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斯托湖晨間散步1968年3月27日 舊金山

Prabhupāda:  唱吧。

Devotee (1):  (唱)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ṛnda

Prabhupāda:  對,你要學這首歌。  śrī-kṛṣṇa-caitanya  prabhu nityānanda  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ṛnda  跳舞時唱這個。(?)  śrī-kṛṣṇa-caitanya  prabhu nityānanda  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bhakta-vṛnda  (我向 Śrī Kṛṣṇa Caitanya、Prabhu Nityānanda、Śrī Advaita、Gadādhara、Śrīvāsa 以及所有奉獻者致敬。)  這是 Krishna 以五種擴展形式顯現。Krishna 能擴展自己。不僅 Krishna,即使完美的瑜伽行者也能擴展,雖然不像 Krishna 那樣多。從經典中我們知道,完美瑜伽行者最多能擴展到八、九種形式。有個 Saubhari Muni,他在水下修練瑜伽。許多聖人以不同方式修練,有的在水下,有的被火焰包圍,站在中間。這意味著自願讓身體承受困苦,同時執行靈性修練。他們非常高超,儘管有物質困擾,仍能履行靈性職責。Saubhari Muni 在水下被魚的活動激起了性慾,於是他離開水面,找到附近的國王——我忘了名字——要求國王說:「我要娶你的女兒,把她給我。」國王心想……(笑)他因為長期在水下,長得非常醜陋,全身像是……

Syamasundara:  變形了?

Devotee (1):  被水泡爛了,皮膚泡水了?

Prabhupāda:  不是那樣。水裡有些像雜草的東西。

Devotee (1):  哦,藻類?

Prabhupāda:  可能是。

Devotee (2):  海藻。

Prabhupāda:  對,海藻。全身覆蓋著海藻之類的東西,看起來不乾淨,怪模怪樣,滿臉鬍子,長相醜陋。國王心想:「他是個大瑜伽行者,如果我拒絕說『不,我不會把女兒給你』,他可能會生氣,帶來災難。」於是他為了搪塞說:「我有八個女兒,她們希望同時嫁給一個丈夫。除非我為其他女兒找到丈夫,你得等。」 Saubhari Muni 立刻說:「好,我自己變成八個。」他擴展成八個分身。國王還能說什麼?他說:「您知道,她們畢竟是公主,可能不喜歡這麼醜的丈夫。」結果 Saubhari Muni 立刻變得年輕英俊,然後娶了八個女兒。所以歷史上記載,完美瑜伽行者能擴展自己。同樣,Kardama Muni 也擴展成九個分身。他與 Devahūti 結婚,條件是除非妻子有足夠的孩子,他不會離開她,但他必須離開。於是他擴展成九個,生了九個女兒。從《Purāṇas》——意為古老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記載。Purāṇa 就是古老的意思。即使完美瑜伽行者能擴展,更何況 Krishna,祂被稱為 Yogeśvara,至高無上的瑜伽行者。《博伽梵歌》中提到 Krishna,yatra yogeśvaraḥ hariḥ。祂在所有神秘力量的修練中都是完美的。這五種擴展,śrī-kṛṣṇa-caitanya prabhu nityānanda-śrī-advaita gadādhara śrīvāsādi-gaura…,Krishna 以五種形式顯現。Śrī Kṛṣṇa Caitanya,即 Caitanya 主,是 Krishna 本人。Prabhu Nityānanda 是祂的直接擴展,就像 Balarāma。Advaita 是化身,Gadādhara 是內在能量,Śrīvāsa 是邊際能量。還有外在能量不在此列,外在能量是顯現物質世界的能量。

Devotee (2):  擴展和化身有什麼區別?

Prabhupāda:  嗯?

Devotee (2):  擴展和化身有什麼區別?

Prabhupāda:  擴展是直接的,化身是間接的。當擴展的擴展被接受時,稱為 kāla,即化身,avatāra。所以 Advaita 不是直接的。《Brahma-saṁhitā》中有個例子,就像你點燃一根蠟燭,第二根從第一根點燃,第三根從第二根點燃。同樣,無論是擴展還是化身,都是蠟燭,原始蠟燭是 Krishna。擴展的擴展並不比原來的少力量。蠟燭的力量無論是原來的、擴展的還是擴展的擴展,都是一樣的。Nityānanda 不比 Caitanya 少力量,Advaita 也不比其他少力量。任何化身或擴展都有相同的能量,Viṣṇu-tattva。但能量的顯現方式不同。例如,Krishna 是至尊人格神首,Rāma 主也是至尊人格神首,但 Krishna 是原本的,Rāma 是擴展。為什麼?因為 Krishna 完全展現了神的品質,而 Rāma 只部分展現。以 Rāma 為例,祂表現為理想的國王,沒有完全展現至尊人格神首的身份,因此作為理想國王,祂受這個世界的道德原則限制。而 Krishna 作為至尊人格神首,展現了祂超越物質世界原則的自由,祂可以隨意行動,否則算什麼神?Rāma 只娶了 Sītā 一人,當 Sītā 被 Rāvaṇa 綁架,或因民意被送往森林,祂再也沒娶。但 Krishna 娶了16,108 個妻子,不符合一般宗教原則。祂正式娶了八個妻子,但另外16,100 個女孩被一個惡魔綁架,關在營地裡。她們祈求 Krishna 救她們。Krishna 對所有人仁慈,於是殺了惡魔,救出所有女孩。女孩們請求說:「我們被綁架,回到父親那裡很難嫁給合適的王子,請您娶我們。」(Prabhupāda 笑)Krishna 說:「好。」祂一口氣娶了16,100 個女孩。(笑聲)這是可能的。為什麼只16,100?祂可以一次娶1600 萬個。否則祂怎麼是神?所以 Prahlāda Mahārāja 對同學說:「別為經濟問題煩惱。」這已經安排好了。看看這些動物、鳥兒,它們沒有如何生活、吃飯、交配、防衛的問題,這些都已安排好。它們吃、睡、交配、防衛到需要的程度。你看這些鳥,一看到我們就飛走,這是防衛。(笑)所以防衛的本能存在。你怎麼能說人類的智慧更高?它們也有智慧。它們在這裡,看到「這些人來了,可能會吃我們,飛到那裡去。」人類不會到水裡。所以你沒看到防衛的本能在這裡嗎?你可能用高智慧發明核武、飛機、炸彈,但最終結論是防衛本能你也有,與動物無異。物質存在的本能沒什麼不同。從歷史角度看呢?

Mālatī:  人類的……

Prabhupāda:  嗯?

Mālatī:  我理解您說人類的智慧有更高目的,不是用於體力服務,而是要善加利用。

Prabhupāda:  對,高智慧是用來淨化的,這是教導。

Devotee (1):  您提到 Prahlāda。

Prabhupāda:  對,Prahlāda Mahārāja 說,根據不同身體,飲食、睡眠、交配、防衛的設施已安排好。看看這些天鵝,它們飛走是為了防衛。只要到水面上,它們就覺得「安全了,因為這些壞蛋不會到水裡。」(笑聲)它們認為我們是「壞蛋」。就像我們認為它們是低等動物,它們也認為「這些人是壞蛋。」就像父親責罵兒子,兒子也覺得父親是壞蛋,「無緣無故責罵我。」有句諺語說,隨著孩子長大……[中斷] ……也認為「這男孩是傻子,會做錯事。」這是相對的。有時我們的聽眾也是,當我們講話,他們覺得「這人在說什麼胡話?Krishna 是什麼?享受吧。」他們還沒被淨化。Prahlāda Mahārāja 說,根據身體,飲食、睡眠、交配、防衛的設施已安排好,無需學習。比如交配,沒有學校教「這是交配的方式」,每個人都自動知道。沒人教怎麼笑,笑的時候自然會笑。沒人教怎麼哭,痛苦時自然會哭。身體需要的東西都已安排好。但因為我們忘了 Krishna,認為「我能做點什麼。」於是用高智慧來更精細地防衛、交配、飲食。而奉獻者應滿足於 Krishna 的安排,接受 Krishna prasādam,說「Krishna 仁慈送來這些,我滿足了。」同樣,「Krishna 送來這個妻子,我滿足了。」這就是 Krishna意識,接受 Krishna 送來的食物、妻子、防衛力量。但因為我們有高智慧,想超越 Krishna 的智慧。「Krishna 給我這個妻子?為什麼不找個更好的?」這是想超越 Krishna 的智慧。「Krishna 送來 prasādam,全是蔬菜?為什麼不吃點肉和酒?」Krishna 沒送酒,是你製造的。Krishna 送來水果、穀物、牛奶,你該滿足。為什麼製造酒?為什麼建屠宰場?我們不吃肉,印度90%的人口不吃肉,只吃素。你看他們多健康。食物不足是另一回事,那是管理不善。Krishna 為全世界提供了足夠的食物。有些地方食物被扔進海裡,有些地方人挨餓,這是缺乏 Krishna意識。如果總統有 Krishna意識,他會想:「這些食物是 Krishna 的,不是我們製造的。Krishna 說所有生命都是祂的兒子。我們是神的兒子,貧困國家的也是神的兒子。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食物,為什麼不送去?」為什麼把人類無法製造的食物扔進海裡?這是缺乏 Krishna意識。所以人類社會極需 Krishna意識教育。你明白嗎, Guru dāsa?

Guru dāsa:  明白。

Prabhupāda:  你得這樣說服別人,這不是感性的機構。我們教的是人類社會絕對需要的東西。一旦成為 Krishna意識,個人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其他人也遵循,社會和政治問題也會解決。我們得教。他們說這不實際。為什麼不實際?什麼都不實際。像這個錄音機,對人類社會有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好的錄音機,這不實際。但製造者不會說「不實際就不製造。」同樣,Krishna意識也許對所有人不實際,但不能說不該傳播。有虔誠的人會接受,就像你們。你們不是普通人,過去生一定有虔誠行為,所以認真接受 Krishna意識。《博伽梵歌》說,yeṣāṁ tv anta-gataṁ pāpaṁ [博伽梵歌 7.28],罪惡的人無法理解 Krishna意識。只有完全消除罪業反應的人,janānāṁ puṇya-karmaṇām,執行虔誠活動的人,才能理解。有人問,物質世界能完全消除罪業反應嗎?不可能,但也可能。《博伽梵歌》說:「放棄一切,臣服於我,我會保護你免受所有罪業反應。」我可能有許多罪業反應等著麻煩我,但一旦 Krishna 負責,一切就結束了。為什麼?因為祂是全能的至尊。就像總統說不絞死某人,所有命令立刻取消。只要臣服於 Krishna,即使有大量罪業反應,Krishna 會處理。只要臣服,yeṣāṁ tv anta-gataṁ pāpaṁ,罪業反應結束,虔誠活動的人,最虔誠的是奉獻服務。有人問:「怎麼說?有人做慈善、建醫院,這人只唱 Hare Kṛṣṇa,比那人更虔誠?」經典說:「是的。」為什麼?《聖典博伽瓦譚》解釋,sa vai puṁsāṁ paro dharmo yato bhaktir adhokṣaje [聖典博伽瓦譚 1.2.6],引導人成為主奉獻者的活動是最高虔誠活動。不限於某種活動,任何使人進展到 Krishna意識的活動都是最高虔誠的。比如軍事殺戮不是虔誠,但 Arjuna 的殺戮為了滿足 Krishna,成了最高虔誠活動。我們要看活動是否增強 Krishna意識。不管是攝影、生意、繪畫、烹飪,只要滿足 Krishna 就行。你們從事不同活動,把錢用於協會,我很滿意。我不問來源,但不鼓勵不虔誠活動。只要你把活動結果獻給 Krishna,就變成虔誠的。Sa vai puṁsāṁ paro dharmo yato bhaktir adhokṣaje。所以這是虔誠活動的標準。服從老師是虔誠活動,滿足至尊老師 Krishna 更是虔誠。祂是生命體,個體。Nityo nityānāṁ cetanaś cetanānām(《卡塔奧義書》2.2.13)。(停頓)我們走完了嗎?還沒?

Devotee (2):  什麼?

Prabhupāda:  好,再走一圈。

Devotee (1):  ……(不清楚)花?

Prabhupāda:  哦,沒香味?

Devotee (1):  對,春天開花。

Prabhupāda:  就像一個漂亮但沒資格的人。

Devotee (1):  啊!沒香味。

Prabhupāda:  沒香味。

Guru dāsa:  這是資格嗎?這是 Kali-yuga 的特徵嗎?花沒香味?

Prabhupāda:  對。樹木無果,果實無汁。經典提到這些。像芒果有種子,許多水果有種子,但在 Kali-yuga,只有皮和種子,沒果肉。還有無雨的雲。(笑)你能怎麼辦?如果雲不降雨,果實無果肉,稻穀無米,你吃什麼?吃草、殼、皮、種子,或殺人吃肉。像非洲,有些地方還這樣,食人族。殺祖父是個大儀式。你知道嗎?

Guru dāsa:  知道。

Prabhupāda:  食人族殺祖父,烤來吃,舉行盛宴。這是大事。共產主義者也有類似想法,認為社會上老人都該殺,因為他們不生產。想像一下,這些會逐漸發生。所以要盡快離開這地方,不再回來,這是我們該認真關注的。前幾天電台的人問我:「 Swamiji,怎麼調整?」我說:「沒調整。你得離開這場面,沒調整。」他不高興。如果我哄他說「做這個,做那個,做人道工作,推廣教育,給食物」,不!唯一調整是離開這地方。這是人類生命的使命。通過 Krishna意識,你能脫離這場景。Krishna 說這是痛苦的居所,且是暫時的。你可能接受任何痛苦生活,那是 māyā 的迷惑。像狗的生活,有人問我:「想做狗嗎?我能讓你做。」我會同意嗎?為什麼不?因為我知道那是痛苦的生活。但狗滿足了,當買來的奴隸,毫無獨立性,總被鏈子拴著,永遠是某人的僕人,聽主人命令做任何壞事,還忠誠。但牠的生活是痛苦的,因為牠是狗。可牠覺得「這生活很好。」這是 māyā 的遮蓋力量,幻相。任何在最痛苦生活中的人,都覺得「我很幸福。」問他「你好吗?」他說「很好,很好。」所以沒調整。Krishna意識的人知道這裡的唯一調整是活在 Krishna意識中。物質意識的人認為一切是自己的財產或享受物,Krishna意識的人看同樣東西是 Krishna 的。物質意識的人滿足於拿香花給自己享受,Krishna意識的人立刻想「這花很好,該獻給 Krishna。」花在那裡,人也在那裡,只是意識改變。他以與 Krishna 的關係看待一切。有人給動物或魚食物,認為「我在做虔誠活動,會享受成果。」這是事實。但如果我們分發 Krishna prasādam,我們想「這人吃了 Krishna prasādam,有一天他可能有 Krishna意識。」這不是個人問題。分發 Krishna prasādam 的原則存在。即使不收費,分發 prasādam 也是一種服務,因為吃了的人有一天可能有 Krishna意識。所以整個計劃為了 Krishna,這是 Krishna karma。你準備、賺錢、分發 prasādam,為什麼?為了 Krishna。否則為什麼這麼辛苦?我們自願接受,因為「Krishna 會滿意。」這是 Krishna意識。Samsiddhir hari-tosanam。每個人在自己職責中行動,不論什麼職責,關鍵是看是否滿足 Krishna。《聖典博伽瓦譚》說:  ataḥ pumbhir dvija-śreṣṭhā  varṇāśrama-vibhāgaśaḥ  svanuṣṭhitasya dharmasya  saṁsiddhir hari-toṣaṇam [聖典博伽瓦譚 1.2.13]  Svanuṣṭhitasya dharmasya,每個人有特定職責,執行職責時要看是否滿足 Krishna。所以要接受真正的靈性導師,確認是否滿足 Krishna。你不能自己編造說「我在為 Krishna 做事。」必須由 Krishna 的代表認證:「是的,你的作為讓 Krishna 滿意。」這樣才行。[中斷] Svanuṣṭhitasya dharmasya, saṁsiddhir hari-toṣaṇam。一切都在《博伽梵歌》和《聖典博伽瓦譚》中,認真研讀這兩本書。Krishna意識不是給愚人的,是給高智慧的人,但也吸引孩子和愚人,這是它的美妙之處。雖然哲學難懂,但 Caitanya Mahāprabhu 讓每個人都能接受,唱 Hare Kṛṣṇa。(上車)(結束)

本網站使用 Cookie。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電腦上儲存 Cookie。此外,您確認已閱讀並瞭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如果您不同意,請離開本網站。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