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問答1968年9月6日 紐約

Prabhupāda: 唱 Hare Kṛṣṇa,這就是代價。就是這樣。還有問題嗎?

Guest: 您提到這些神蹟。唯一的神蹟是超越物質束縛的人。這是瑜伽士努力追求的目標,超越物質自然。當提到神蹟,是否證明他已超越物質自然?

Prabhupāda: 是的。

Guest: 但為什麼要超越物質自然?是誰在展現這些神蹟?為什麼人類要試圖做到這些?

Prabhupāda: 瑜伽練習是這樣的。你的觀點很好:「為什麼要為這些東西費心?」這是奉獻者的看法。奉獻者不希望展示神蹟或向人們表演花招,他們滿足於服務主。這是奉獻者的立場。但一般來說,瑜伽士追求這些。《聖典博伽瓦譚》中提到許多偉大瑜伽士,如 Durvāsā Muni,他想向 Ambarīṣa Mahārāja 展示力量,這故事很精彩,下次會議我會講述。瑜伽練習多多少少是物質活動,因為當瑜伽士能展示神蹟時,人們會被吸引,說:「哇,他展示了神奇的事。」在印度的貝拿勒斯有個瑜伽士,他的業務是給來訪者立即變出兩四個 rasagullā(甜點)供他們享用,成千上萬的受教育人士因此成為他的弟子,只因這些價值四安納的 rasagullā。人們愛看這些花招,想獲得廉價追隨的人會展示這些。奉獻者不這樣想,他們是謙卑的僕人,滿足於服務主。這是奉獻者的立場。所以你說「為什麼要為這些東西費心?」這是很好的提議。沒必要。假如我能用瑜伽系統變出 rasagullā,這有什麼價值?花十美分就能買到,為什麼要浪費精力用瑜伽變?因此,Krishna 在《博伽梵歌》中說,真正的瑜伽圓滿是第一等瑜伽士,他總是思念 Krishna: yoginām api sarveṣāṁ mad-gatenāntar-ātmanā śraddhāvān bhajate yo māṁ sa me yuktatamo mataḥ [博伽梵歌 6.47] 「第一等瑜伽士是總是思念我的人。」祂從未說第一等瑜伽士是能展示花招的人。真正的瑜伽練習在控制感官後,進入 samādhi,將心智專注於 Viṣṇu,總是思念 Viṣṇu,在內心看到 Viṣṇu。但通過這種練習,會自動獲得強大力量,當獲得這些力量時,有些人想展示以獲得物質成就的追隨者。但這不是瑜伽的目的。瑜伽的真正目的是認識至尊人格神首,最終到達祂的國度。

Devotee: 他們展示神蹟時,是用物質身體嗎?

Prabhupāda: 是的。還有問題?

Devotee: 為什麼說耶穌基督展示了許多神蹟,而從未說 Krishna 展示了神蹟?當 Krishna 舉起 Govardhana 山,沒人說那是神蹟。但當耶穌基督做許多事,人們說那是神蹟。為什麼?

Prabhupāda: 差別在於 Vrindāvana 的人是純粹的奉獻者,他們知道:「對 Krishna 來說,這不是神蹟,Krishna 無所不能。」所以他們不驚訝。如果我舉起一座山,你會驚訝,因為你知道「Swamiji 是人,怎麼能舉山?」但他們知道 Krishna 全能,所以不驚訝,這對祂是自然的事。他們對 Krishna 充滿愛,Krishna 每天都展現偉大事蹟,祂的朋友回家會向母親講述:「媽媽,今天 Krishna 這樣做了,殺了一個大惡魔。」母親會說:「哦,Krishna 做了這個?祂是個好男孩。」(笑聲)因為他們對 Krishna 充滿愛,認為一切對 Krishna 都可能,Krishna 很偉大。所以對他們來說,這不是神蹟,是平常事。就像 Yaśodā,Krishna 的朋友抱怨:「Yaśodā 媽媽,Krishna 吃土了,你給祂甜點祂不吃。」你知道,孩子們會互相告狀又和好。Yaśodā 說:「Krishna,我給你甜點,你吃土?」Krishna 說:「不,媽媽,我沒吃,他們說謊。」朋友說:「我們看到祂吃了。」Yaśodā 說:「張開嘴,我看看。」Krishna 張嘴,Yaśodā 看到整個宇宙在祂嘴裡,行星、太陽、月亮全在。她想:「我看到了什麼?好吧,別再這樣了。」(笑聲)她一點不驚訝,認為「也許我看錯了,別再這樣。」他們對 Krishna 的愛如此深厚,Krishna 的花招無法迷惑他們。(笑)因此 Krishna 對 gopīs 說:「你們的愛如此純粹,我無法回報。」Krishna 宣稱無法償還她們的愛債,「你們滿足於自己的愛吧,我無法回報。」這是 Krishna 和 Vrindāvana 居民的愛之連結,他們不認為「Krishna 是神,能做奇事」,他們只是單純愛 Krishna,因愛忘卻一切,說:「沒關係,沒關係。」這種愛的狂熱只有在 Vrindāvana 才可能。

Pradyumna: 直接接受 Krishna 和服務 Krishna 的人,與想不斷探究和了解更多的人,他們的服務質量有差別嗎?

Prabhupāda: 不探究而愛 Krishna 是最好的狀態。探究 Krishna 是知識,純粹奉獻超越知識。愛不依賴於偉大性。即使在物質世界,男孩愛女孩或女孩愛男孩,並不依賴對方的偉大。這裡多數是物質考量,但真正的愛不考慮對方是誰或不是誰,這是愛的圓滿階段,不探究對方多偉大。但對初學者,了解 Krishna 的偉大有必要,因為我們沒有愛,若知道 Krishna 偉大,就能逐漸愛上。Caitanya-caritāmṛta 說:siddhānta boliya citte na kara ālasa,要努力了解 Krishna。Krishna 在《博伽梵歌》中說:「我是這棵樹,我是這個行星。」這是為了讓初學者了解祂的偉大。進階的奉獻者不關心 Krishna 是偉大還是渺小,他們單純愛祂,這是純粹的愛。Vrindāvana 的 gopīs 從未見過 Krishna 的花招或偉大,卻依然純粹愛祂。純粹的愛是: anyābhilāśitā-śūnyaṁ jñāna-karmādy-anāvṛtam ānukūlyena kṛṣṇānu śīlanaṁ bhaktir uttamā [Brs. 1.1.11] 無欲、無知識修習、無果報行動,單純為了取悅 Krishna 而愛,這是奉獻的最高境界。不考慮「Krishna 是不是神,我們有沒有得到利益」,只是愛 Krishna,這是圓滿階段。

Candanacarya: ……要了解 Krishna 才能愛祂。

Prabhupāda: 是的,我解釋過,對普通初學者,這是最高階段。gopīs 和牧牛男孩與 Krishna 玩耍,他們是 kṛta-punya-puñjāḥ,經過多生多世的犧牲、苦行、修行才到達這階段,不是普通階段。《聖典博伽瓦譚》中 Śukadeva Gosvāmī 說: itthaṁ satāṁ brahma-sukhānubhūtya dāsyaṁ gatānāṁ para-daivatena māyāśritānāṁ nara-dārakeṇa sākaṁ vijahruḥ kṛta-puṇya-puñjāḥ [聖典博伽瓦譚 10.12.11] 他描述 Krishna 與牧牛男孩玩耍,說:「這些牧牛男孩是誰?他們累積了無數生的虔誠行為。」kṛta-puṇya-puñjāḥ,像銀行餘額增加,經過數千生的虔誠行為,他們成為 Krishna 的牧牛男孩,以超然靈性身體與 Krishna 玩耍。Krishna 是誰?對追求 Brahman 的大聖賢,祂是至高 Brahman;對奉獻者,祂是主人;對物質主義者,祂只是普通男孩。但這些男孩,經過多生虔誠行為,與 Brahman、Bhagavān 或普通男孩玩耍。他們不是普通生命體,已超越 brahma-bhūtaḥ prasannātmā na śocati na kāṅkṣati [博伽梵歌 18.54],到達無欲的純粹愛,單純愛 Krishna。gopīs 是鄉村女孩,沒學過《韋達》或知識,卻如何達到如此愛 Krishna?這不是普通事,不是靠學習,而是靠 Krishna 或祂奉獻者的恩典:vinā mahat-pāda-rajo 'bhiṣekam。不是因為博學、富有或神秘力量,就能達到 Krishna意識,必須觸碰偉大奉獻者的蓮花足塵。因此 Caitanya Mahāprabhu 說: sādhu saṅga sādhu saṅga sarva śāstra kaya lavamātra sādhu saṅge sarva siddhi haya 與聖人交往是關鍵。若你的 Krishna意識社團純粹,無論你到哪裡,僅憑你的存在就能讓人變得 Krishna意識。你必須在 Krishna意識上純粹,無知識、果報行動、物質欲望的摻雜,這才是純粹的 Krishna意識。(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