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表

詩節 1

oṁ namo bhagavate vāsudevāya janmādy asya yato 'nvayād itarataś cārtheṣv abhijñaḥ svarāṭ tene brahma hṛdā ya ādi-kavaye muhyanti yat sūrayaḥ tejo-vāri-mṛdāṁ yathā vinimayo yatra tri-sargo 'mṛṣā dhāmnā svena sadā nirasta-kuhakaṁ satyaṁ paraṁ dhīmahi

翻譯

我的主啊, Śrī Kṛṣṇa , Vasudeva 之子,全能遍在的神聖人格,我向您致敬!我要冥想 Śrī Kṛṣṇa ,因為祂是絕對真理,是宇宙創造、維持和毀滅一切原因的根源。祂直接或間接了知一切顯現,祂是完全獨立的,因為在祂之外別無他因。正是祂將 韋達 知識傳授給最初的受造生命 Brahmājī 的內心。即使偉大的聖哲和半神們也會因祂而迷惘,就像在火中看到水的幻影,或在水面上看到陸地的幻象。因為祂,物質宇宙在三種自然屬性作用下暫時顯現,雖不真實卻看似真實。因此,我冥想 Śrī Kṛṣṇa ,祂永遠存在於超越的居所,永遠不受物質世界的虛幻表象影響,祂是絕對真理。

闡述

向神聖人格 Vāsudeva 致敬,直接指向 Śrī Kṛṣṇa ,祂是 Vasudeva 和 Devakī 的神聖之子。這一點在本文中將更明確地說明。 Śrī Vyāsadeva 在此宣稱 Śrī Kṛṣṇa 是原始的神聖人格,其他一切皆是祂的直接或間接部分。 Śrīla Jīva Gosvāmī 在其 Kṛṣṇa-sandarbha 中更詳細地闡述了這一主題。 Brahmā ,最初的受造生命,在其 Brahma-saṁhitā 中也充分說明了 Śrī Kṛṣṇa 的主題。在 Sāma-veda Upaniṣad 中也提到, Śrī Kṛṣṇa 是 Devakī 的神聖之子。因此,在這段祈禱中,首先確立 Śrī Kṛṣṇa 是原始的主,若要理解絕對神聖人格的名稱,必須是 Kṛṣṇa 這個詞,意為全然吸引。在 博伽梵歌 中, Śrī Kṛṣṇa 多處宣稱自己是原始的神聖人格,這一點得到 Arjuna 以及 Nārada 、 Vyāsa 等偉大聖哲的確認。在 Padma Purāṇa 中也說,主有無數名字,但 Kṛṣṇa 是最主要的。 Vāsudeva 代表神聖人格的完全擴展,祂的所有不同形式皆與 Vāsudeva 相同。本文特別提到 Vāsudeva 是 Vasudeva 和 Devakī 的神聖之子。 Śrī Kṛṣṇa 總是被 paramahaṁsas(出家修行的圓滿者)所冥想。

Vāsudeva 或 Śrī Kṛṣṇa 是一切原因的根源。存在的一切皆從祂發出,這在後續章節會詳細解釋。 Mahāprabhu Śrī Caitanya 稱這部 聖典博伽瓦譚 為無暇的 Purāṇa,因為它包含 Śrī Kṛṣṇa 的超然記述。 聖典博伽瓦譚 的歷史也極其輝煌。它由 Śrī Vyāsadeva 在獲得超然知識的成熟階段,在其靈性導師 Śrī Nāradajī 的指導下編纂。 Vyāsadeva 編纂了所有 韋達 文獻,包括四部 韋達 、 Vedānta-sūtras(或 Brahma-sūtras)、 Purāṇas、 Mahābhārata 等,但他仍不滿足。他的不滿足被靈性導師 Nārada 察覺,於是建議他撰寫 Śrī Kṛṣṇa 的超然活動,這些活動特別記載在第十篇中。要理解其精髓,需逐步培養知識。

哲學心靈自然想知道宇宙的起源。夜晚仰望星空,人們會猜測星星上的居民。這是人類的自然探究,因人類擁有比動物更高的意識。 聖典博伽瓦譚 的作者直接回答: Śrī Kṛṣṇa 是所有創造的起源,祂不僅是創造者,也是毀滅者。宇宙由祂的意志在某個時期創造,維持一段時間,然後被祂的意志消滅。因此,最高的意志主導一切宇宙活動。無神論者因知識匱乏而不信創造者。現代科學家創造了太空衛星,這些衛星在科學家遠程控制下運行。同樣,無數星星和行星的宇宙由神聖人格的智慧控制。

韋達 文獻說,絕對真理是所有生命中的至高者。從第一受造生命 Brahmā 到最微小的螞蟻,都是個體生命。甚至高於 Brahmā 的生命也有各自的能力,而神聖人格也是一個類似的個體生命,但祂擁有最偉大的智慧和無與倫比的各種能量。人類大腦能製造衛星,就不難想像更高智慧能創造更奇妙的東西。理性的人會接受這一論點,但頑固的無神論者永遠不會同意。 Śrīla Vyāsadeva 立即接受至高智慧為 parameśvara,向其致敬,稱其為 Śrī Kṛṣṇa 。在 博伽梵歌 中, Śrī Kṛṣṇa 說,沒有比祂更高的 para-tattva。因此, Śrī Vyāsadeva 崇拜 Śrī Kṛṣṇa ,祂的超然活動在第十篇中描述。

不謹慎的人直接跳到第十篇,尤其是描述 rāsa 舞的五章。這部分是 聖典博伽瓦譚 最機密的內容,未精通超然知識者必會誤解 Śrī Kṛṣṇa 的 rāsa 舞和與 gopīs 的愛情。這是高度靈性的主題,只有逐步達到 paramahaṁsa 階段的解脫者才能體會。 Śrīla Vyāsadeva 因此刻意以 Gāyatrī mantra 開啟, dhīmahi 意味靈性進階者。成功唱誦 Gāyatrī mantra 者可進入主的超然境界,需具備婆羅門特質或處於純善狀態,才能成功冥想 Śrī Kṛṣṇa 的名、形、品質等。

聖典博伽瓦譚 記述 Śrī Kṛṣṇa 的 svarūpa,由祂的內在能量顯現,區別於外在能量所顯的物質世界。 Śrīla Vyāsadeva 在此清楚區分二者。內在能量真實,外在能量(物質存在)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暫時且虛幻。真實的水在別處,宇宙的真實在靈性世界,而非物質天空。物質世界的一切是相對真理,互相依賴。宇宙由三種自然屬性的交互作用產生,呈現真實的幻象。真實存在於靈性世界, Śrī Kṛṣṇa 永遠與祂的超然器具共存。

宇宙的最高工程師不親自參與建造,但祂知曉每個細節。神聖人格作為宇宙的最高工程師,雖由半神執行事務,祂無所不知。從 Brahmā 到螞蟻,無人獨立,一切皆由 Śrī Kṛṣṇa 提供。化學家可混合氫氧製造水,但實際上,受造生命在 Śrī Kṛṣṇa 的指導下工作,材料也由祂提供。祂直接和間接知曉一切,獨立且全能。祂如金礦,宇宙的各種形式如金環、金項鍊,質上一致,量上不同。絕對真理同時是一與不同,無人完全等同或獨立於祂。

從 Brahmā 到螞蟻的受造生命,皆在創造,但無人獨立於 Śrī Kṛṣṇa 。唯物主義者誤以為無創造者,這是 māyā(幻象)。因知識匱乏,他們看不到超越感官的更高智慧。 Śrīla Vyāsadeva 駁斥道:絕對真理是一切之源,無人能獨立於祂。創造是絕對真理的身體,祂知曉一切。 śruti-mantra 說,絕對真理是一切的終極源頭,一切從祂發出,維持於祂,最終回歸於祂。 smṛti-mantra 也確認這一點。物質科學家認為太陽是行星系的源頭,但無法解釋太陽的來源。本文說明 Brahmā 由 Śrī Kṛṣṇa 傳授 韋達 知識,祂是最高智慧,指導 Brahmā 進行創造。 博伽梵歌 中, Śrī Kṛṣṇa 說祂主導 prakṛti(物質能量)。因此, Śrī Vyāsadeva 崇拜 Śrī Kṛṣṇa ,而非 Brahmā 。 abhijñaḥ(全知)和 svarāṭ(完全獨立)區別 Śrī Kṛṣṇa 與其他生命。無人如祂全知或獨立。

Māyāvādī 認為 聖典博伽瓦譚 非 Śrī Vyāsadeva 所作,稱其為 Vopadeva 的現代創作。 Śrī Śrīdhara Svāmī 指出, Matsya Purāṇa 等古老 Purāṇas 提及 聖典博伽瓦譚 ,以 Gāyatrī mantra 開篇,包含 Vṛtrāsura 的歷史,贈送此書於滿月日可達至高完美,回归神。 Padma Purāṇa 也提及 Gautama 建議 Mahārāja Ambarīṣa 定期閱讀 聖典博伽瓦譚 以脫離物質束縛。過去五百年, Jīva Gosvāmī 、 Sanātana Gosvāmī 、 Viśvanātha Cakravartī 等學者為其作詳盡注釋,認真學生應研讀以領會超然信息。

Viśvanātha Cakravartī Ṭhākura 專論純粹的性心理( ādi-rasa ),無世俗迷醉。物質世界的運作以性生活為核心,現代文明尤甚。性生活非虛幻,其真實在靈性世界,物質性生活是其扭曲反射。 聖典博伽瓦譚 逐步提升讀者至超越的最高境界,超越三種物質活動:果報行為、思辨哲學和功能性崇拜。