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檀多 Vedānta 由 Vedā 及anta 的組合成字,其中 Veda 的意思是知識,anta 的意思是終極的,合起來的意思是終極的知識 。
Kṛṣṇa 在《博伽梵歌》中說,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Bg. 15.15]:「閱讀韋達經經的最終目的是認識我。」
能懂吠檀多哲學都是非常博學的學者。至少必定是十分淵博的梵文學者,必須有足夠智慧理解吠檀多經是甚麼。因為吠檀多經的經文,都以短句形式記述。像吠檀多經第一句經文: athāto brahma jijñāsā。只有三句字:ataḥ、brahma、jijñāsā。但這幾句字蘊藏了浩瀚的哲學。
其後下一句經文是 janmādy asya yataḥ [SB 1.1.1]。 Janma, ādi, asya, yataḥ。 「從那處來,」asya,viśvasya,「這宇宙裡的一切展示」,這宇宙展示從那處而來,它停留在那處,在那處瓦解。 Janmādy asya yataḥ。吠檀多就是以這形式寫成,Vedānta-sūtra 以言簡意賅隱語編寫,是全部韋陀文獻的目的。
所以要解讀這些隱語,須有超強智力,或十分高學歷。所有的阿者尼耶(ācāryas),阿者尼耶是掌控韋陀文化的重要人物,如 Śaṅkarācārya,Madhvācārya,Rāmānujācārya,他們無不為吠檀多經作評。因為,除非能解讀 Vedānta-sūtra,否則人不配當阿者尼耶。韋達系統不接受任何人為阿者尼耶,除非他能為自己解讀《吠檀多》及寫作評論,這稱為 prasthāna-traya。
終極來說,就如 Kṛṣṇa 所說,vedaiś ca sarvaiḥ。 其中的 sarvaiḥ (所有)一字亦包括了吠檀多經。 Vedaiś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m [博伽梵歌15.15]Kṛṣṇa 說:「韋達經(包括吠檀多經)的目的是為了認識我。」 博伽梵歌說:vedānta-kṛt vedānta-vit ca aham。 Vedānta-kṛt,「我是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吠檀多經是由聖維亞薩編纂的,Dvaipāyana Vyāsa,而他正是 Kṛṣṇa 的化身。
聖維亞薩為主的化身,吠檀多經由聖維亞薩編寫,因此與主無異。 vedanta-kṛt 是指編寫吠檀多的人,吠檀多的編篡者亦就是 veda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書是由作者所寫,作者肯定知道這書的目的。其他人沒法知道。就像我的目的你不知一樣。因此,Kṛṣṇa 說 vedānta-kṛt (Vedānta-sūtra 的編纂者)及 vedānta-vit(認識吠檀多的人)。
學派:
sutra:精短詩句,言簡意劾表達所有知識精華,必須普及、通用,在語言表現上無可挑剔。 Veda: 韋陀,知識之意。 anta: 意思是終極、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