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8.67 [2024/10/05 23:01] – host | bg18.67 [2024/10/21 01:21]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67.「這門知識不可以向不進行苦修、不虔敬、不從事奉獻服務的人解說,也不可以向羨妬我的人解說。 | + | <WRAP center box >18 章 67 節</ |
- | 要旨 | + | इदं ते नातपस्काय नाभक्ताय कदाचन ।\\ |
+ | न चाशुश्रूषवे वाच्यं न च मां योऽभ्यसूयति ॥ ६७ ॥ | ||
+ | >idaṁ te nātapaskāya | ||
+ | > | ||
+ | >na cāśuśrūṣave vācyaṁ | ||
+ | >na ca māṁ yo ’bhyasūyati | ||
- | 沒有進行過宗敎苦修的人,並沒有嘗試在 Krishna 知覺中從事奉獻服務的人,從沒有照顧過純潔奉獻者的人和尤其把 Krishna 看成歷史人物而且妬忌偉大的人,不應獲吿這門最機密的知識。然而,我們有時發覺,即使妬忌 Krishna 的邪惡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崇拜 Krishna,還把解脫當爲賺錢的門路,亂說一通。然而,任何人想眞正了解 Krishna,一定要對這樣釋論,避之則吉。實際上, 追求感官快樂的人不可能了解《博伽梵歌》的目的。即使一個人不追求感官快樂。還嚴守《韋達》經典所頒定的規律,如果不是奉獻者,也不能了解 Krishna。即使一個人稱爲 Krishna 的奉獻者,但沒有從事 Krishna 知覺活動,也不能夠理解《博伽梵歌》。Krishna 在《博伽梵歌》中被形容爲至尊,而且至高無上,沒有東西可與之相比,所以很多人嫉妒祂。有很多人嫉妒 Krishna。不應向這樣的人解脫《博伽梵歌》,因為他們不理解。沒有信仰的人不可能理解《博伽梵歌》和 Krishna。如果不是從純粹奉獻者的權威認識 Krishna,就不該試圖釋論《博伽梵歌》。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這門知識不可以向不進行苦修、不虔敬、不從事奉獻服務的人解說,也不可以向羨妬我的人解說。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bg18.66|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68|下一節 -> | <- bg18.66|上一節 ^ bg|目錄 ^ bg18.68|下一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