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agrīva
約翰·洛克最著名的觀點是「白板說」,也就是認為孩子出生時心智如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天生的觀念。他說:「如果有天生或固有的觀念,那麼所有人都應該擁有這些觀念。」換句話說,應該會有普遍的共識。他寫道:「這種用來證明天生原則的普遍共識論,依我看來,反而證明了這種原則並不存在,因為沒有一個觀念是全人類都普遍認同的。」因此,他認為不能說所有人天生就有神的觀念,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普遍的共識。好吧,天生的觀念一定要是通用的嗎?難道不能是某些生命體有某些天生觀念,而其他生命體有其他的觀念嗎?為什麼天生的觀念必須是通用的,適用於每個人?
Prabhupāda
是的。天生的觀念是認為存在某個至高無上的存在,這是意識發展的表現。動物因為意識尚未發展,無法思考,但在人類社會中,即使是未開化的社會,也對某種更高的存在形式有天生的觀念。當他們看到閃電時,會敬拜;當他們看到浩瀚的海洋時,也會敬拜,總是對某些偉大的事物表示敬意。所以,這種對某種偉大事物的敬拜是普遍的天生觀念。但這種天生的接受某個至高存在並表示敬意的觀念,在動物身上尚未發展。因此,當這種天生觀念未發展時,就是動物的狀態;當它發展起來時,就是人類。而一個完美的人類,是將這種天生觀念發展到最高階段的人,那就是主 Krishna 意識。
Hayagrīva
與其說是天生的觀念,不如說生命體出生時帶有某些傾向,這些傾向從前世延續而來,這樣說是不是更好?
Prabhupāda
是的。
Hayagrīva
這些傾向只需要遇到某種刺激,就會顯現出來,對嗎?
Prabhupāda
是的。就像小狗或小貓出生時,眼睛還沒睜開,但它會尋找母親的乳頭。雖然它的眼睛是閉著的——你看過小狗的樣子——但因為在前世作為狗時已經有了經驗,知道食物在哪裡,所以即使看不見,它也能找到食物。這就是過去經驗的延續,也是靈魂永恆存在的證明。就像我住在這個房間裡,假設我離開了十年,但十年後回來,我會立刻記得廁所在哪裡,我的座位在哪裡,一切都記得。這種記憶來自於上一次的拜訪。所以,生命體在不同的物種形態中輪迴,這就是他的物質生活。在某個前世,或許幾百萬年前,當他是狗時,他知道食物在哪裡,所以再次成為狗時,他立刻記得起來。
Hayagrīva
這是約翰·洛克的繼續討論。你說過,你從出生就知道主 Krishna 是至尊人格神首。這是否意味著你從出生就知道「主 Krishna」這個名字,或者至少你父親需要說出這個詞一次?洛克會爭辯說,主 Krishna 的觀念不是天生的,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普遍認同這一點。
Prabhupāda
普遍……?
Hayagrīva
普遍來說,不是每個人都承認主 Krishna 是神,所以他會說這個觀念不是天生的。
Prabhupāda
不。在物質世界中,人們有不同的觀念。未發展的心智有不同的想法,但發展完善的想法或觀念,就是主 Krishna 意識。所以,如果一個人在出生後記得主 Krishna 意識,這意味著他在前世已經培養了這種意識。有一節韋達經文,你可以找出來:ataḥ paurva-dehikam。你可以停下錄音機去找。[中斷] 你可以錄下來。Tatra taṁ paurva-dehikam buddhi-saṁyogam。是的,就是這句。因此,主 Krishna 意識的培養永遠不會消失,除非它達到完美。所以經文說,sv-alpam apy asya dharmasya trāyate mahato bhayāt。即使一點點的主 Krishna 意識行為,也能救人於最大的危險之中,就像阿賈米拉的故事。他在生命早期培養了主 Krishna 意識,後來墮落,成為最墮落的人,但生命結束時他記起了 Nārāyaṇa,得到了救贖。Tatra taṁ buddhi-saṁyogam [博伽梵歌 6.43]。仔細閱讀博伽梵歌,所有的答案都在裡面。這些哲學家無法超越博伽梵歌。
Hayagrīva
有些人說他們記得前世的事件。這些回憶或觀念與天生觀念有什麼不同?一個人如何能回憶起這些事件?
Prabhupāda
天生的觀念是每個人都有的,那就是「神是偉大的,我是受控的」。這種天生觀念無處不在。但有時因為無知,有人試圖成為神,那是不可行的,這就是 māyā(幻象),他會因此受苦。試圖人為地成為神,只是浪費時間,永遠不可能實現。這就是 māyā。否則,天生的觀念是他是僕人,神是偉大的。這就是天生的觀念。
Hayagrīva
他寫道:「我們對自身存在的知識是通過直覺得到的。神的存在,理性清楚地向我們揭示。我們對神的存在的知識比我們通過感官發現的任何事物都要確定。」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有些人對神毫無概念?
Prabhupāda
他有神的概念,實際上是有這個概念的,但因為受到 māyā(幻象)的影響,他變得愚蠢,試圖掩蓋這個概念,認為存在某個至高無上的力量。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怎麼能否認有某種更高力量創造了這浩瀚的海洋、廣闊的陸地、廣袤的天空?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能迴避這個概念。沒人能迴避,但有些人出於愚蠢,人為地試圖掩蓋這一點,這就是無神論。但這種態度不會持久,他的愚蠢會暴露。所以,這是天生的觀念,但無神論者和惡魔類型的人試圖人為地掩蓋這個天生觀念。
Hayagrīva
洛克支持神賜予人的私有財產觀念,也就是說,人可以對一定數量的財產擁有某種管理權。這是否符合《伊沙奧義書》的觀點?
Prabhupāda
是的,是的。Tena tyaktena bhuñjīthā [伊沙曼陀羅 1]:一切都屬於神。就像父親有許多兒子,父親是房子的主人。他給一個兒子說:「這是你的房間」,給另一個兒子說:「這是你的房間」。聽話的兒子會滿足於父親給他的分配。但不聽話的兒子會想干擾其他兄弟,說:「這個房間也屬於我。」這就造成了世界的混亂和困惑。聯合國創建了一個促進國家團結的組織,但實際上這不是團結,而是另一種侵占他人財產的方式。因此,除非他們接受神是至高無上的主人,否則不會有和平。我們必須滿足於神分配給我們的份額。否則,問題就來了,因為我們不滿足於神給我們的分配。這種分配可以通過語言或相似的文化來理解。所以,為什麼要侵占神分配給別人的財產?這會造成干擾。所以,這些所謂的現代文明人,首先製造混亂,然後試圖調整。當然,如果為了某些人的福祉,有人侵占……但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福祉。他們為了個人感官享受而侵占他人財產。否則,如果為了當地人的福祉,有人……就像雅利安人,他們征服了許多島嶼或地方,但那是為了他們的福祉。就像潘達瓦兄弟,他們也統治過,但潘達瓦是主 Krishna 的奉獻者,他們讓每個人都覺悟到主 Krishna 意識。這種侵占是好的。就像主 Rāmacandra 前往錫蘭(蘭卡),征服了它,因為羅剎(Rāvaṇa)是個惡魔。所以主 Rāmacandra 征服了羅剎的財產,交給了毗婆沙那(Vibhīṣaṇa),但祂自己什麼也沒拿。就像主 Krishna 親自指揮了庫茹之戰,但王國交給了尤迪希提拉(Yudhiṣṭhira),祂沒有侵占。所以這種為了讓每個人都具有主 Krishna 意識、提升靈性生活的侵占是合適的。但如果為了自我擴張或個人感官享受而侵占他人財產,那是罪惡的。
Hayagrīva
關於洛克的討論就到這裡。
Prabhupāda
嗯,就這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