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恩 巴克提希丹塔·薩拉斯瓦蒂 顯現日,洛杉磯,1969年2月7日

Prabhupāda: ……意味著一顆寬廣的心。他們不滿足於個人舒適。在政治歷史中,你也能看到許多偉大的領袖,他們犧牲了自己的舒適。你們國家有 George Washington,他犧牲了很多。還有其他領袖。每個國家在政治領域都有這樣的人。同樣,在社會領域也是如此。即使是政治領袖,像 Marx,他也因為看到俄羅斯農民的悲慘狀況而充滿慈悲,發起了共產主義運動。這就是偉大之人的方式,他們為大眾工作。他們的偉大在於此。

Advaita Prabhu 看到人們只顧吃喝睡覺,對 主 Krishna 毫不在意,人生被浪費,他於是想在六百年前發起 主 Krishna 意識運動,但他覺得自己無法認真承擔,因為當時人們的狀況太糟糕。他認為:「只有 主 Krishna 親自降臨才能做到,否則不可能。」於是 Advaita Prabhu 呼喚 Caitanya Mahāprabhu, Caitanya Mahāprabhu 應他的呼喚而顯現,作為 主 Krishna 降臨。 Caitanya Mahāprabhu 幾乎像是 Advaita Prabhu 的孫子。當祂年輕時,是個非常俊美的青年,沒人知道祂的真實身份,但 Advaita Prabhu 知道:「祂是 主 Krishna,祂來了。」有時奉獻者會假裝不知情。 Advaita Prabhu 祈求 主 Krishna:「這位青年非常出色,若祂帶領 主 Krishna 意識運動,定會成功。祂聰明又俊美。」

在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時代, 主 Krishna 意識運動進行得很順利。祂之後有六位 Gosvāmīs,他們也繼續推動。然而,物質世界的規律是,好的事物隨著時間推移會惡化,Vaiṣṇava 和 主 Krishna 意識運動也不例外。在 Gosvāmīns 離世後約250年,情況變得荒唐。所謂的奉獻者……他們的代表至今仍在,稱為 prākṛta-sahajiyā,意為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他們認為 Rādhā-Kṛṣṇa 就像少男少女的慾望關係,將性生活當作宗教。甚至 Vivekananda 也批評:「Vaiṣṇavism 是性宗教。」事情惡化到如此地步。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當時是個在職的政府官員和地方法官,感到非常痛心:「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運動如此美好,但人們一聽到 Caitanya sampradāya,就嘲笑,說『這些都是無賴,只顧性快樂。』」當時有十三個偽 Vaiṣṇava 派別:Āula、Bāula、Karttābhajā、Neḍā、Daraveṣa、Sāṅi、Sahajiyā、Sakhībhekī、Gaurāṅga-nagarī、Cūḍādhārī、Ativāḍī、Smārta、Jāta-gosāñi。就像在倫敦有個 Sāṅi 社區,Sāṅi 印度中心,你們聽說過吧?這些派別至今存在。

若要描述這十三個派別,得花十三小時。我不一一描述,但得提一兩個。最重要的 Jāta-gosāñi,他們創造了一個 gosvāmī 種姓,就像創造了 brāhmaṇa 種姓,gosvāmī 靠世襲傳承。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對社會狀況感到很難過。原來的 gosvāmī 是六位 Gosvāmīns,沒有一個是祭司階級。 Rūpa Gosvāmī 和 Sanātana Gosvāmī 是 Nawab Hussain Shah 政府的首相和財務大臣。 Raghunātha dāsa Gosvāmī 是大地主(zamindar),當時收入高達一百二十萬美元。他年輕時,十八、二十歲,與 Caitanya Mahāprabhu 幾乎同時代,會向 brāhmaṇas 和 Vaiṣṇavas 分發黃金,出手闊綽。他們都不是 Vaiṣṇava 出身,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轉化了他們。 Sanātana Gosvāmī 和 Rūpa Gosvāmī 因接受穆斯林政府職位,被 brāhmaṇa 社群排斥。當時 brāhmaṇa 社會極嚴格,若為穆斯林或其他服務,立即被開除,視為不純。根據韋達系統,brāhmaṇa、kṣatriya、vaiśya 不接受任何服務,即使價值二十萬美元,否則是墮落。只有 śūdras 可接受服務。接受他人服務被視為可憎,聖典博伽瓦譚也說,brāhmaṇas 若無生計,可做 kṣatriya 或 vaiśya 的工作,但絕不做狗或 śūdra 的工作。五百年前,接受服務是如此可憎。 Sanātana Gosvāmī 和 Rūpa Gosvāmī 因在穆斯林政府做事被逐出社群,無法被邀請,女兒難以嫁人。他們幾乎成為穆斯林,改名 Dabira Khāsa 和 Sākara Mallika(穆斯林名字)。 Caitanya Mahāprabhu 使他們成為 Gosvāmī。 Haridāsa Ṭhākura 是穆斯林出身,卻被 Caitanya Mahāprabhu 封為 Hare Kṛṣṇa 曼陀羅的 nāmācārya(首席導師)。這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革命性做法。

因此,世襲 brāhmaṇas 不喜歡 Caitanya Mahāprabhu。只要有 Caitanya 運動,他們就提出對抗。Rama-Krishna 就是對 Caitanya 的對抗。Vaiṣṇava-sampradāya 認為 Caitanya Mahāprabhu 是神之化身,他們則推出 Gadādhara Chatterjee 作為 主 Krishna 的化身,崇拜 Kālī。這種競爭在 Vaiṣṇava 與其他派別間由來已久。我的重點是,最初的 Gosvāmīns 來自普通人,無種姓之分。但他們製造了 gosvāmī 種姓,像 brāhmaṇa 種姓。世襲 brāhmaṇa 種姓在印度歷史中造成許多災難。巴基斯坦的形成也因這種世襲 brahmanism。他們極度憎恨穆斯林和 śūdras,先是 śūdras,後來 śūdras 成為穆斯林,他們又恨穆斯林。英國人利用這點,挑動他們,將印度分成巴基斯坦和印度斯坦。

Caitanya Mahāprabhu 接受所有人加入這運動。我的 Guru Mahārāja 貢獻在於擊敗這些種姓 gosvāmīns 和 brahmanism。他遵循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方式,說:kibā śūdra kibā vipra nyāsi kene naya, yei kṛṣṇa tattva vetta sei guru haya [Cc. Madhya 8.128]。「不管是 śūdra、brāhmaṇa、sannyāsī 還是 gṛhastha,任何人只要懂得 主 Krishna 的科學,就是 gosvāmī,就是 brāhmaṇa。」這是近百年的貢獻。因此,他面臨 brāhmaṇa 種姓 gosvāmīns 的激烈抗議。他們甚至密謀殺他。 Guru Mahārāja 親口告訴我,他們集資二萬五千盧比,找當地警官說:「拿這錢,我們要對付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你別干涉。」警官明白他們想殺他,但說:「我們確實收賄,但不會對 sādhu(聖人)這樣做,我不敢。」警官拒絕並警告 Guru Mahārāja:「小心點,情況如此。」可見抗議多激烈。

他的傳教方法嚴格遵循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規則。就像 Advaita Prabhu 呼喚 Caitanya Mahāprabhu,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看到全國偽 Vaiṣṇava 的狀況,也祈求 Caitanya Mahāprabhu:「請從你身邊派人來,我要開始這運動。」所以,靠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恩典,śrī-gaura-karuṇā-śakti-vigrahāya namo 'stu te,他是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慈悲化身。他於1867年作為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的兒子出生,當時名為 Kedaranath Datta,在 Jagannātha Purī,房子至今保存。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當時是 Jagannātha Purī 的地方法官,兼寺廟管理者。1867年2月,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出生,臍帶形狀顯示他是天生 brāhmaṇa。六個月後,Ratha-yātrā 節時,Jagannātha 的巨車停在他們家門前,母親(管理者之妻)受人尊敬,將孩子放在 Jagannātha 的腳上,一串花環自動落在孩子身上。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明白:「這孩子不凡,是 Gaurasundara 派來的。」他小心照顧,命名 Bimala Prasāda Datta。

三四歲時,他從神像房拿芒果吃,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說:「你犯了大錯,未供奉神就拿祂的芒果,這是大罪。」孩子很認真, Guru Mahārāja 終生不吃芒果,說:「我是罪人,不能吃。」在 Midnapur 區,他年輕時主持「Brāhmaṇas 與 Vaiṣṇavas」會議,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身體不佳,請他代講。他擊敗眾多學者,聽眾觸碰他的蓮足並飲其洗足水,書《Brāhmaṇa-Vaiṣṇava》現存。1914年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離世,囑咐 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我的 Caitanya Mahāprabhu 運動未完成,你接手。」他從1914到1918年思考如何推廣,1918年與弟子(如 Tīrtha Mahārāja)創立 Gauḍīya Mission。1922年,我年輕時,朋友帶我見 Guru Mahārāja,他說:「為何不將 Caitanya 的教導傳到西方?」我當時是 Gandhi 的奉獻者,1920年放棄學業,加入國會運動,1921年由父親朋友 Dr. Bose 任命為實驗室經理。1922年見 Guru Mahārāja,驚嘆他的論述,認為他是傳遞真宗教的人,但因已婚,覺得無法立即加入。

1928年 Kumbhamelā,我在 Allahabad 經商,生意興隆。Gauḍīya Maṭha 的人來找我幫忙,我很高興再次見到他們,協助建立 Allahabad 中心。1933年我受啟發,1936年在 Bombay, Guru Mahārāja 在 Purī 病重。他建立六十四座寺廟,多數在 Bengal。1936年12月初,我寫信問:「您有很多弟子直接服侍您,我是 gṛhastha,能為您做什麼?」12月13日他回信,重申1922年的指示:「用英語向英語世界傳我教導,對你和聽眾有益。」12月31日他離世。後我諮詢 Godbrothers,他們建議我用英語寫 Vaiṣṇava-siddhānta。1935年我寫詩,他很滿意,鼓勵我用英語傳教。1944年創辦《Back to Godhead》,每月花費三四百盧比。

這一切源於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祝福。我無特別才能,唯一資格是百分百相信他的話。因此成功歸於對他教導的堅信。我在遵循他的指示,靠他的恩典,你們在幫我。責任現在在你們身上。我是老人,隨時可能離世。這運動應繼續, Caitanya Mahāprabhu 開創, Gosvāmīns 加速, Viśvanātha Cakravartī 推進。yadā yadā hi dharmasya glānir bhavati [博伽梵歌 4.7],當運動緩慢, 主 Krishna 或代表會推動。你們要知道,這運動不能忽視。你們很好地領會了理念,簡單地誠心唱誦,遵循規則。規則不嚴,很簡單。雖然你們習慣不同方式,但我很高興你們接受。當初在 Boston,我以為:「誰會接受 Vaiṣṇava 規則?他們追求肉、酒、非法性行為,怎會唱誦?」我無望,但靠 Caitanya Mahāprabhu 的恩典,這運動能被任何人接受。你們在覺悟。應努力推廣,像偉大靈魂為苦難眾生著想,如 Lord Jesus Christ 為罪人祈禱。即使無人追隨,若努力推廣, 主 Krishna 會滿意。我們的任務是滿足 主 Krishna,這是 bhakti。hṛṣīkena hṛṣīkeśa-sevanaṁ bhaktir ucyate [Cc. Madhya 19.170]。物質生活是為自己滿足感官,靈性生活是為 主 Krishna 滿足感官。如觸碰奉獻者的聖蓮足、吃 主 Krishna 的 prasādam、聞供奉的花。性生活也可生 主 Krishna 意識的孩子。什麼都不停止,只是淨化。這是整個計劃。不能無慾,慾望應為 主 Krishna。若其他人不認真,我們努力即可, ācāryas 和 Guru Mahārāja 會滿意。yasya prasādād bhagavat… 若他們滿意,任務完成。我很高興 主 Krishna 派來許多好男孩女孩幫我。在這吉祥日子受祝福。我只是郵差,傳遞 Guru Mahārāja 的教導。你們也如此行事,會快樂,世界會快樂, 主 Krishna 會快樂,一切圓滿。(結束)

總結: 1. 講座紀念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Ṭhākura 的顯現日, Prabhupāda 講述偉人(如 George Washington、 Marx)為大眾犧牲, Advaita Prabhu 因人們忽視 主 Krishna,呼喚 Caitanya Mahāprabhu 發起 主 Krishna 意識運動。 2. Caitanya Mahāprabhu 時代運動興盛,六 Gosvāmīns 延續,但250年後,偽 Vaiṣṇava(如 prākṛta-sahajiyā)將 Rādhā-Kṛṣṇa 誤解為性關係,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痛心,祈求 Caitanya 派人。 3. Bhaktisiddhānta Sarasvatī 1867年出生於 Jagannātha Purī,臍帶顯示 brāhmaṇa 特質,六個月時 Ratha-yātrā 花環落於其身, Bhaktivinoda Ṭhākura 知其不凡,悉心照顧。 4. Bhaktisiddhānta 年幼因偷吃神芒果,終生不食芒果;年輕時在 Midnapur 講「Brāhmaṇas 與 Vaiṣṇavas」,擊敗學者;1914年 Bhaktivinoda 囑其推廣 Caitanya 運動,1918年創 Gauḍīya Mission。 5. Prabhupāda 1922年見 Bhaktisiddhānta,受其啟發,1933年受啟發,1936年獲指示用英語傳教,1944年創《Back to Godhead》,成功歸於對 Guru 的堅信。 6. Bhaktisiddhānta 擊敗種姓 gosvāmīns 和 brahmanism,遵循 Caitanya 教導,任何人懂 主 Krishna 科學即可為 guru,面臨激烈抗議甚至謀殺。 7. 呼籲繼續 Caitanya 運動,誠心唱誦、遵循簡單規則,淨化感官為 主 Krishna 服務,即使無人追隨,滿足 ācāryas 和 主 Krishna 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