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隱跡日,海得拉巴,1976年12月10日
Prabhupāda: 「……簡單地表達崇敬與愛。弟子 Abhaya Charan Dāsa 後來成為 His Divine Grace 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āda,國際 Krishna 意識協會的創始 ācārya。」四十年前我所欣賞的,至今依然如故。我們的原則沒有改變。我對我靈性導師的理解……我實際上在1922年遇見他,這首詩是在1936年寫的。也就是說,寫這首詩前的十四年,1922年,我遇見了我的 Guru Mahārāja。那時我還很年輕,只有二十五歲,在 Dr. Bose 的實驗室擔任辦公室經理,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那時我熱衷於 Gandhi 的運動,1922年我加入了 Gandhi 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放棄了學業,因為 Gandhi 的計劃之一是抵制大學。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許多學生放棄學業加入 Gandhi 的運動,我也是一個。
Dr. Bose, Kartik Chandra Bose,是個很重要的名人,當時他是 Bengal Chemical Company 的總經理。現在加爾各答市中心有一條街叫 Dr. Kartik Bose Street。他是我們家的醫生,也是我父親的親密朋友。當我放棄學業加入 Gandhi 的運動時, Dr. Bose 邀請我加入他的公司。在父親的許可下,我加入了。那時我熱衷於 Gandhi 的非合作運動,加入 Dr. Bose 的實驗室時,我穿著 khādar(手工織布)。 Dr. Bose 很喜歡這種 khādar 服裝。他有一天對我說:「在 Gandhi 的整個運動中,我只喜歡這 khādar。」他說因為這會推動印度工業,手工紡織會逐漸振興印度。他自己是個工業家,實際上,印度的化學工業是由 Dr. Kartik Chandra Bose 開創的,他創立了 Bengal Chemical。
1922年,通過我親密朋友 Narendranath Mullik 的介紹,我遇見了我的 Guru Mahārāja。我本來不想去,他告訴我:「有位很好的 sādhu,我們去看看吧。」那時我對這些 sādhu 沒什麼好感,因為我當時充滿民族主義精神。我說:「我見過很多 sādhu,他們常來我父親家,我對他們的行為不太滿意。」但他硬拉我去:「不,我聽說這個人很卓越。」於是我去了。 Guru Mahārāja 的第一句話是:「你們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把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福音傳到西方國家?」我當時完全不明白,因為我們家是 Vaiṣṇava 家庭,崇拜 Caitanya Mahāprabhu 和 Nityānanda,我們的家族神祇。所以我很高興,心想:「這個人要傳播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福音,太好了!」
從1922年到1933年,我並未正式受戒,但我一直有傳播 Caitanya Mahāprabhu 教義的想法。這是我 Guru Mahārāja 給我的啟發。後來在1933年,我正式受戒,因為1923年我離開加爾各答,在 Allahabad 開始做生意。我一直想著 Guru Mahārāja,覺得:「我遇見了一個很好的 sādhu。」雖然我在做生意,但我從未忘記他。1928年 Kumbhamelā 期間, Gauḍīya Maṭha 的人來到 Allahabad 想開設分部,有人推薦說:「去找 Abhaya Babu,他很虔誠,會幫你們。」當時我經營一家大藥房,在 Allahabad 很有名。他們走進我的藥房,我很高興:「這些是我1922年遇見的人,現在他們又來了!」這樣我重新與他們聯繫上。1933年,我正式受戒。我唯一的資格是,當我被介紹給 Guru Mahārāja 受戒時,他立刻說:「是的,我要收這個男孩。他很好,聽我講話很耐心,從不離開。」這就是我的資格。他當時講的哲學很高深,我幾乎聽不懂,但我喜歡聽他講,這成了我的愛好。我總問:「 Guru Mahārāja 什麼時候講話?」他很認真對待這一點。
1936年,這一天是 Vyāsa-pūjā,我將我對與 Guru Mahārāja 關係的理解寫成這首詩。從那天起,我的 神兄弟們開始叫我「詩人」。 Guru Mahārāja 也很欣賞這首詩。你們不知怎麼找到了這首詩。(笑)我以為這首詩已經丟了,但不知道怎麼被我們的弟子找到的。我想是 Guru dāsa 在倫敦博物館或某處找到的,他們有 Harmonist 的存檔,那是 Guru Mahārāja 的刊物,詩是從那裡找到的。我本以為它丟了。總之,這首詩是:「Adore, adore ye all the happy day, blessed than heaven, sweeter than May。」我聽說西方國家的五月很宜人,所以我把這一天的快樂比作五月天。你們叫 May Day 吧?
Devotees: 是的。
Prabhupāda: 「當他在 Purī 聖地顯現,我的導師與主人, His Divine Grace。」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是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第四個兒子。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居士,有幾個子女。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在前世名叫 Bimala Prasāda Datta,是 Kedaranath Datta( Bhaktivinoda Ṭhākura)的兒子。他父親是地方官,也是 Jagannātha Purī 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當地地方官通常負責管理 Jagannātha 寺廟。當時他住在 Jagannātha Purī,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在 Purī 出生。Ratha-yātrā 節日期間,車隊有時會停下來。他出生的房子前,ratha 停下了。他的母親趁機將小嬰兒帶到 ratha 前,因為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是地方官,祭司允許將孩子帶到神像前。孩子被放在 Jagannātha 前,祂的一個花環落在孩子身上。這是他成為 ācārya 的第一個徵兆。還有許多這樣的事蹟。
因此詩中提到:「在聖地 Purī,我的導師與主人, His Divine Grace。」「哦,我的導師,福音的天使,請賜予我們你的光芒,點燃你的蠟燭。人類的生存鬥爭,唯一的希望, His Divine Grace。」實際上,現代文明,特別是由西方人操控的文明,是個扼殺靈魂的文明。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jalajā nava lakṣāṇi sthāvarā lakṣā viṁśati,這是 Padma Purāṇa 中的進化理論,不是 Darwin 的理論。Darwin 從 Padma Purāṇa 偷來,歪曲成他自己的想像。進化的事實是 jīva-jātiṣu,靈魂在不同物種中輪迴,tathā dehāntara prāptiḥ [博伽梵歌 2.13]。這是韋達知識,不是 Darwin 的理論。
經過進化,水生動物(jalajāḥ)、樹木植物(sthāvarāḥ)、昆蟲、鳥類、野獸,然後是人類。bahu sambhavante,經過數百萬年,我們獲得人類生命的機會來覺悟神。但這文明拒絕人類理解神的機會,是一個扼殺靈魂的文明。他們否認神的存在,說「一切都是科學」,卻無法解釋科學。他們什麼也做不了,只會胡說。昨晚有幾個學植物學的女孩來,我問她們:「你們能製造一顆能長成大榕樹的種子嗎?」她們說:「不可能。」那你們學的是什麼植物學?他們的科學是什麼?他們只談中間的部分,不知道知識的開端和終點。janmādy asya yataḥ [聖典博伽瓦譚 1.1.1],科學的開端是 主 Krishna。祂說:ahaṁ sarvasya prabhavo [博伽梵歌 10.8],祂是一切的源頭,bījo 'haṁ sarva-bhūtānām [博伽梵歌 7.10]。科學家無法製造種子,無法解釋種子裡的化學成分。但那是 主 Krishna 的作為。
知識是要找到本源,這是哲學。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o,知識的終點是理解 主 Krishna,祂是一切的源頭。「人類的生存鬥爭,唯一的希望, His Divine Grace。」我們從 His Divine Grace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得到這知識,至今仍在傳承。你們通過他的僕人接受這知識,未來你們的學生也會繼續傳承。這是 paramparā 系統,evaṁ paramparā prāptam。不是說你永遠是學生,不,你也會成為 guru,收更多學生。這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使命。你應永遠是學生,但也要做 guru。這是他的教導。我們應永遠在 Guru Mahārāja 前做愚蠢的學生,這是韋達文化。無論我多偉大,仍應是 guru 的愚蠢學生,這是資格。guru more mūrkha dekhi' karila śāśana [柴坦尼亞傳記 Ādi 7.71]。我們應隨時接受 guru 的控制,這是很好的資格。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prasādaḥ . āra nā kariha mane āśā 。這是靈性資格。
最近我很高興說,我們的 Harikeśa,我命令他立刻去波蘭,他以為我在懲罰他。(笑)不,我認為他是個很聰明的男孩,給他傳教的機會,他會很成功。我看到他現在的表現,他是個很好的組織者。這是機會。當時他可能覺得我在疏遠他,但我的好意是給他更好的機會。我很高興他在那裡做得很好。我們應有這種態度。我的 Guru Mahārāja 希望我去西方傳教,雖然我當時只是個化學公司的普通經理。我從未想過,但認真對待。從1922年到1965年,經過四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遲到總比不到好。他希望我去做,我當時想:「我是居士,還有家庭責任,等等再說。」我當時不夠聰明,沒立刻接受。但 Guru Mahārāja 對我很仁慈,即使我做居士時,也在夢中見到他叫我:「跟我來!」我心想:「我要出家跟他走?」這對我很可怕。我不願意出家,但他最終逼我接受 sannyāsa,做了這工作。這都是他的仁慈。這一天是對他仁慈的回憶。
四十年後,我仍記得1922年的事,現在還是一樣,沒有新東西。我們只需如實呈現,就會成功。「我們被誤導,迷失方向。」這扼殺靈魂的文明在誤導我們。我們必須知道,真正的目標是理解我們的靈性身份,尋找與 主 Krishna 的關係。這是我們的真事業。但現代文明以各種方式誤導我們。我寫道:「我們被誤導,迷失方向。救救我們,主,我們的熱切祈禱。奇妙地轉變我們,朝向你的蓮足, Your Divine Grace。」這部分他很欣賞。
我們要找到方法轉變潮流。當前的潮流是感官享受,物質生活就是追求感官享受。這潮流要轉向為 主 Krishna 的感官享受。感官享受存在,但誤導的文明是將感官享受視為個人的。當感官享受轉向 主 Krishna,人生就成功。就像 gopīs,看似被年輕的 主 Krishna 吸引,為了感官享受與祂交友,但事實上,gopīs 打扮自己是為了讓 主 Krishna 滿意,不是為了自己的感官享受。一般女孩打扮是為了吸引男孩,但 gopīs 是為了 主 Krishna 的滿足。這是愛與慾的分別。愛只有在轉向 主 Krishna 時才存在,否則都是慾。我們要記住,感官不停止,但當感官滿足轉向 主 Krishna,就是 bhakti(奉愛)或愛;若為了個人滿足,就是慾。
Śrīla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懂得如何將我們的活動轉向滿足 主 Krishna,這是 Krishna 意識運動。所以我寫:「奇妙地轉變我們,朝向你的蓮足, Your Divine Grace。忘記 主 Krishna,我們墮落靈魂。」為什麼墮落?因為我們忘了與 主 Krishna 的永恆關係。除非這關係是永恆的,否則你們西方人怎能成為 主 Krishna 的奉獻者?這不是人為的。nitya-siddha kṛṣṇa-bhakti,通過 śravaṇādi-śuddha-citte karaye udaya,這愛被喚醒。就像年輕男女的愛,不是人為的,而是環境喚醒。同樣,我們與 主 Krishna 的愛是永恆的,jīvera svarūpa haya nitya kṛṣṇa-dāsa [柴坦尼亞傳記 Madhya 20.108-109]。我們要創造環境喚醒這永恆關係,這就是藝術。
「忘記 主 Krishna,我們墮落靈魂,為幻象付出沉重代價。」因為忘了 主 Krishna,我們付出了沉重代價,nivartante mṛtyu-saṁsāra-vartmani [博伽梵歌 9.3]。人類生命是用來理解 主 Krishna,但我們卻追求物質科學的感官享受。這是我們的處境。我們的能量本應用來理解 主 Krishna,卻用來製造感官享受的東西,這是 māyā(幻象)。因此,「為幻象付出沉重代價」。我們製造核武,俄羅斯、美國,都在付重稅。軍備開支超過國家收入的50%,不是用於其他目的,而是軍事力量。戰爭時,開支更是無底。這都是因為忘了 主 Krishna。
這些人搞聯合國,像狗一樣爭鬥,這解決不了問題。只要通過決議,接受 主 Krishna 是 sarvaloka maheśvaram,一切的業主,問題就解決了。誰創造了這個星球?我們或我們的父親?不,是 主 Krishna。但我們卻說:「這是美國,這是印度,這是巴基斯坦。」這有什麼價值?我們最多擁有五六十年,然後一腳踢出,哪還有你的主張?但他們不明白這哲學。他們爭鬥:「這是我的土地。」他們不知道,tathā dehāntara prāptiḥ [博伽梵歌 2.13]。你今天是美國人,明天可能變成美國的牛或動物,沒人會在意你的政治。這科學他們不懂,認為「我一直是美國人,為了美國利益浪費時間」。這是錯覺,ahaṅkāra-vimūḍhātmā kartāham iti manyate [博伽梵歌 3.27]。「忘記 主 Krishna,我們墮落靈魂,為幻象付出沉重代價。四處黑暗,無跡可尋,唯一的希望, Your Divine Grace。」這是訊息。我們在黑暗中。稍後再討論。現在幾點了?
Devotees: 八點四十五。
Prabhupāda: 好,我們再繼續討論。這是 主 Krishna 規定的,通過 paramparā 系統我們理解這哲學,evaṁ paramparā prāptam imaṁ rājarṣayo viduḥ [博伽梵歌 4.2]。保持這 paramparā 系統,Vyāsa-pūjā 就是這系統。Vyāsa-pūjā 是接受這傳承。Vyāsadeva 的代表是 guru,他不改變任何東西。Vyāsadeva 說的,你的 guru 也會說同樣的話,不是因為過了千百年就給新公式。沒有新公式。Vyāsa-pūjā 是相同的哲學,只要接受,人生就成功。謝謝大家。
Devotees: Jaya!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