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lob_39 [2024/11/08 06:41] – host | lob_39 [2024/11/18 21:08]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fs x-large> | <fs x-large> | ||
\\ \\ | \\ \\ | ||
- | 生物體在假像底下,錯認身體或心意為靈魂,他永不會快樂,就像身處秋日的陽光底下,熾熱艱耐,當他一旦成為性格神首聖主Krishna的奉獻者後,便快樂地生活。好像慢步於柔和清幽的秋月輝影下。聖主Krishna憐愛世人,降臨世上呼召受苦難的世人,傳揚《博伽梵歌》。祂熱切渴望所有生物體放棄一切,皈依祂的蓮花足下,這是所有訓示經典的機密要點。 | + | {{: |
溫達文拿的少女 (牧牛姑娘)便是典型例子。牧牛姑娘是主的永恆伴侶,在主遠去森林看管母牛的時候,她們深深感受與主別離的痛苦。主不在時,牧牛姑娘渡日如年,像處身熾熱秋日底下。主Krishna十分感激牧牛姑娘發自內心的感情,祂還說牧牛姑娘對祂的真誠的愛,祂實在無能力回報。主采坦耶讚揚牧牛姑娘之愛是對主Krishna最高層次的崇拜。結論是要有規律的修習奉愛瑜伽。這也是對受條件限制靈魂的唯一要求,便能加深奉獻者對神的愛。也只有這樣,條限了的靈魂才能重獲永恆生命,進入神快樂的王國裡。物質存在的三重苦,也隨著對神的愛的增強而消解,這是培育人類精神的終極目標。 | 溫達文拿的少女 (牧牛姑娘)便是典型例子。牧牛姑娘是主的永恆伴侶,在主遠去森林看管母牛的時候,她們深深感受與主別離的痛苦。主不在時,牧牛姑娘渡日如年,像處身熾熱秋日底下。主Krishna十分感激牧牛姑娘發自內心的感情,祂還說牧牛姑娘對祂的真誠的愛,祂實在無能力回報。主采坦耶讚揚牧牛姑娘之愛是對主Krishna最高層次的崇拜。結論是要有規律的修習奉愛瑜伽。這也是對受條件限制靈魂的唯一要求,便能加深奉獻者對神的愛。也只有這樣,條限了的靈魂才能重獲永恆生命,進入神快樂的王國裡。物質存在的三重苦,也隨著對神的愛的增強而消解,這是培育人類精神的終極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