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連向這個比對檢視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前次修改
bg3.41 [2024/10/19 01:07] hostbg3.41 [2024/10/19 01:12] (目前版本) host
行 20: 行 20:
 >sa-rahasyaṁ tad-aṅgaṁ ca >sa-rahasyaṁ tad-aṅgaṁ ca
 >gṛhāṇa gaditaṁ mayā >gṛhāṇa gaditaṁ mayā
 +>SB 2.9.31
 <fs medium>「對自我和至尊自我的知識十分玄秘,爲摩耶遮蔽,但要是主親自訓說,這知識和特定的覺悟可以了解。」\\ \\ <fs medium>「對自我和至尊自我的知識十分玄秘,爲摩耶遮蔽,但要是主親自訓說,這知識和特定的覺悟可以了解。」\\ \\
  
 《博伽梵歌》便是給我們這知識 ─ 自我的知識。生物是主的所屬個體部份,因此,他們只該爲主服務。這知覺即 Krishna 知覺。從生命的開端,我們便須學習 Krishna 知覺,才可到達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並且依據 Krishna 知覺活動。\\ \\ 《博伽梵歌》便是給我們這知識 ─ 自我的知識。生物是主的所屬個體部份,因此,他們只該爲主服務。這知覺即 Krishna 知覺。從生命的開端,我們便須學習 Krishna 知覺,才可到達完全的 Krishna 知覺,並且依據 Krishna 知覺活動。\\ \\
  
-對主的愛是每一生物的本性,欲望只是它的歪曲反映。要是一個人從始便接受知覺的敎育,對神自然而然的愛不會變壞,成爲色欲。當對神的愛變壞,成爲欲望,便很難回復正常。然而,Krishna 知覺十分有力,遲開始的人遵行奉獻服務的規範原則,照樣可變得愛主。因此,從生命的任何階段,或從感到逼切的時候開始,一個人也能在 Krishna 知覺中規限感官,爲主作奉獻服務,將欲望變爲對主的愛 ─ 這是人體生命最完美的境界。\\ \\</fs>+對主的愛是每一生物的本性,欲望只是它的歪曲反映。要是一個人從始便接受知覺的敎育,對神自然而然的愛不會變壞,成爲色欲。當對神的愛變壞,成爲欲望,便很難回復正常。然而,Krishna 知覺十分有力,遲開始的人遵行奉獻服務的規範原則,照樣可變得愛主。因此,從生命的任何階段,或從感到逼切的時候開始,一個人也能在 Krishna 知覺中規限感官,爲主作奉獻服務,將欲望變爲對主的愛 ─ 這是人體生命最完美的境界。\\ </fs>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