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兩邊的前次修訂版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 前次修改 | ||
bg14.8 [2024/10/11 07:37] – host | bg14.8 [2024/10/20 10:09] (目前版本) – host | ||
---|---|---|---|
行 1: | 行 1: | ||
- | तमस्त्वज्ञानजं विद्धि मोहनं सर्वदेहिनाम् । | + | <WRAP center box >14 章 8 節</ |
+ | |||
+ | तमस्त्वज्ञानजं विद्धि मोहनं सर्वदेहिनाम् ।\\ | ||
प्रमादालस्यनिद्राभिस्तन्निबध्नाति भारत ॥ ८ ॥ | प्रमादालस्यनिद्राभिस्तन्निबध्नाति भारत ॥ ८ ॥ | ||
- | tamas tv ajñāna-jaṁ viddhi | ||
- | mohanaṁ sarva-dehinām | ||
- | pramādālasya-nidrābhis | ||
- | tan nibadhnāti bhārata | ||
- | tamaḥ——愚昧型態;tu——但是;ajñāna-jam——愚昧的產物;viddhi——知道;mohanam——迷惑;sarva-dehinām——所有被體困了生物的;pramāda——瘋狂;ālasya——怠懶;nidrābhiḥ——睡眠;tat——那;nibahhnāti——束綁;bhārata——啊,伯拉達之子。 | ||
- | 8.「巴拉達之後呀!但愚昧型態叫一切生物產生幻覺。這型態的結果就是瘋狂、慵怠、昏睡,於是叫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受束縛。 | + | >tamas tv ajñāna-jaṁ viddhi |
+ | > | ||
+ | > | ||
+ | >tan nibadhnāti bhārata | ||
- | 要旨 | ||
- | |||
- | 在這節詩中,「但」一詞十分重要。這即是說,愚昧型態對受條件限制的靈魂來說,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性質。愚昧型態正是善良型態的相反。在善良型態中,一個人通過培養知識,了解各種事物;但愚昧剛好相反。受愚昧型態影響的每一個人都變得瘋狂,而瘋狂的人不可能了解任何事物。不單不會勇猛精進,而且會墮落。愚昧型態的定義在《韋達》典籍中是這樣的:一個人受了愚昧型態的影響,就沒法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譬如,每一個人都看到自己的祖父死去,所以自己也會死去;人是不免一死的。自己的子女也會死去。因此,死亡是必然的。可是,人們仍瘋狂地累積財富,日以繼夜地辛勤工作,對永恒的靈性反絕不關心。這就是瘋狂。他們在瘋狂中,絕不願意在靈性理解方面追求進步。這些人十分懶惰。有人邀請他們一塊兒作靈性理解,他們也不感興趣。他們甚至不會好像受情欲型態控制的人那麼活躍。於是,深陷於愚昧型態中另一徵候是貪睡。六小時的睡眠已足夠 ,然而,在愚昧型態中的人一天至少要睡十至十二小時。這樣的人看起來永遠精神沮喪,而且酗酒貪睡。這些都是受愚昧型態限制的人所有的徵候。 | ||
== 字譯 == | == 字譯 == | ||
+ | <fs medium> | ||
+ | |||
== 譯文 == | == 譯文 == | ||
+ | 「巴拉達之後呀!但愚昧型態叫一切生物產生幻覺。這型態的結果就是瘋狂、慵怠、昏睡,於是叫受條件限制的靈魂受束縛。 | ||
+ | |||
== 要旨 == | == 要旨 == | ||
+ | <fs medium> | ||
+ | |||
<- bg14.7|上一節 ^ bg|目錄 ^ bg14.9|下一節 -> | <- bg14.7|上一節 ^ bg|目錄 ^ bg14.9|下一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