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 |||
iso_15 [2024/11/08 07:55] – host | iso_15 [2024/11/08 07:56]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3: | 行 13: | ||
我的主啊。眾生的維系者!你身上發出的眩目光芒,遮蓋了你的真臉孔,請你移開那遮蔽著你的光芒,好讓你的純粹奉獻者看到你。 | 我的主啊。眾生的維系者!你身上發出的眩目光芒,遮蓋了你的真臉孔,請你移開那遮蔽著你的光芒,好讓你的純粹奉獻者看到你。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在《博伽梵歌》裡,主這樣解釋祂身上發出的眩目光芒(梵光)--我就是非人格梵的基礎。梵的律定地位是終極快樂,梵是永恆的、不朽的、長存的。" | + | <fs medium> |
\\ \\ | \\ \\ | ||
超靈、梵光及博伽梵是同一的絕對真理的三面。靈修初習者最容易覺悟到梵光這一面,那些更進一步的修習者則覺悟到超靈,而覺悟了博伽梵即是覺悟到絕對真理,這一點在《博伽梵歌》證實了,在《博伽梵歌》中,主說祂是絕對真理的終極。祂是梵光及遍存萬有的超靈的始原,絕對真理非人性的概念,也只是對祂的梵光的認識,祂還說並沒有必要解釋祂無窮無盡的能量。 | 超靈、梵光及博伽梵是同一的絕對真理的三面。靈修初習者最容易覺悟到梵光這一面,那些更進一步的修習者則覺悟到超靈,而覺悟了博伽梵即是覺悟到絕對真理,這一點在《博伽梵歌》證實了,在《博伽梵歌》中,主說祂是絕對真理的終極。祂是梵光及遍存萬有的超靈的始原,絕對真理非人性的概念,也只是對祂的梵光的認識,祂還說並沒有必要解釋祂無窮無盡的能量。 | ||
行 39: | 行 39: | ||
結論是:如果看不到至高無上真理有著大能的靈性展示,人覺悟到的只是非人格性的梵光;同樣,當人了解到的只是主的物質能量,卻不知道(或者只是知道很少)主的靈性能量時,便達到超靈的覺悟。最後,當眩目的光芒移去,人完全地覺悟至尊性格首神時,他便了解又名為華蘇德瓦的聖主便是一切--梵、超靈和博伽梵。祂是博伽梵,祂是根,梵和超靈是祂的分支。 | 結論是:如果看不到至高無上真理有著大能的靈性展示,人覺悟到的只是非人格性的梵光;同樣,當人了解到的只是主的物質能量,卻不知道(或者只是知道很少)主的靈性能量時,便達到超靈的覺悟。最後,當眩目的光芒移去,人完全地覺悟至尊性格首神時,他便了解又名為華蘇德瓦的聖主便是一切--梵、超靈和博伽梵。祂是博伽梵,祂是根,梵和超靈是祂的分支。 | ||
\\ \\ | \\ \\ | ||
- | 《博伽梵歌》中對三類超然主義者有這樣的分析:思辨家是非人格梵的崇拜者,瑜伽師是超靈的崇拜者,敬奉聖主奎師那的是奉獻者。《博伽梵歌》第六章詩節四十六、四十七指出,在各類超然主義者中以思辯家,研習韋達知識的人為高;然而,瑜伽師則在思辯家之上,更遠遠超越獲利性工作者;而在所有的瑜伽師中,一個常常盡心盡力侍奉主的人為至高。總括來說哲人比但求溫飽勞役一生的人為高。神秘瑜伽師則較哲人為高,在所有的神秘瑜伽師中,以追隨奉愛瑜伽及恆常服務主的人為高。《至尊奧義書》帶領我們走向這圓滿的境界。 | + | 《博伽梵歌》中對三類超然主義者有這樣的分析:思辨家是非人格梵的崇拜者,瑜伽師是超靈的崇拜者,敬奉聖主奎師那的是奉獻者。《博伽梵歌》第六章詩節四十六、四十七指出,在各類超然主義者中以思辯家,研習韋達知識的人為高;然而,瑜伽師則在思辯家之上,更遠遠超越獲利性工作者;而在所有的瑜伽師中,一個常常盡心盡力侍奉主的人為至高。總括來說哲人比但求溫飽勞役一生的人為高。神秘瑜伽師則較哲人為高,在所有的神秘瑜伽師中,以追隨奉愛瑜伽及恆常服務主的人為高。《至尊奧義書》帶領我們走向這圓滿的境界。</fs> |
<- iso_14|上一節 | <- iso_14|上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