識是尋求解脫;第一等知識是明白自己是 主 Krishna 的永恆僕人,投入奉獻。這是最高等的知識。通過 Krishna 和導師的祝福,人能從物質束縛中解脫,達到第一等知識的平台,投入主的服務。brahma-bhūtaḥ prasannātmā na śocati na kāṅkṣati samaḥ sarveṣu bhūteṣu mad-bhaktiṁ labhate parām [博伽梵歌 18.54]。
我們的 Krishna 意識運動是為了讓人們利用這珍貴的人身,喚醒潛藏的 Krishna 意識。這意識在人身中已經存在,但被物質世界的無數年遮蓋。我們經歷了無數物種的輪迴,現在有了覺悟的機會。如果不利用這機會,又回到輪迴中,那就浪費了。我們的運動是讓人們明白這科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真正的快樂。
謝謝大家。(奉獻者致敬)
Śyāmasundara: Prabhupāda,您要回答問題嗎?
Prabhupāda: 是的。
Śyāmasundara: 如果有人有與講座相關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問,問題應與講座內容相關。
奉獻者女孩: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在晚年有沒有出家?
Śyāmasundara: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在晚年有沒有出家?
Prabhupāda: 是的,很晚的時候,在他退休後。
Śyāmasundara: 還有其他問題嗎?
奉獻者: Prabhupāda,您說動物沒有解脫的機會。如果動物接觸到純粹的奉獻者,會怎樣?
Prabhupāda: 是的,有解脫的機會。即使是動物,因為牠會聽到純粹奉獻者念的 Hare Krishna 曼陀羅,這不會白費。奉獻者出於慈悲會給牠食物,牠也會聽到曼陀羅,所以牠也能解脫。 Caitanya Mahāprabhu 時代,有一隻狗通過祂的恩典解脫了。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有一首歌,他祈求主說:kīṭa-janma hou jatha tuyā dāsa,意思是「主啊,如果我下次投生為昆蟲,我只希望做您的僕人。」奉獻者不求解脫,只求永遠記得主,不論是昆蟲、國王還是狗。
印度男子: 如果一個人接受了真正的靈性導師,但沒從他那裡學到很多知識,可以換導師嗎?
Prabhupāda: 真正的靈性導師,哪有換的必要?
印度男子: 如果沒學到很多知識,可以換嗎?
Prabhupāda: 不,真正的導師一定能讓你學到知識。學生必須向導師提問,如果他不問,導師能怎麼辦?學生必須主動,好奇,這樣才能進步。如果什麼都不問,即使有好的導師也沒用。我們出版了那麼多書、雜誌,就是為了讓人學更多。如果不利用這些,怎麼進步?只有當導師不是真的时候才需要換。
印度女士: 如何聯繫靈性導師?通過書可以聯繫嗎?
Prabhupāda: 要親自聯繫。
Śyāmasundara: 她問「通過書可以聯繫嗎?」
Prabhupāda: 可以通過書,但也要親自接觸。選導師不是在空中選,是具體的,選了之後要多提問。
英國男子: 如果靈性導師通過次神崇拜神,他是真正的導師嗎?
Prabhupāda: 不,他不懂如何崇拜。 主 Krishna 說:sarva-dharmān parityajya mām ekaṁ [博伽梵歌 18.66],只專注於我。為什麼要去拜次神?他知識不足,怎麼能是真正的導師?真正的導師必須有足夠的知識。
奉獻者: 如果接受了真正的靈性導師,但繼續從事物質活動,還會受業力束縛嗎?
Prabhupāda: 他必須按照導師的指示做事,那是他的職責。Śiṣya 就是自願接受導師紀律的人。
印度女士: 靈性導師去世後還能繼續引導我們嗎?
Prabhupāda: 是的,就像 主 Krishna 通過博伽梵歌引導我們。雖然 主 Krishna 不在肉身形式出現,但祂的教導和祂無異。神和祂的教導是絕對的,是一體的。真誠的人,通過任何媒介都能感受到神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