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bhupāda 評論 Prahlāda Mahārāja 幻燈片1968年8月25日 蒙特利爾
Prabhupāda: ……一切的源頭,祂是所有生命的起源。我們看到的一切,都在絕對真理中。所有宇宙、行星、太陽、月亮、天空,一切都從絕對真理這原始源頭而來。在物質世界中,我們有許多矛盾,但這些矛盾也在絕對真理中存在。就像戰鬥,戰鬥不是什麼好事,但戰鬥精神也在絕對真理中,否則戰鬥怎麼會展現?所以非暴力的理論並非絕對的。非暴力與暴力都在絕對真理中,但在絕對真理中,無論非暴力還是暴力,都是絕對的。在這裡,暴力有壞影響,但當暴力由絕對者執行時,沒有壞影響,只有好效果。就像《博伽梵歌》中,講述的場景是戰場,Arjuna 拒絕戰鬥,但 Krishna 要求他戰鬥。因為這是絕對人格神首的意願,戰鬥是好的。所以在理解《博伽梵歌》後,Arjuna 同意:「是的,我要戰鬥。」為執行至高意願而戰也是絕對的,與絕對真理無異。有時就像模擬戰鬥,因為戰鬥精神存在。就像父子間,孩子與父親模擬戰鬥,那不是真戰鬥,但戰鬥精神存在,你不能否認。同樣,至尊人格神首有戰鬥精神,祂在特定時期展現出來,教導我們何時該戰鬥。戰鬥不是好事,但若有需要……就像 Kurukṣetra 戰場,由兩方對立組織,一方虔誠,一方不虔誠。Krishna 支持 Arjuna,Arjuna 獲勝。這是 Kurukṣetra 戰鬥的歷史。主想展現祂的戰鬥精神,誰能與祂戰鬥?普通生命體無法與至尊主對抗。所以祂的奉獻者、伙伴必須與祂戰鬥。《博伽梵歌》中,Arjuna 問 Krishna:「你說幾百萬年前你對太陽神講述了《博伽梵歌》的瑜伽。」Imaṁ vivasvate yogaṁ proktavān aham avyayam [博伽梵歌 4.1]。主說:「許多許多百萬年前,我對太陽神解釋了《博伽梵歌》的科學。」為消除我們普通人的疑惑,Arjuna 問:「Krishna,你是我的朋友,我們年紀差不多,你怎麼說幾百萬年前對太陽神講述了《博伽梵歌》?我怎麼相信?」Krishna 回答:[中斷]「……你我多次降臨物質世界,但你忘了,我記得。」這是普通生命體的本質——遺忘。但神不會忘記,祂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這是 Arjuna 和 Krishna 的區別。所以要理解戰鬥精神,至尊人格神首有戰鬥精神,在特定時期展現,教導我們何時該戰鬥。在 Kurukṣetra 戰場,Krishna 支持虔誠一方,顯示戰鬥的必要。主想展現戰鬥精神,誰能與祂對抗?所以祂的兩個奉獻者自願來物質世界,以 Hiraṇyakaśipu 和 Hiraṇyākṣa 的身份與至尊人格神首戰鬥。因為在 Vaikuṇṭha 世界沒有戰鬥,沒有敵意,每個人都視至尊人格神首為保護者、主人,忠誠服務,無戰鬥可言。在物質世界,每個人都想當主人、當神,所以有爭鬥。爭鬥因利益衝突而起,我要當主,你也要當主,必然有戰鬥。但在 Vaikuṇṭha 世界,只有一位主,其他都是服務者,所以和平。戰鬥在 Vaikuṇṭha 不可能,所以這兩個守門人按至尊主的計劃被送到物質世界,以 Hiraṇyakaśipu 和 Hiraṇyākṣa 的身份與主戰鬥。這在《聖典博伽瓦譚》中提到。靈性火花進入物質世界,穿透七層,這叫 avyakta(非顯現)。就像天空,有非顯現和顯現的部分。飛到二萬五千或五萬英里高空,什麼也看不到,但再往上,會看到其他行星。非顯現的部分叫 avyakta,顯現的部分叫 vyakta。這兩個來自 Vaikuṇṭha 的靈魂進入物質世界,穿透非顯現物質。物質有五種粗大元素——地、水、火、風、以太,還有微妙元素——心智、智慧、自我。靈魂被微妙身體(心智、智慧、自我)和粗大身體(地、水、火、風、以太)覆蓋。宇宙只有一個,但有無數宇宙,被粗大和微妙元素覆蓋。靈魂穿透這些元素,來到天空,看到無數行星、太陽、星星。Jaya 和 Vijaya 這兩個靈魂來到地球,如圖所示。他們以惡魔身份出現,因為要與至尊主戰鬥。奉獻者不會戰鬥,奉獻者是服務者,但無神論者、惡魔總是敵對至尊人格神首。這是惡魔的本性,他們不信神,說:「神?胡說。我就是神。」雖然像狗,卻以為「我是神」。這是惡魔本性。他們被自然法則時刻踢打,卻膚淺地認為「我是神」。神不是廉價的,但他們認為付三十五美元,拿個 曼陀羅,六個月就成神。這種廉價想法受歡迎,成千上萬人追隨。但若說要苦行、規範、tapasya,他們說:「這太麻煩,我們要享受物質生活,同時成神。」這是惡魔展現的廉價東西。惡魔出生時,自然會有擾亂。《韋達》經典說,當有自然擾亂,表明有惡魔原則。現在惡魔原則或人口增加,我們遇到許多擾亂。這兩個惡魔出生時,也帶來許多擾亂,這圖顯示他們出生時的擾亂情景。下一張圖?啊。當惡魔成為完整的人類,得到這身體……有兩類人:惡魔和半神人。半神人也是人,但他們服從至尊人格神首,相信祂的至高性。惡魔不信神存在或不服從至尊主。這是惡魔與半神人的區別。《博伽梵歌》和其他經典說:dvau bhūta-sargau loke 'smin daiva āsura eva ca [博伽梵歌 16.6]。有兩類生命體,不論在這行星或其他行星,但這行星的惡魔數量多。半神人奉獻於主,叫 Viṣṇu-bhaktaḥ bhaved daivaḥ。惡魔(asuras)則相反,對神極度反對,想廉價成為神。這是惡魔原則。所以有戰鬥,惡魔總與半神人敵對。你們有些人有經驗,若談神,他們會生氣:「什麼神?胡說。我就是神,每個都是神。神有什麼特別?」這是惡魔原則。所以惡魔與半神人總有戰鬥。當這些惡魔在主的恩典下長大,力量充足,與其他行星的半神人戰鬥。有時惡魔勝,有時半神人勝。當半神人勝,Hiraṇyakaśipu 的妻子被捕,當時她懷孕。半神人拖著她去他們的行星,Nārada Muni 遇到,問:「你們幹什麼?拖著這無辜女人?」領頭的半神人 Indra 說:「這女人無辜,但她懷的孩子是惡魔生的。我們要監管她,孩子一出生就殺死。這是我們的計劃,不會傷害她。」Nārada 說:「這孩子雖生於惡魔父親,卻是大奉獻者,你們殺不了他。」半神人接受權威指導,Nārada 是權威,他們相信這孩子是大奉獻者,於是向孩子致敬,繞著母親一圈後離開。Nārada 對 Hiraṇyakaśipu 的妻子說:「女兒,別擔心,我會保護你,直到你丈夫回來。來我的 āśrama。」他在 āśrama 每天講述神及其活動,孩子在母親子宮中聽到。母親急於保護孩子,但孩子幸運,直接聽 Nārada 的教導。結果,孩子出生後成為大奉獻者……[中斷] 還要繼續嗎?
—
Devotee: 隨您決定。
—
Prabhupāda: 現在是八點四十五。好了,明天繼續。來吧。(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