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 sartre

Hayagrīva
這是關於 Jean-Paul Sartre 的簡短部分。他是一位當代法國哲學家,可能本世紀最知名的哲學家。他自稱是存在主義者,特別是無神論存在主義者,他相信存在先於本質。人的本質……根據設計創造的觀念,神心中有人類的本質,然後祂創造人,就像裁紙刀創造某種形狀。Sartre 不相信這個。他說:「我代表的無神論存在主義更連貫。它指出,如果神不存在,至少有一個存在,其存在先於本質,在任何概念定義他之前就存在,這就是人,或人的現實。」所以對 Sartre 來說,人的現實是一切的中心。

Prabhupāda
那麼人的現實從何而來?連現實本身都不存在,他為什麼強調人的現實?

Hayagrīva
他再次強調偶然——他用了這個詞——人被拋入世界,或被投進世界。

Prabhupāda
被誰拋入?一說到「被拋入世界」,下一個問題就是「被誰拋入?」

Devotee 他們不喜歡這個問題。

Hayagrīva
他……

Devotee 他們不喜歡這個問題。

Hayagrīva
嗯,他說:「存在主義並不是那麼無神論,以至於它耗費精力去證明神不存在。相反,它宣稱即使神存在,也不會改變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觀點。」

Prabhupāda
不,如果你存在,其他人也存在,那有什麼問題?神也存在。他存在,其他人也存在。所以如果有神,祂存在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他否認神的存在?讓一切都存在。

Hayagrīva
首先,他認為神不存在。

Prabhupāda
為什麼?如果你存在,其他人存在,為什麼神不存在?

Hayagrīva
這是他的無神論立場。

Prabhupāda
不,無神論應該有合理的提議。如果你說一些無稽之談,比如「我存在」,如果神不存在,他為什麼提到神的詞?神就在那裡,但他否認神的存在。這就是無神論。否則,為什麼提到神的詞?如果神不存在,他為什麼提到神?

Hayagrīva
他想,他試圖……

Prabhupāda
這意味著神就在那裡。他希望自己存在,但不希望神存在。這就是他的提議。

Hayagrīva
是的。重點在於人。

Prabhupāda
是的,那是無稽之談。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存在,也應該相信其他人的存在。事實上確實如此。人類不僅存在,還有840萬種不同的生命形式。它們都存在。所以神也是其中之一。根據韋達對神的理解,神也是一個生命體,但祂是至高的、主要的生命體。這是區別。所以,用普通的理解,一個人比動物更好,另一個聰明的人比不聰明的人更好。同樣,繼續比較研究,一個接一個,當你找到最終的生命體,祂就是至尊。如《博伽梵歌》中所述,mattaḥ parataraṁ nānyat [Bg. 7.7],沒有比祂更優越的生命體,那就是神。我們有實際經驗。你可能比我聰明,他可能比你聰明,繼續尋找。所以當你找到某個最終聰明的人,那就是神。理解這個有什麼困難?為什麼神不存在?如果一個比我聰明的人可以存在,為什麼一個在智慧上超越所有人的存在不能存在?所以無神論毫無意義。那是無知。

Hayagrīva
通過……通過否認神的存在,他能寫出:「因此沒有人類……」

Prabhupāda
這種否認存在的理解是愚蠢的。他怎麼能這樣?我們已經給出定義,在實際領域你會發現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聰明,或者一隻動物比另一隻動物更聰明。這是積極的、比較的、優越的區分。所以自然我們可以想到,至少以這種方式接近某個存在,祂是最終的聰明人。沒有人比祂更聰明,也沒有人與祂的智慧相等。那就是神。這種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他怎麼能否認?

Hayagrīva
但如果神存在,那麼……

Prabhupāda
神存在,必須存在!

Hayagrīva
……那麼祂必須是中心。

Prabhupāda
嗯?

Hayagrīva
那麼祂必須是中心。

Prabhupāda
不,不。他必須接受神存在。他不能否認,因為我們實際上看到。你可能聰明,比我更聰明,他可能比你更聰明。繼續,繼續尋找,如果你有能力,找到一個沒有人比祂更聰明的存在,如神所定義:mattaḥ parataraṁ nānyat [Bg. 7.7]。主 Krishna 說:「在我之上沒有更聰明的存在。」確實沒有。所以你不能否認這種超強大、超聰明的存在的存在,因為我們實際看到。不是每個人在同一水平上。情況不是這樣。他是哲學家,另一個哲學家比他更聰明,另一個哲學家更聰明。所以繼續尋找。無論在財富、智慧、力量、強度、美麗上,都有比較級和最高級。神意味著在一切上的最高級。他怎麼能否認這種存在?那是不可可能的。

Hayagrīva
他說:「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是,人除了他自己創造的東西外,什麼都不是,因為沒有神來構想人的本質。」

Prabhupāda
如果他能看到人依自己的想法存在,那為什麼不能有一個超人,依自己的能力完全獨立存在?為什麼他否認這個?那是不可可能的。

Hayagrīva
他認為……他非常強調人的責任,強調人的存在依賴自己。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因為他不對神負責,他對自己負責。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或者說對他自己。

Prabhupāda
他說的「負責」是什麼意思?負責,如果有人給你任務,你覺得有責任完成那個任務,那你才是有責任的。但如果沒有任務,沒有人在你之上,那你的責任在哪裡?

Hayagrīva
嗯,他認為所有的價值……如果沒有神,所有的價值都消失了。沒有價值,沒有標準。

Prabhupāda
那他的價值也消失了。

Hayagrīva
所以他得出結論,沒有神,一切皆有可能。他說:「如果神不存在,一切都是允許的。如果神不存在,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存在主義的起點。」

Prabhupāda
但他不知道神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已經多次重複。神是至尊,至高的存在。我們已經以多種方式定義。另一點是,神是至高的,意味著祂是至高的父親。最高的萬物,祂也是至高的父親。父親的概念是存在的。所以就像我們站在這裡,與那位牧師談話,大自然被認為是母親,因為她孕育了許多生命形式。所以她被認為是母親。一旦接受母親,就必須有父親。單獨的母親不能生育後代,所以必須有父親的概念。實際上我們看到大自然……我們說「母親自然」,因為她孕育了許多生命形式,如果你接受母親,就必須接受父親,神是至高的父親。他怎麼能否認這個?父親的職責是養育子女。所以所有生命體都被養育,必須有父親。他怎麼能否認這個?

Hayagrīva
嗯,他就是否認了。他的原話是:「既然我們已經摒棄了神這個父親,就必須有人來創造價值。在你活著之前,生命毫無意義。你必須給它一個意義,價值只是你選擇的意義。」

Prabhupāda
我要給我的生命意義?那是什麼想法?

Hayagrīva
你必須給自己的生命意義。因為沒有神給生命意義,人必須創造自己的意義。

Prabhupāda
每個人都會創造自己的意義。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那麼,哪裡有對稱?

Hayagrīva
相似性。

Prabhupāda
不,對稱。

Devotee 對稱。

Prabhupāda
是的。人們如何在社會中和平共處?我創造我的想法,你創造你的想法,他創造他的想法,那麼哪裡有合作?不,這不可能。這樣就是混亂狀態。那麼為什麼你需要政府?你可以不要政府。你不需要政府。

Hayagrīva
最近他轉向了馬克思主義。

Prabhupāda
不管是什麼,都有政府。在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國家,有政府,你怎麼能避免政府和領導?那是不可可能的。這樣社會就是混亂狀態。

Hayagrīva
他相信每個人都對其他人負責,但他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命運。

Prabhupāda
假如我想對你做點好事,而你是自由的。如果你不接受我,我不接受你,那意味著混亂。你怎麼對我負責?如果我不服從,你怎麼能對我負責?所以他說一個人應該對其他人負責。但如果他不服從你,哪來的責任?這是個瘋子。

Hayagrīva
這看起來是矛盾的。

Prabhupāda
一切都是矛盾的。必須是矛盾的。除非有標準的想法,標準的事物,必然有矛盾。

Hayagrīva
這是最後一點。他說:「做人……」

Prabhupāda
因此我們首先說神。

Hayagrīva
是的。

Prabhupāda
有至尊人格神首,我們都應該是祂的順從僕人。這樣社會才會有序。這就是責任。神給我們一些職責,如果我們履行,那就是我們的責任,這使整個社會完美。這應該……一開始如果我們否認神,那麼就是混亂。所以宗教意味著避免這種混亂狀態,通過履行神給予的責任,我們進展,最終與神親自生活。這是我們的永恆權利。

Hayagrīva
他的最後一點是……是:「做人意味著朝著成為神,或者,如果你願意,人根本上是渴望成為神。」

Prabhupāda
所以他最終接受有神。(笑)否則朝著神走是什麼意思?是的,他在否認神時,其實有神。除非有神,哪來的接受或否認的問題?他以另一種方式否認;這意味著有神。

Devotee 一旦他提到神,他就證明了有神。

Prabhupāda
不,一旦他否認神,就有神。

Devotee 或者否認,因為他承認了神……

Prabhupāda
是的。

Devotee ……以某種方式。

Hayagrīva
他說他寧願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但同時……

Prabhupāda
這是主要問題。這是主要問題,神創造了一切。祂創造了你,創造了你的心智、智慧、身體、你的存在環境——一切都是祂創造的。你怎麼能否認神?一開始,《聖經》說:「起初有神。」不是嗎?

Devotee 是的。

Prabhupāda
《韋檀多》也說,aham evāsam evāgre。神說:「起初我存在。」這裡的創造是暫時的,存在是暫時的,毀滅也是暫時的。這是物質自然。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這身體,你的身體,我的身體,在某個日期被創造,會持續到某個日期,然後結束。這是物質的理解。任何東西,都有開始,存在一段時間,然後結束。所以如果你以更廣闊的方式看,整個宇宙顯現,有開始,有結束,有存在的持續時間。但在這創造之前,誰在那裡?那是神。否則如果創造之前沒有神,創造怎麼可能?

Hayagrīva
嗯,新哲學意味著解決這個問題。你不能通過把問題放在一邊來解決,如果這是主要問題。這是我們研究的所有哲學家的主要問題。所以你怎麼能說讓我們把它放在一邊?

Prabhupāda
不。那些哲學家……並不是所有哲學家都否認神的存在,但從我們的實際研究可以看到,以個人存在為例,在我得到這身體之前,有我的父親和母親。所以我怎麼能否認這個事實?整個宇宙顯現就像我身體的顯現。你拿任何東西,都有實際經驗。比如這副眼鏡,它是由某個眼鏡製造商創造的,它會存在一段時間,然後毀滅。同樣,整個創造,毀滅。還有另一個粗略的例子,就像陶罐由泥土製成。它成形,存在一段時間,然後破裂。所以當它破裂,又回到泥土。所以一開始是泥土,中間有形狀,最後又是泥土。所以泥土是原本的。同樣,神是一切的原本。這在《博伽梵歌》中由神解釋:ahaṁ sarvasya prabhavaḥ [Bg. 10.8]。而《韋檀多》說,janmādy asya yataḥ [SB 1.1.1]。這是清楚的理解,你的存在的來源。你不能說你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你有父親和母親,你從他們而來。你怎麼能說「在我的創造之前沒有別人,在我的毀滅之後也不會有別人」?那是愚蠢的。你怎麼能這樣做?所以你必須接受,在你的顯現之前有你的父親和母親。這是正確的哲學。母親是物質自然,父親是神。所以父親給予種子,母親孕育許多子女。這是一個大家庭。父親是神,物質自然是母親,然後我們作為子女,由父親和母親照顧,所以我們的職責是在父親和母親的費用下和平生活,順從父親和母親。這是自然的。超越這個,一切都是猜測。那不會給我們真正的和平與繁榮。我們必須接受。神在那裡,自然在那裡,我們也在那裡,一個大家庭。讓我們根據父親的命令和平生活。這是自然的。

Rāmeśvara 他描述了對家庭的責任,卻不考慮父親。

Prabhupāda
家庭……他也是家庭的一員,創造了家庭。你怎麼能不服從父親?

Hayagrīva
嗯,他說:「首先人存在,出現,出現在場景中。」

Prabhupāda
人從哪裡存在?那是他的愚蠢。

Hayagrīva
他只是說人出現在場景中。

Rāmeśvara 他不關心。

Prabhupāda
嗯?

Rāmeśvara 他不關心。

Prabhupāda
那是他的愚蠢。他不知道他是因為父親和母親而出現。你怎麼能否認這個?那是他的愚蠢。他怎麼能說:「我突然出現。我從天上掉下來。」那是個瘋子。我們怎麼能浪費時間聽這個?那是不可可能的。你因為你的父親和母親而出現。你怎麼能否認這個?那是不可可能的。難道能否認這個?

Hayagrīva
不能理智地否認。

Prabhupāda
那就是無賴。只有無賴會說:「我沒有父親和母親就出現了。」那是不可可能的。所以我們說,每個人出現,不僅是人類。所有動物、植物、樹木,任何地方——有840萬種生命形式——它們都從這些物質元素中出現。從水中出現的魚,在陸地上出現的植物和樹木,然後是昆蟲、鳥類,一切。所有東西都在出現。所以物質自然是母親。這是被接受的。所以一旦你接受母親,就必須有父親。你從哪裡得到我們沒有父親和母親就出現的概念?這怎麼可能?

Rāmeśvara 他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

Prabhupāda
為什麼?這是首要問題,你從哪裡出現。

Rāmeśvara 基督徒和猶太人,西方宗教,也說有神,但祂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上。所以祂在祂的天堂,我們在地球上,我們的任務現在是變得快樂。他們也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