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奉獻操守的證據

領受一位真正靈性導師的護蔭在《聖典博伽瓦譚》(11.3.21)中,帕布達告訴尼彌大君說:“國王陛下,請確信這個物質世界並沒有什麼快樂可言。以為有快樂只是錯覺而已,因為這個地方充滿的只是悲慘的狀況。任何想得到真正快樂的人,必須尋覓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從他那裡領受啟迪,藉此求得護蔭。靈性導師的資格便是他必須通過細緻入微和反復的辯證覺悟到經典的結論,因而能夠用這些結論令其他人置信。如此托庇於至尊人格首神、把一切物質考慮置諸一旁的偉大人物,應被視為真正的靈性導師。每個人都要設法尋覓這樣的一位真正靈性導師,以成就那轉至靈性快樂層面的人生使命。”

上述這段話的要旨是:不應接受一個一號傻瓜為靈性導師。諸如沒有按照經典的訓示作行事方針,品格可疑,不遵循奉獻服務的原則, 或是並沒有征服六個“感官滿足的代辦”的影響。六個“感官滿足的代 辦”是:舌頭、生殖器、肚腹、憤怒、心意、言詞。任何已經得以實際控制這六樣東西的人,經典允許他遍收門生滿天下。接受如此一位靈性導師是靈修生活上邁進的轉捩點。一個夠幸運來到一位真正靈性導師跟前求得庇護的人,肯定會穿越靈性救贖的路途,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領受靈性導師的啟迪及指示聖哲帕布達繼續向國王講述:“國王陛下,門徒不僅只接受靈性導師為靈性導師,並且要把他視為至尊人格首神及超靈的代表。換句話說,門徒應該接受靈性導師為神,因為他是奎師那的外在展示。每部經典都證實了這一點,門徒要如此看待靈性導師。人須認真地學習《聖典博伽瓦譚》,頂禮膜拜靈性導師。聆聽和講述《聖典博伽瓦譚》是把人提升至侍奉和愛至尊人格首神層面的宗教途徑。”

門徒的態度應該是去滿足真正的靈性導師。這樣,對他來說,去瞭解靈性導師便很容易。《韋達諸經》證實了這一點。茹帕·哥斯瓦米會進一步解釋,對於一位對神和靈性導師有堅定不移的信心的人,一切都很容易地有所揭示。

信賴靈性導師,忠誠地侍奉他有關接受靈性導師啟迪方面,主奎師那在《聖典博伽瓦譚》(11.17.27) 中宣稱:“我親愛的烏達瓦,人不僅是要把靈性導師接受為我的代表,甚而接受為我本人。永遠不應該將靈性導師視為普通人。人永遠都不該嫉妒靈性導師,正如他或許會嫉妒普通人那樣。應總是把靈性導師視為至尊人格首神的代表,藉著侍奉靈性導師,便能夠侍奉所有半神人。”

追隨聖哲賢人的步伐《宇宙古史——斯刋達之部》勸告奉獻者追隨先前的阿查亞和聖哲賢人,因為這樣追隨便能夠達到想欲的結果,沒有哀傷,也不會在前進的路途上受到阻礙。

一部稱為《梵經》的經典這樣說:“如果某人沒有追隨經典的權威便想標榜自己為偉大的奉獻者,此種活動永遠幫不了他在奉獻服務上前進。反之,他只會為誠懇地做奉獻服務的學生製造紛擾。”一般來說,那些並不嚴格地追隨啟示經典原則的人稱為“卑劣的奉獻者”sahajiyä——那些想像一切都很便宜、有自己一套捏造的想法,而且不追隨經典訓示的人。這些人只是在執行奉獻服務上製造紛擾而已。

對此,那些並不處於奉獻服務,並不理會啟示經典的人會提出反對。從佛教哲學可舉一例。佛陀顯現在一個高貴的刹帝利王族,但是他的哲學並不符合《韋達經》的結論,因此應該摒棄。佛教在阿育王(一位印度國王)的資助下傳遍整個印度,並遍及鄰近的國家。然而, 在堅毅了不起的商卡爾師出現後,佛學便被逐出印度的疆界。

佛教徒以及其他不理會啟示經典的宗教人士有時說很多佛陀的奉獻者對佛祖顯露奉獻服務,因此應被視為奉獻者。茹帕·哥斯瓦米答覆這些辯案說:佛祖的追隨者並不能被接納為奉獻者。儘管佛祖被經典接納為奎師那的一位化身,就韋達知識方面,如此化身的追隨者的學問並不高深。研讀《韋達經》的意思是得出人格首神是至尊的結論。因此,任何抗拒人格首神至尊無上性的宗教原則都不為經典認可, 而且被稱為無神論。無神論的意思是挑戰《韋達經》的權威,貶低為了人民大眾的利益而教導韋達經典的偉大靈性導師。

在《聖典博伽瓦譚》中,佛陀被權威人士接受為奎師那的一位化身,但是同一部聖典也陳述佛陀出現是為了要迷惑無神論者。他的哲學是要使無神論者困惑,因此不能予以接受。倘若有人問:“為什麼奎師那要宣揚無神論教義?”答案是:當時至尊人格首神的願望是終止以《韋達經》名義作出的暴力行為。那些所謂宗教人士錯誤地運用 了《韋達經》為吃肉的暴行辯護,佛陀的降臨是要引領墮落了的人民, 使他們遠離《韋達經》的錯誤闡釋。還有,佛陀對不信神的人宣揚無神論,好使這些人追隨他,因而受騙對佛陀(即奎師那)作出奉獻服務。

詢問有關永恆的宗教原則《宇廟古史——拿拉迪亞之部》記載:“倘若一個人真的對奉獻服務非常認真,他所有的目標都會毫無延誤地達至。”準備為滿足奎師那而放棄一切物質的東西《宇廟古史——蓮花之部》記載:“對於一個放棄了物質感官享樂,接受了奉獻服務原則的人,維施努珞卡(神的王國)的富裕正在等待著他。”

在一處神聖的地方居住《宇廟古史——斯刋達之部》也記載:對於一個在杜瓦卡住了六個月、一個月或甚至兩個星期的人,提升至外琨塔珞卡以及薩茹亞解脫(有著四手拿拉亞納身體特徵的權利)正在等待著他。

《宇廟古史——婆羅賀摩之部》記載:“普茹首塔瑪之野是主佳幹納特的場所,面積八十平方裡,它的超然意義是無法正確描述的。甚至高等星系半神人眼底下的佳幹納特·普裡的居民,也有著無憂星宿的人所擁有的一模一樣的身體特徵。就是說,半神人眼中的佳幹納特·普裡的居民是四隻手的。”

在奈彌薩冉亞的聖哲聚會的時候,蘇塔·哥斯瓦米正在朗誦《聖典博伽瓦譚》,他對恒河的重要作了如下的描述:“恒河水經常都帶有供奉過施瑞奎師那蓮花足下荼拉西的芬芳;因為恒河水是長流的,因此它不停地傳播著主奎師那的榮耀。無論恒河水流到什麼地方,外在和內在的一切都會聖化。”

只接受必須的《宇廟古史——拿拉迪亞之部》有指示:“人要認真履行奉獻服 務的話,便不應該接受多於所需的東西。”這段話的主旨是奉獻服務的守則人不應忽略,也不該接受多於他能夠容易地履行的奉獻規則。例如,有說人應每天最少用念珠念頌十萬次(六十四圈)哈瑞 奎師那曼陀羅。但是,如果辦不到的話,便要按照一己的能力酌量減少。一般來說,本人勸告門徒每天最少用念珠念十六圈,這是必須做到的。但倘若他連十六圈也念不完的話,便須明天補足。他一定要遵守誓言。如果他並不嚴格地追隨,便肯定是疏忽了。對侍奉主來說這是冒犯。如果我們鼓勵冒犯,便不能夠在奉獻服務的路途上進步。較好的做法是按照一己的能力堅定於一個規條,然後絕對遵守,永不違背。這會使人在靈修生活上進步。

遵守艾卡達西齋戒《宇廟古史——婆羅賀摩外瓦達之部》記載:一個遵守艾卡達西戒食日子的人,會擺脫出種種罪惡活動的所有各類反應,在虔敬生活的路途上邁進。基本原則不僅是戒食,而是增加自己的信念,增加對哥文達(奎師那)的愛。在艾卡達西那天遵守戒食的真正原因是減少身體的索求,通過唱頌或執行類似的服務把我們的時間從事於對主的服務。戒食日子好不過佳的活動便是憶記哥文達的逍遙時光,不停地聆聽祂的聖名。

禮敬榕樹

《宇廟古史——斯刋達之部》指示奉獻者應該用水供養荼拉西 tulasé 樹和 ämalaka 樹。他要尊敬母牛、尊敬婆羅門,並且要頂禮膜拜外士納瓦人士及默想他們。所有這些程式都會説明奉獻者減少過往種種罪惡活動的反應。

斷絕和不奉獻的人來往

有一回,一位居士奉獻者詢問主采坦亞外士納瓦的一般行為應該怎樣。就這方面,主采坦亞答說一位外士納瓦應該要斷絕和不奉獻的人來往。隨著,祂解釋不奉獻的人有兩類:一類人違抗奎師那的至尊無上性,另一類人則太過物質化。換句話說,那些追求物質享樂的人和那些違抗主的至尊無上性的人稱為非外士納瓦,奉獻者應該堅決地避免和他們來往。

《迦旃延那贊》記載:即使人被迫住在鐵籠裡,或是置在火焰堆中,也要接受這個處境,總比和徹頭徹尾違抗主的至尊無上性的非奉獻者居住來得好。同樣道理,在《維施努秘要》中也有一段聲言,大意說:人要情願擁抱蛇、老虎或鱷魚,總比和崇拜各個半神人和受到物質欲望驅使的人聯誼交往好。

經典訓示,如果人想得到某些物質利益,可以崇拜某位特定的半神人。例如,倘若人想去除疾病,《韋達經》便勸告他崇拜太陽神。要娶一位美麗妻子,人可崇拜烏瑪——施瓦神之妻;要得到高深教 育,人可崇拜薩臘斯瓦緹。同樣地,按照各人不同的物質欲望,《聖典博伽瓦譚》開列了所有崇拜半神人帶來的後果。可是這些崇拜者, 雖然看來是很好的半神人的奉獻者,仍然被視為非奉獻者。他們並不被接受為主的奉獻者。

假像宗人士(非人格神主義者)說,人崇拜主的任何形象都不要緊,因為總可以達到同一目的地。可是,《博伽梵歌》清楚地敘述, 那些崇拜半神人的人最後只達到那些半神人的星宿,至於主本人的奉獻者則會升晉主的居所──神的王國。因此,實際上《博伽梵歌》譴責這些半神人的崇拜者。《梵歌》描述:這些人由於欲望,喪失了智慧,因而耽溺於崇拜不同的半神人。所以,在《維施努秘要》中,這些半神人的崇拜者受到一句話強力的譴責:“和最兇惡的猛獸同住還比和這些人交往好。”

不接納不恰宜的門徒,不興建很多廟宇,也不閱讀太多書另一項約束是:一個人可能有很多門徒,但是他的行徑不應受到任何一人的某項行動或某種恩惠強制。人也不應該太過熱衷於興建新的廟宇。除了那些引領人在奉獻路途上進取的書本以外,人也不應該太過熱心閱讀各種書籍。實際上,如果人小心閱讀《博伽梵歌》、《聖典博伽瓦譚》、《主采坦亞的教導》、以及這部《奉愛的甘露》,便會有足夠的知識去明白奎師那知覺科學。他不用找麻煩,閱讀其他的書。在《聖典博伽瓦譚》(7.13.8)中,拿拉達牟尼正在和尤帝士提臘大君討論社會不同階層的各個功能之際,特別提到了托缽僧——那些已經棄絕了這個物質世界的人的規則。一個接受了生命中托缽僧晉階的人不准接受任何一個不適合的人當門徒。一位托缽僧首先要觀察究竟一名未來的學生是否誠懇地追尋奎師那知覺,如果不是的話,便不應接納他。然而,主采坦亞的恩賜是無緣的,祂勸告所有真正的靈性導師到處傳揚奎師那知覺。因此,在主采坦亞傳系中,即使托缽僧也可以到處講述奎師那知覺。如果某人真誠地傾向當門徒,托缽僧總是接納他的。

要點是沒有增加門徒的數目的話,便宣揚不開奎師那知覺宗派。所以,在采坦亞傳系中的托缽僧,有時即使冒險也接納一個並不徹底適合當門徒的人。隨後,藉著這樣一位真正靈性導師的恩慈,這個門徒便慢慢得到提升。不過,如果人只是為了某些威望或虛假的名譽增加門徒的數目,便肯定會在履行奎師那知覺路途上下降。

同樣地,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只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博學精深或是四處巡遊講課,以博取大眾喝采而讀很多的書籍──凡此種種,都要避免。《博伽瓦譚》也說一位托體僧不要熱衷於興建廟宇。我們可以從主施瑞采坦亞·瑪哈帕布傳系各位阿查亞的生平中看到,他們並不十分熱衷於興建廟宇。然而,要是某人前來獻出某些服務,同樣一位元不大願意的阿查亞便會鼓勵這些奉獻者興建昂貴的廟宇。例如,愛克巴皇帝的元帥曼星大君向茹帕·哥斯瓦米捐獻,茹帕·哥斯瓦米便訓示他動工興建耗資龐大的哥文達廟。

因此,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不應該親自負起蓋建廟宇的任何責任。可是若有人有錢想用於服務奎師那,一位象茹帕·哥斯瓦米的阿查亞盡可能利用奉獻者的金錢為主服務,建造一所美侖美奐的昂貴廟宇。不幸,偶爾某些不夠資格當靈性導師的人會請求富有的人,勸他們出資興建廟宇。如果這些錢被資格不夠的靈性導師誤用了,只為了舒適地住在昂貴的廟宇內,而沒有實際做傳教工作,這是不許可的。換句話說,一位靈性導師不該僅是以所謂靈性進取之名過份熱心地去興建廟宇。相反,他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動應該是傳教。就這方面, 施瑞拉巴提希丹塔·薩臘斯瓦提·塔庫推薦靈性導師印發書籍。如果人有錢,他不應興建昂貴的廟宇,倒該把金錢用於以各種文字印刷權威的書籍,推廣奎師那知覺運動。

在普通交往上坦誠率直、得失自如《宇廟古史——蓮花之部》記載:“在奎師那知覺中從事的人, 永遠不應受某些物質得益或損失打擾。即使有物質損失,人也要不為所動,應該經常在內心想著奎師那。”這段話的要旨是:每一個受條件限制了的靈魂都總是聚精會神於各種物質活動,他必須擺脫出這些思維,徹底把自己轉移至奎師那知覺上。就如我們已經解釋過的,奎師那知覺的基本原則是要總是想著奎師那。有物質損失時,不應因此不安,該把心意集中於主的蓮花足。 奉獻者不應該受制於哀傷或迷惘。《宇廟古史——蓮花之部》有以下的聲言:“一個內心受到哀傷或憤怒所襲,無法自製的人,奎師那是沒有可能展示給他看的。”

眾半神人不應忽略向半神人致敬。人或許不是半神人的奉獻者,但意思並不是人可以不尊敬眾半神人。例如,外士納瓦並不是施瓦神的奉獻者, 也不是婆羅賀摩的奉獻者,但他也理應向所有這些處於高位的半神人致敬。根據外士納瓦的哲學,人甚至要向一隻螞蟻致敬,那對施瓦神和婆羅賀摩君等崇高人物致敬就更不用說了。

《宇廟古史——蓮花之部》稱說:“奎師那(即哈裡),是所有半神人的主人。因此,奎師那總是值得崇拜的。但這並不是說人不應該向半神人致敬。”不要給任何生命體帶來苦楚

以下是《偉大的巴臘特》的聲言:“一個對待眾生就如慈父疼愛子女,不給任何生命體身心製造煩擾和痛苦的人,心地純潔,肯定很快便得到至尊人格首神的恩寵。”

在“所謂”文明的社會裡,有時會熱烈討論,反對殘忍對待動物, 但同時卻有人一直經營正規屠場。外士納瓦卻不是這樣。外士納瓦永遠不會贊成、支持殺戮動物,或甚至給予生命體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