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十七

वायुरनिलममृतमथेदं भस्मांतँ शरीरम्।
ॐ क्रतो स्मर कृतँ स्मर क्रतो स्मर कृतँ स्मर॥१७॥

vayur anilam amrtam
athedam bhasmantam sariram
om krato smara krtam smara
krato smara krtam smara
字譯

vayuh–生命之氣;anilam–所有氣流的貯藏所;amrtam–不能毀滅的;atha–現在;idam–這個;bhasmantam–在轉變成灰燼之後;sariram–身體;om–主啊;kratah–一切祭祀的享受者;smara–請記著;krtam–我所作的一切;smara–請記著;kratah–至尊的施惠者;smara–請記著;krtam–所有我為你做的一切;smara–請記著。

譯文

就讓這短暫的身體燒成灰燼;就讓生命之氣融彙於整體之氣中。啊!我的主,請禰記著我一切的犧牲,因為禰是終極的享用者,請禰記著我為禰做的一切。

要旨

這短暫的物質身體的確是一件外衣。《博伽梵歌》(2.13及18.30)很清楚地說,物質身體毀滅後,生物也不會失去個體的身份。生物體永遠不會沒有人性,永遠不會沒有形像。相反,沒有形像的是物質的外衣,只按照不滅的生物體的形像而成形。沒有一個生物體本來是沒有形像的,並不像那些知識淺薄的人的想像那樣。這曼陀羅證實了生物體在物質身體毀滅後依然存在。 在物質世界裡,物質自然的展示巧奪天工,按照生物體對不同感官享樂的追求,物質自然給他們各類不同的身體。那些要品嘗糞便的生物,獲賜豬的身體,好使它能夠吃糞便;同樣地,想吃肉的人,獲賜老虎的身體,好能夠喝別的動物血,噬食別的動物的肉。人類牙齒的形狀不同,人類不應該吃糞便或吃肉,就算最原始的人類也不會想吃糞便。人類牙齒的構造特別為咀嚼蔬菜和水果而設,人要吃肉,故也有兩顆犬齒。

對生物體來說,所有動物及人類的身體,都是外來的。這些身體按著生物體追求感官享樂的欲望而改變。在輪回的過程裡,生物體不斷改變身體。當整個世界為水所淹時,生物體以水族形像生存。跟著,從植物生命演進至蠕蟲生命,從蠕蟲生命演進至飛禽生命,從飛禽生命演進至動物生命,再從動物生命演進至人類生命。生命發展到最高便是這個具有靈性知覺認知意識的人形生命。人類靈性知覺最高的發展便如這節曼陀羅所述:人應該放棄這個總有一天會化成灰燼的物質身體,讓生命之氣融彙於永恆的整體之氣。生物體進行的活動有賴於身體內各類氣流的流動,總稱為生命氣流–盤那·瓦猶,(Prana-vayu)。瑜伽師研究怎樣控制體內的氣流,靈魂要從一個個氣輪中提升、直至最高的一環–梵摩穴。完美的瑜伽師便從這一點把自己轉送到任何想到的星宿。過程是放棄一個物質身體進入另外一個身體,然而成就最圓滿的轉變,便是生物體完全放棄物質的身體,就如這節曼陀羅所提到的。這樣,他便進入靈性的境地,發展一個截然不同的,不用再次經驗死亡和變更的靈性身體。

在物質世界裡,物質自然強行使人的身體改變,這是由於人們追求感官享樂的不同欲望所致。各種各族的生命像征不同的欲望;從細菌的形體到最完全的–叫布茹阿瑪及半神人等的物質身體,這些生物都由同樣的物質組成,但有著不同的形態。智者看到的是靈性身份的一致,而不是各類型身體的差別。神的所屬個體–靈性火花,不論在一頭豬的身體裡或一位半神人的身體裡都是一樣的,生物體按照虔誠或罪惡的活動獲賜不同的身體。人類高度發展了的身體,有著完全的知覺。按照韋達經,最完美的人經過很多世的知識培養後便皈依主。只有認知者皈依神華蘇德瓦時,知識的培養才算完滿。可是,人即使得到自己靈性身份的知識,如果不了解生物體永遠都是整體的所屬個體,永遠不能成為整體的話。他便要再次墮進物質的境地,人就算達到與梵光合一的境地,也要重墮下來。

從主超然身體流衍出來的梵光,充滿著個別生物體–靈性火花,這些生物體有著存在的完全知覺。有時這些生物體想做感官的享用者,於是便被置於物質世界裡,在感官的支配下充當虛假的主人。這欲求主宰的欲望便是生物體的病態。在感官享樂的魔力下,他便在物質世界展示出來的不同身份裡輪回。與梵光合為一體並不代表成熟的知識,只有完全皈依主及培養個人靈性服務的知覺,才能達到最高的完美境界。

這一節曼陀羅中,生物體祈求在脫離物質身體及物質空氣後進入神的靈性王國,奉獻者祈求主記著他的活動,記起在物質身體化成灰燼以前他所作的祭祀犧牲。在人死亡時,人完全知覺著自己過往的行為,不忘終極的目標,便會作出這樣的禱告。在物質自然的完全支配底下記起他在物質身體存在所作的罪惡活動,便在死亡後得到另一個物質身體。《博伽梵歌》證實了這一真理。

人在離開現在的軀體時,無論想著那樣的情景,在下一世,必能到達那境界。“(《博伽梵歌》8.6)因此心意載著死者的欲望,進入下一個生命。

人類有別於心意還未發展的低等動物,像晚上做夢一樣,他能夠記起轉瞬即逝的一生中的活動;因此。如果他的心意依然充滿著物質欲望,便不能夠以靈性的身體進入靈性的王國。奉獻者修習對主的奉獻服務培養愛主的知覺,就算奉獻者在死亡時候記不起他為主作的神聖服務,主也不會忘記他。這段禱告提醒主記起奉獻者的犧牲,但是就算沒有這樣的提醒,主也不會忘記純潔奉獻者的奉獻服務。

主在《博伽梵歌》中很清楚地描述了祂與奉獻的親密關系:

即使他干了最可惡的事情,只要從事奉獻活動,也可算聖潔,因為他的地位確當,他很快變得正直,而且獲取永恆地平和,琨蒂之子呀!你要勇敢地宣布,我的奉獻者永不毀滅。琵莉妲之子呀!即使出身低賤的人,婦女也好,毗舍(商人)也好。戍陀(勞動者)也好,托蔭於我,全能達到至高無上的目的地。在這痛苦而短暫的世界,那些婆羅門、正直的人、奉獻者、聖王,全為我作愛心服務,他們是多麼偉大呀!心意恆常想著我,頂拜崇奉我;全然專注於我,你肯定到我這裡來。”(《博伽梵歌》9.30-34)

聖巴克提維諾德·塔庫爾這樣解釋這一詩節:“雖然一個奉獻者可能看來行為不很檢點,只要他跟隨聖人走過的路,他便得被承認。我們要了解行為檢點的真正意思,一個被條件限制了的靈魂行為有雙重的作用,要維系身體,而且還要自覺。社會地位、心智發展、清潔、苦修、身體營養及為了生存的奮鬥都是為了維系身體。人的活動中尋求自覺的一部分是在作為主的奉獻者的職務內執行,這兩種不同作用是並行的。因為一個被條件限制了的靈魂不能夠放棄維系身體。不過,維系身體活動的比例按照一個奉獻服務的增長相對減少,只要一天奉獻服務的比例沒有達到適當水平,便會間斷地流露出世俗的心意,但要知道,這些缺點很快便會消失,因為奉獻服務是唯一的正確途徑。假如一個人處於正確的途徑,就算有時流露出世俗心意,也不妨礙他自覺的進展。”

非人格神主義者得不到奉獻服務的方便,原因是他執著主的梵光形態。如前一節曼陀羅所述,因為他們不相信性格首神,所以不能夠穿透過梵光的層次。他們大都只會拘泥於語意,玩弄文字戲法以及無中生有。結果便如在《博伽梵歌》第十二章詩節證實的一樣–這些非人格神主義者追隨是一個徒勞無功的途徑。

這節曼陀羅提到的所有方便,只要藉著與絕對真理人性形態連續不斷的接觸,便很容易得到。對神的奉獻服務主要包括下列九項由奉獻者從事的超然活動:(一)聆聽法;(二)榮頌法;(三)憶念法;(四)崇拜法;(五)侍主蓮足法;(六)禱告法;(七)行主命法;(八)與主為友法;(九)全然皈依法。這九項奉獻服務原則連在一起;或單獨一個也能夠幫助奉獻者經常保持與神的接觸,這樣,奉獻者在命終之時便很容易記起主。下列幾位有名的奉獻者只是追隨這九項原則中的一項便達到最高完美的境界。(一)藉著聆聽,聖《博伽瓦譚》的主角巴力曷大君如願所償,(二)只是講述榮耀主,聖《博伽瓦譚》的講述者蘇卡德瓦·哥斯瓦米達到了完美的階段,(三)通過禱告,阿庫茹阿到了想欲的結果,(四)由於記念,帕拉達大君達到了完美階段,(五)通過崇拜,斐圖大君達到完美,(六)通過侍奉主的蓮花足,幸運女神拉珂絲蜜臻至完美,(七)通過對主親身的服務,漢努曼達到了想欲的結果,(八)通過與主的友誼,阿爾諸那達到了想欲的結果,(九)通過奉獻所有的一切,巴利大君達到了想欲的結果。

事實上,終極韋達不單是撮述了這節曼陀羅的解釋,還有差不多其他所有韋達詩歌裡的曼陀羅頌,而聖博伽瓦譚對所有這些曼陀羅都作了完美的解釋。聖《博伽瓦譚》是韋達智慧之樹的熟果。在聖《博伽瓦譚》裡,這節曼陀羅在巴力曷大君與蘇卡德瓦·哥斯瓦米初次會面時的問答對話中有所解釋,聆聽及唱頌主的科學是奉獻生活的基本原則,整部《博伽瓦譚》由巴力曷大君聆聽,由蘇卡德瓦·哥斯瓦米唱頌。巴力曷從蘇卡德瓦那裡聆聽,因為蘇卡德瓦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一位靈性導師,比所有偉大的瑜伽師及超然主義者都偉大。

巴力曷大君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是人的責任,特別在死亡之時。”蘇卡德瓦·哥斯瓦米這樣答道:“人如果要免除一切憂慮,便應該經常聆聽,榮耀及憶念萬事萬物的至尊指揮者,一切疑難的消彌者和眾生物體的超靈性格首神”。(《博伽瓦譚》2.1.5)

所謂“人類社會”,通常是晚上睡覺,性交,白天拚命賺錢、購物持家,人們只有很少的時間詢問有關性格首神的事和談論祂。他們千方百計要排除神的存在,便首先宣稱祂是非人格性的,即完全沒有感官知覺。但是,在韋達文獻中,無論是《奧義書》、《終極韋達經》、《博伽梵歌》或是聖《博伽瓦譚》都稱主為一有情感的生物,超然於所有其祂一切的生物。祂榮耀的活動與祂本身無二無別。因此,我們不應該沉迷於聆聽、講述世俗的政治家和所謂社會名流的活動,這些活動毫無價值。我們應該這樣地貫注我們的生命,以致能夠一秒鐘也沒有浪費地從事神聖的活動。《至尊奧義書》引領我們走向這些神聖活動之途。

除非一個人培養奉獻服務的習慣,否則,在他身體崩潰死亡的時候會記得起什麼呢?他又怎樣能夠向全能的主祈求記起他的犧牲?犧牲的意思是排除感官享樂的追求,一個人要在這一生學習用感官服務主,侍奉主,如此,在死亡的時候,他便能夠享有修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