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writing:essay:es_cc_1957vrindaban5 [2025/09/11 23:41] – host | writing:essay:es_cc_1957vrindaban5 [2025/09/11 23:42]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 柴坦尼亞傳記 公元1957年 Vrindaban ===== | ||
+ | |||
+ | |||
+ | **論述《柴坦尼亞傳記》第一篇第五章** | ||
+ | |||
+ | |||
第五章主要專注於描述 Sri Nityananda Prabhu 的本質與榮耀,呈現他作為 Lord Balarama ( Lord Krishna 的第一擴展)的直接顯現。 Lord Shri Krishna 是絕對的至尊人格神,祂的遊戲、形態及其第二擴展是 Shri Balarama 。在超越物質宇宙顯現的超然天空中,存在一個永恆的本質,稱為超然天空,遠超宇宙的顯現。在這超然天空中,有無數超然星球,其中位於最高位置的是 Krishna 的居所。此居所分為三個區域,名為 Dwarka 、 Mathura 和 Gokula 。在 Krishna 的居所中,至尊人格神以四種全然形態擴展自己,分別為 Krishna 、 Balarama 、 Pradyumna (超然的愛神)及 Aniruddha ,這些合起來被稱為原始四重形態。在上述 Krishna 的居所中,有一個超然之地,名為 Swetadwipa 或 Vrindavana 。在 Krishna 居所之下,所有其他超然星球被稱為 Vaikuntha 或超然天空。在這些星球上, Shri Krishna 的其他遊戲形態主導,祂被稱為 Narayana ,擁有四隻手。在 Krishna 的居所中, Shri Balarama 也被稱為原始 Sankarshan (吸引之神),從這位 Sankarshan 擴展出另一位 Sankarshan ,名為 Mahasankarshan ,居住在 Vaikuntha 。通過 Mahasankarshan 的內在潛能,超然永恆的本質得以顯現,這種顯現不受物質模式的影響。在那裡居住的眾生皆是解放的靈魂。換句話說,所有的眾生及那永恆本質的顯現,與由 Maya Shakti (神的幻力外在潛能)創造的完全不同。 | 第五章主要專注於描述 Sri Nityananda Prabhu 的本質與榮耀,呈現他作為 Lord Balarama ( Lord Krishna 的第一擴展)的直接顯現。 Lord Shri Krishna 是絕對的至尊人格神,祂的遊戲、形態及其第二擴展是 Shri Balarama 。在超越物質宇宙顯現的超然天空中,存在一個永恆的本質,稱為超然天空,遠超宇宙的顯現。在這超然天空中,有無數超然星球,其中位於最高位置的是 Krishna 的居所。此居所分為三個區域,名為 Dwarka 、 Mathura 和 Gokula 。在 Krishna 的居所中,至尊人格神以四種全然形態擴展自己,分別為 Krishna 、 Balarama 、 Pradyumna (超然的愛神)及 Aniruddha ,這些合起來被稱為原始四重形態。在上述 Krishna 的居所中,有一個超然之地,名為 Swetadwipa 或 Vrindavana 。在 Krishna 居所之下,所有其他超然星球被稱為 Vaikuntha 或超然天空。在這些星球上, Shri Krishna 的其他遊戲形態主導,祂被稱為 Narayana ,擁有四隻手。在 Krishna 的居所中, Shri Balarama 也被稱為原始 Sankarshan (吸引之神),從這位 Sankarshan 擴展出另一位 Sankarshan ,名為 Mahasankarshan ,居住在 Vaikuntha 。通過 Mahasankarshan 的內在潛能,超然永恆的本質得以顯現,這種顯現不受物質模式的影響。在那裡居住的眾生皆是解放的靈魂。換句話說,所有的眾生及那永恆本質的顯現,與由 Maya Shakti (神的幻力外在潛能)創造的完全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