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lob_4 [2024/11/18 04:28] hostlob_4 [2024/11/18 07:26] (目前版本) host
行 2: 行 2:
 </fs> </fs>
  
-{{:books:lob_04.jpg?400 |}} 茵綠的雨季景色祇是稍縱即逝的景象。景色雖然怡人,但那祇是曇花一現。同樣地,有些人為了獲取物質得益而進行苦修,這是神智清醒的人不會做的。為了物質利益而進行苦修祇是徒費時間精力。因為得與失在特定身體形成的時候已註定了。生命計有八百四十萬種,各類身體都有其特定的苦與樂。有錢子弟的享樂和苦難有別於窮家子弟的苦樂。人不會為了追尋苦難而進行苦修,可是苦難卻不請自來;既然如此,應得的快樂也會不求而來的。+{{:books:042.jpg?400 |}} 茵綠的雨季景色祇是稍縱即逝的景象。景色雖然怡人,但那祇是曇花一現。同樣地,有些人為了獲取物質得益而進行苦修,這是神智清醒的人不會做的。為了物質利益而進行苦修祇是徒費時間精力。因為得與失在特定身體形成的時候已註定了。生命計有八百四十萬種,各類身體都有其特定的苦與樂。有錢子弟的享樂和苦難有別於窮家子弟的苦樂。人不會為了追尋苦難而進行苦修,可是苦難卻不請自來;既然如此,應得的快樂也會不求而來的。
  
 即使現在我們竭盡所能暫時獲取物質享樂,脫離苦惱,但是這些對我們的生命並沒有實際增益。我們的使命是要獲取持久快樂及永恆生命,這才是我們接受各類懺悔和修行的目的及最終指標。有了人體生命才可以追尋這個終極目標。當人完全不再期望物質快樂,便可達到永恆快樂,因為持續的物質沉溺即持續沉溺於三重苦之中;人體生命的意義在於終止這些苦惱。 即使現在我們竭盡所能暫時獲取物質享樂,脫離苦惱,但是這些對我們的生命並沒有實際增益。我們的使命是要獲取持久快樂及永恆生命,這才是我們接受各類懺悔和修行的目的及最終指標。有了人體生命才可以追尋這個終極目標。當人完全不再期望物質快樂,便可達到永恆快樂,因為持續的物質沉溺即持續沉溺於三重苦之中;人體生命的意義在於終止這些苦惱。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