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lecture:festival:janmasthami16081968montreal [2025/08/22 22:03] – host | lecture:festival:janmasthami16081968montreal [2025/08/22 22:04]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03: | 行 103: | ||
世上有許多宗教——印度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人們宣稱自己屬於某宗教,但真正的宗教不是廉價的選擇。這些男孩女孩不是印度教徒、基督徒或猶太人。他們是什麼?我們的靈性導師也不是印度教徒。這不是某種時尚或印度文化的愛好。真正的宗教是即使失去一切——金錢、家庭、國籍——仍存於靈魂的特質。這特質是什麼?是與 主 Kṛṣṇa 的永恆關係。請認真參與,覺悟這靈性真理。 | 世上有許多宗教——印度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人們宣稱自己屬於某宗教,但真正的宗教不是廉價的選擇。這些男孩女孩不是印度教徒、基督徒或猶太人。他們是什麼?我們的靈性導師也不是印度教徒。這不是某種時尚或印度文化的愛好。真正的宗教是即使失去一切——金錢、家庭、國籍——仍存於靈魂的特質。這特質是什麼?是與 主 Kṛṣṇa 的永恆關係。請認真參與,覺悟這靈性真理。 | ||
- | --- | ||
- | |||
- | 文本摘要(中文) | ||
- | 1. 場合與主題:1968年8月16日,於蒙特利爾舉行 Janmāṣṭamī 慶典,紀念 主 Kṛṣṇa 的降臨, Prabhupāda 與奉獻者分享 Kṛṣṇa 意識的教導,強調奉獻服務(bhakti-yoga)的重要性。 | ||
- | |||
- | 2. 核心教義: | ||
- | - 主 Kṛṣṇa 的降生與活動是超然的,理解其真相能讓人脫離物質輪迴,回到神身邊。 | ||
- | - 奉獻服務是認識 主 Kṛṣṇa 的唯一途徑,通過聆聽、詠唱等九種方式,特別是聆聽,能達到靈性完美。 | ||
- | - 主 Kṛṣṇa 是宇宙的源頭與享有者,祂的降臨旨在召喚靈魂回歸神性,脫離物質痛苦。 | ||
- | |||
- | 3. 講者分享: | ||
- | - Janārdana:強調 主 Kṛṣṇa 是至高無上的吸引,物質享受源於祂的外在能量,唯有通過奉獻服務覺悟祂的真諦,才能獲得真正幸福。 | ||
- | - Gaurasundara:闡述 主 Kṛṣṇa 的存在是最確定的,靈魂是祂的微小部分,通過靈性導師的教導可終結物質存在。 | ||
- | - Mukunda:指出人被自然法則束縛,需通過靈性導師的恩典與《聖典博伽瓦譚》的教導,獲得靈性解脫。 | ||
- | - Yamunā:強調謙卑聆聽 Kṛṣṇa 意識的重要性,呼籲參與詠唱與學習,覺悟靈魂的本質。 | ||
- | - Haṁsadūta:澄清 Kṛṣṇa 意識超越宗派,是靈魂的永恆特質,鼓勵真誠實踐。 | ||
- | |||
- | 4. 實踐建議: | ||
- | - 通過詠唱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聆聽《博伽梵歌》與《聖典博伽瓦譚》,在靈性導師的指導下,淨化感官,覺悟靈性存在。 | ||
- | -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旨在推廣靈性覺悟,解決物質世界的問題,帶來和諧與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