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a Avatara 佛陀形象的化身
根據五千多年前的韋達經典記載,佛陀的降凡是一早預言了的。在博伽瓦達古史Bhagavat Purana的一篇三章二十四節記述:
tatah kalau sampravrtte
sammohaya sura-divisam
buddho namnanjana-sutah
kikatesu bhavisyati
經文中說到,至尊主會在卡利年代,以佛陀(安贊娜之子)在加耶郡顯現,目的是要迷惑那妒忌虔信的有神論人的人。
隨著,在卡利年代的開始,主會以佛陀身份(安贊娜之子)在亥亞郡出現,這是為著迷惑那些妒忌虔信的有神論者的人。
要旨:佛陀是具有性格神首的一位有力的化身,他在亥亞(比夏)郡以安贊娜之子的身份顯現。他傳播自己一套不用暴力的概念,和貶斥就算在韋達經中也批准的動物犧牲。當佛陀出現的時候,一般人都是無神論者,他們非常喜歡肉食,更以韋達犧牲為藉口,每一處地方都幾乎變成了屠場,人們沒有絲毫禁制嗜殺動物。佛陀憐憫弱小可憐的動物,宣揚不用暴力,他聲稱不相信韋達經的教條,指出殺戮動物,對殺戮者心理的不良影響。卡利年代的人對神沒有信心、智慧兼且較低,便跟隨他的原則。這樣,最少他們暫時做些功德修為,不用暴力(不殺生),這是步向覺悟神的首途。佛陀迷騙無神論者,因為這些追隨他原則的無神論者不相信神,但他們對神首化身佛陀卻有絕對的信心,因此無神論者被導致以佛陀的形像相信神。那便是佛陀的仁慈;他使到沒有信心的人對他有信心。
在佛陀降生之前,殺戮動物是社會上顯著的現象,他們說成是韋達的祭祀。一旦《韋達經》不是通過權威的使徒傳遞系列被接受,不經意的韋達讀者便被這知識體系的花言巧語所誤導,《博伽梵歌》對這些愚蠢的學者有評述,韋達文獻愚蠢的學者,不管從使徒傳遞中超然自覺的權威那裡求取超然訊息,便注定受迷惑。對他們來說,儀式便是一切。據《博伽梵歌》說,他們知識淺薄,整個韋達系統便是要將一個人慢慢地領帶上到至尊主之路。整個韋達文獻的主題,便是要認識至尊主、個別的靈魂、宇宙的處境、及所有這些事物的關係。當這關係被認知後,相關的作用便開始了,這個作用的結果是,生命的終極目的或回到神首那裡,變得十分容易達到。不幸地是,沒有被授權的《韋達經》學者,祇是給那些淨化儀式所吸引,抑制了自自然然的進展。
對這些昏亂的,有著無神論傾向的人來說,佛陀便是有神論的象徵,因此佛陀首先要制止殺戮動物的習慣,殺戮動物者是回到神首路途上的危險障礙。動物的殺戮者有兩類,靈魂有時也被稱為“動物”或生物,因此殺戮動物的人和那些失去了靈魂身份的人都是動物的殺戮者。
節錄:聖典《博伽瓦譚》 1.3.24 聖帕布帕德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